37.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美國(1 / 2)

不要把美國的和平與繁榮跟歐洲的野心、對抗、爭權奪利和翻雲覆雨纏結在一起。

——(美)喬治·華盛頓

在1930年代世界資本主義出現普遍的經濟大危機期間,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采取了由私人壟斷資本主義轉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State Monopoly Capitalism)的應對措施,但是,與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取道所謂“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的自救之路不同,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卻走上了對內獨裁、對外武力擴張的法西斯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Fascist State Monopoly Capitalism)道路。

而法西斯國家的不斷惡性膨脹逐漸打破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形成的凡爾賽-華盛頓體係(Versailles Washington System),威脅和破壞了有利於美國的相對穩定的國際秩序。因此,1939年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後,美國雖然極力避免卷入戰爭,但是,又盡可能地支援英國、法國和中國反對法西斯侵略,並整頓自身的防務、積極備戰。

對於德、意、日等法西斯軸心國家的肆意橫行和步步緊逼,美國的孤立主義勢力和英法等國的綏靖主義者主張以妥協與安撫換取和平。但是,作為富有遠見的資產階級政治家,羅斯福總統很早便意識到了美國與德、日等法西斯國家的根本衝突。還在1935年時,羅斯福就密令美國海軍占領了太平洋上的豪蘭、貝克和賈維斯等小島(Howland,Bakerand Jarvis Islands),並在次年宣布為美國領地,作為對抗日本的海外基地。1936年,羅斯福總統又協助法國貶值法郎以緩解經濟困局。1937年又悄悄地改善與蘇聯的關係,同時暗中幫助中國購買美國軍火。1938年春季,還秘密夥同法國向西班牙供應戰略物資。

1938年5月,羅斯福總統推動國會通過了《文森海軍擴充法》(Vinson Naval Expansion Act),增加海軍噸位1/5以上,並建立了擁有3000架飛機的海軍航空部隊。1938年9月,英法與德意簽訂綏靖主義的《慕尼黑協定》(Munich Agreement)後,得寸進尺的希特勒(AdolfHitler,1889~1945)於10月9日宣布擴充德軍。羅斯福總統立即做出反應,宣布增加3億美元國防軍費。11月,德國納粹分子屠殺猶太人,羅斯福總統表達了嚴厲的譴責並召回駐德大使。

1939年初,羅斯福總統推動國會批準了美國曆史上和平時期數額最大的國防預算(16.14億美元),加緊整頓和擴充軍備。4月15日,為了阻止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瘋狂冒險,羅斯福總統將一部分美國駐大西洋艦隊主力調到太平洋基地。

1939年9月3日,德國入侵波蘭,英國、法國被迫對德國宣戰後,羅斯福總統在當晚對美國人民發表了爐邊談話,說明美國將保持中立,但是必須行動起來維護自己的安全。9月5日,羅斯福總統宣布實施《中立法》(Neutrality Act),禁止向交戰國出售軍火。9月8日,宣布全國處於有限緊急狀態。9月23日,又聯絡拉丁美洲21國外交部長召開了巴拿馬會議,協商建立起中立的美洲國家安全區。11月2日,經過一係列艱苦又小心的努力,羅斯福總統及其助手排除孤立主義者的抵製,推動國會批準修改《中立法》,撤銷了武器禁運條款,采取現金購買、自行運輸原則,同時禁止美國船隻與交戰國貿易,禁止美國人搭乘交戰國船隻。

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並繞過馬奇諾防線攻入法國。當日,推行綏靖主義路線的張伯倫政府在英國倒台,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接任英國首相。6月4日,迫於德軍的強大攻勢,33萬英法軍隊倉促拋棄全部裝備,從敦克爾克渡海撤退到英國。6月10日,意大利墨索裏尼(Benito Musso lini,1883~1945)政府對法國宣戰。同日,德軍侵占了挪威。6月14日,德軍攻陷巴黎。6月16日,亨利-菲利普·貝當(Henri-Philippe Petain)組成了法國傀儡政府,並在6月22日與納粹德國簽訂投降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