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膀胱經療法
頸椎病在中國逐年增多
頸椎病是臨床常見的脊源性疾病之一。在中國成年人中占10%~15%,反複發作,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發病機製尚有爭議。中醫認為本病屬痹證範疇,腎陽虧虛、肝腎不足是其根本。常因頸部感受風寒、外傷或損傷氣滯血淤而發病,“骨錯縫,筋出槽”而致頸部活動度受限,頸項強痛、活動不利、動則加劇、痛點固定不移、肢體酸冷得溫則舒,造成患者痛苦和生活不便。
按摩足太陽膀胱經,可以明顯改善頸部疼痛
膀胱經的走向是從頭前部的“睛明穴”開始,沿著頭後邊一直到腳外側小趾邊緣“至陰穴”,此經離頸椎很近,凡是有頸椎病的患首先要在後背的膀胱經刮痧或拔罐讓血液流通起來,對緩解症狀有很好的作用。按摩足太陽膀胱經,可以使頸型頸椎病的頸項疼痛、頭痛、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頸部活動受限及頸部的軟組織壓痛、肩胛內上角壓痛等臨床症狀得到改善,對改善頸部活動度、緩解枕下及椎周軟組織壓痛有療效。
拍打膀胱經,按摩委中穴
拍打膀胱經
申時正值膀胱經當班之時,氣血最旺,大腦能及時地得到氣血補充,這時人們精力充足、思維活躍、記憶力好。另外,膀胱經與腎經互為表裏,氣血相通。在中醫裏,人的神誌活動是由心來主導,心、腦、腎共同完成的。《黃帝內經》中講“腎藏精,精生髓”,而“腦為髓海”,所以大腦的功能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腎髒來決定和調節的。申時膀胱經氣血最旺,膀胱經氣血旺的時候腎髒的功能也會得到調理和改善,所以,人的大腦在這時候也就比平時好使。
膀胱經的保健方法是拍打背部,以脊柱為中線,從上往下,重點拍打其左右兩側,每次10分鍾,拍打的時候要稍微用力一點,要讓背部感受到充分的拍擊力量。每天下午的15:00-17:00(申時)拍打最宜,此時膀胱經當令。背部的膀胱經上分布著與五髒六腑對應的背俞穴,背俞穴是髒腑在背部的一個窗戶,刺激它可以直接對髒腑起作用,所以說拍打背部的膀胱經是調養五髒六腑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按摩委中穴
四穴總歌裏說“腰背委中求”,是指凡腰背症狀,尤其是腰背疼痛都可以選擇按壓委中穴來治療。
委中穴位於膝關節後麵,屈膝時胭窩橫紋的中點處。用手抓住膝蓋上麵的大腿部——左腿用左手,右腿用右手,拇指在上,其他四揩向下(伸向胭窩),然後以中指去點按穴位,每次3分鍾即可,每天1次(申時最佳),疼痛嚴重時可以增加到每天2~3次(其中一次安排在申時)。申時膀胱經最旺,是最佳按摩時間。腰腿痛、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不能屈伸、坐骨神經痛等,都可以按摩此穴。按摩委中穴還可以使壓抑或鬱悶的情緒得到緩解,這是因為按摩委中穴後可興奮腦內愉悅回路的核團,從而產生愉悅感。腰酸背痛作為一種常見的亞健康形式,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尤其是老年人患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難堪。病發時不妨按摩.下委中穴,腰背疼的症狀就會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