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亥時養護三焦經(21:00-23:00)一準備睡眠,養陰育陽留住青春(2 / 3)

二便通暢一身輕鬆

三焦提供廢棄物排泄的通路。三焦為全身各個髒腑的功能活動輸送陽氣,保證髒腑功能的發揮。三焦功能正常則水液能正常運行,水液和血液能正常運送元(陽)氣到各個髒腑,並且形成尿液把廢棄物排出體外;飲食進入胃、腸,經脾運化正常生成人體氣血,形成大便排出體外,才不會發生腹脹、便秘、泄瀉等疾病。

上焦通路不正常,水液運行的道路受阻,一方麵是由於元氣無法到達,另一方麵是由於陰寒的水液會損傷心肺陽氣。如果心髒不能很好地輸送血液,肺髒不能與外界正常地交換氣體,就會出現胸悶、煩躁、氣短、心悸,甚至會出現心衰、水腫等症狀。中焦氕機不暢,脾將不能消化吸收,胃也不能正常向下輸送食物殘渣,導致氣機停滯,甚至逆行,會出現腹脹、惡心欲嘔、大便不暢等症狀c

下焦的功能直接關係到人體排便的正常與否。尿液是液體,屬於腎髒統攝,存於膀胱。如果元氣不足,腎陽必定不足,會引起小便次數多,夜尿多,甚至小便水液直接從大腸泄出,形成腹瀉;相反,下焦的大腸如果有熱,就會出現便秘。

元氣通達頭腦靈

腦為髓海

髓海是物質基礎,是元氣的根本,精髓儲存最多的地方就在腦中。骨髓和鼻涕、眼淚的性質一樣,都屬於腎管理。

大腦供血要充足

《黃帝內經》講人體功能的正常發揮,要靠血液提供的陽氣。眼睛能清晰地辨別東西,要靠肝髒得到良好的血液供應,肝的陽氣充盛,才能通過經絡到達眼部;腿的行走,手的靈活動作也不例外。大腦的血液供應也一樣,蹲的時間一長,猛地站立時往往會感到頭暈,那就是在重力作用下,血液沒有立即供應到腦部的結果。還有一些頸椎病患者,由於血液供應不足,會出現頭暈的症狀。但是過度充血,比如血壓過高,就有可能會脹破大腦微血管,發生中風。

神經衰弱與元氣的關係

人的元氣是由精髓氣化而成。腎藏髓,連通腦,腦是藏髓的大倉庫,所以有“腦為髓海”的說法。神經衰弱一方麵是由於元氣充足,道路不通暢,導致記憶力降低,精力不集中;另一方麵是由於精髓虧少,元氣化生不足,氣不養神,出現倦怠、喜安臥、多寐嗜睡等症狀。

通三焦,驅邪扶正防治老年癡呆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人們隻能減慢衰老的速度。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癡呆症的發病率逐漸增高。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血脂紊亂容易導致三焦氣化功能下降、水液代謝失常、痰淤阻滯血脈,誘使癡呆發生。這一方麵是因為老年人氣血陰陽相對衰落,髒腑功能下降;另一方麵三焦氣化不利,生成痰濁淤血,足癡呆症形成的直接原因。

如何保持三焦氣化正常

元氣是人體之根本,是動力之源泉,是各種功能的能量來源。而三焦正是元氣供給髒腑陽氣的通路。元氣通過三焦輸布到五髒六腑,激發、推動各髒腑組織的功能活動,合成並製造人體的能量物質,以供活動時用。另外,由於體溫、心率、血壓下降,呼吸及部分內分泌減少,使基礎代謝率降低,從而使體力得以恢複。

上焦有宗氣,又叫大氣。宗氣藏於胸中,輔助肺髒進行呼吸,並且幫助心髒運行血液。揉按膻中穴疏利上焦氣化,調補宗氣,以行氣血。

中焦主運,按摩中脘、足三裏可促進中焦氣化,益氣和中,以生氣血、化痰濁。

下焦主泌別清濁,按摩氣海穴,總調下焦氣化,培補、振奮和升發元氣;按摩外關穴可通調三焦。

通過按摩以上五穴,調節三焦各部的氣機,進而調節三焦各部所屬髒腑的氣機。三焦作為氣化的總司,統領五髒六腑的功能活動。隻有三焦氣化功能正常,氣血津液化生有源及升降出入的路徑通暢,才能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三焦通利,痰濁不生

痰,不僅僅是指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痰液,中醫認為身體血脈中一切不該存在的多餘物質也是痰,統稱痰濁。痰濁主要是水液在體內停留聚集,並且性質黏滯,停留在經脈往往導致血液運行不暢通,從而形成淤血。所以又把痰和淤一起稱作痰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