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家的激情,猶如詩人的詩興,猶如藝術家強烈的創作欲望。
當他對某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達到了成熟的時候,當他被所見所聞之事點燃內心激動的火焰時,他“血脈湧漲,心動神馳”,他“情思意緒,生機勃然”,他“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裏。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感情激動了,自然“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齒”,這樣的演講,才能使“快者掀髯,憤者扼腕,悲者掩泣,羨者色飛”,才能使“怯者勇,淫者貞,薄者敦,頑鈍者汗下”。
古人說:“情不深,則無以驚心而動魄。”演講者沒有真摯、強烈的激情,沒有鮮明的愛憎,沒有“骨鯁在喉,不吐不快”的衝動,是不可能用他的語言力量去征服聽眾的。
一個好的演講,既要有科學性、哲理性,又要有藝術性,有詩情畫意,有情趣。當演講家的心和人民的心一起跳動的時候,他的演講才有人民性;當演講家的脈搏與時代合拍時,他的演講才有時代性。
一個好的演講家,應當是一個懂得愛的人。一個隻愛自己的人既不能奉獻,也不能得到愛,這種人更不可能成為好的演講家。
語言是一種外部表現,即內在靈魂的外部表現,因此,要使語言美起來,先要使靈魂美起來,隻有美的靈魂才能鑄造美的語言、美的行為。美,在於組合,盡管它不是美的全部。
當你聽到夢幻曲、小夜曲乃至藍色多瑙河、命運交響曲……你會為之傾倒,為之陶醉,這是為什麼?因為音樂家借助旋律、節奏、音色和力量,組合成了悅耳的美。音樂如此,詩歌又何嚐不是如此呢?一次演講,當無例外,是語言的組合,是詩與歌的組合。
高爾基說:“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種材料,也就是聲調、色彩和語言的一種結合體。它賦予藝人的創作製造品——以一種能影響情感和理智的形式,而這種形式就是一種力量,能使人們對自己的創造才能感到驚奇、驕傲和快樂。”
我們要善於組合,善於結合,善於運用蒙太奇。
美,是自然之花;美,是心靈之花;美,是創造之花;美,是生活,是親曆的或是間接認識的生活。正因如此,人類的大多數才可以手臂相挽、情感相通,克服各自的偏見,共同奔向人類最美好的明天——人類大同。
人,創造著美的生活,同時,錘煉著純潔晶瑩的愛美之心。美,與堅強的意誌在一起;美,與純潔的感情在一起;美,與高尚的道德在一起。真正的幸福和愉快,存在於為社會、為人民、為人類而不斷地發現美、創造美的實踐活動之中。
美,從青年的神采中流過;美,從中年的腳步中流過;美,從老年的白發中流過;美,從詩人、畫家、學者的睿智的頭腦中流過。
美,是雨露,它滋育著人類的青春;美,是陽光,它增添著生活的熱力。
如果人們不僅能夠執著地追求美,而且能夠敏銳地發現美,自覺地創造美,那麼,不僅他們自己會變得更加完美,我們的社會、我們周圍的一切也會變得更加完美。
審美意識,是潛在於人心底的衡量與評論萬事萬物的精神尺度。
一切用語言藝術,或其他藝術形式描繪與塑造人類靈魂的專家們,如果不能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一點美,那麼你勞動的價值又在哪裏呢?
依人的天性來說,人們都是要美不要醜的,人也都是美的追求者、美的創造者。同時,人們也要把什麼是真、善、美告訴自己的學生和後代,把美送到人的心靈深處。
卓越的人生,是多姿多彩、多情多智的,會使貧瘠變得肥沃;會使粗俗變得高雅;會使物化的創造力和精神的創造力相結合,互相輝映。
我們要養成一種愛美的習慣,但必須是時代的美、實質的美,即高格調的美。有了這種美,可以使你持久地欣慰,使你長久地感到自豪,使你的生活變得像彩虹一般美好。
人的審美格調與欣賞品位成正比:格調高的人,以上品為美;格調低的人,以下品為榮。真正的魅力,永遠是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結合;永遠是外在的善與隱藏的善的和諧;永遠是外在的真與深埋的真的統一。
人,不僅要追求健康的身體,還要追求美、善的靈魂。人活在世界上,總要活得真誠些,就像一個透明體那樣,表裏如一。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為神。”人的品德應該如梅花一樣芳香入骨,精神如美玉一般晶瑩剔透。
稚子之心美在無邪,少女之心美在無瑕,誌士之心美在無私,勇士之心美在無畏,這無邪、無瑕、無私、無畏即是一種美。
人世間,許許多多的東西、許許多多的觀念都會過時,隻有真、善、美永遠不會過時。真、善、美本來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說真是本質,那麼善就是內涵,而美則是真與善的外在表現。如果一個演講家不懂得真善美,不懂得美學,那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演講家。
中國企業家應該具備的素質
——劉吉
第一,企業的成功是企業家做人的成功,成功企業家是道德高尚的人。中央提出的新人才標準為八個字:品德、知識、能力、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