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時代
——危娜
中國,曾有一個時代,縱橫家與辯論家稱霸天下。那是中國的戰國時代,那是一個語言的瘋狂漩渦。這個漩渦無法超越,隻有一個歸宿——七國合一,天下大統。
縱橫七國的演講家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希望用語言的力量,聯橫合縱,克服危機。演講家們由微見著的全部曆程,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巨大轉折,也代表著文明的交替之聲,宛如大河遭遇斷層,於是瀑布飛奔。
大規模的演講遊說如同瀑布,激起時代的千層浪萬重水,充滿著驚心動魄的美。
一千年過去了,又一千年過去了,新的千年來臨。我們又一次麵臨著大時代的碰撞,雖然不再爭雄,但卻麵臨著東西方文化大規模的交鋒和交融。於是曆史回環,中國的演講時代又一次誕臨!
由於演講家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所以在人們的心目中,一切傑出的演講家都等同於精神領袖。雖然,並不是所有的演講家都能成為精神領袖,但是精神領袖們無一例外都是演講家。
我們可以看見曆史上所有的精神領袖,從西方的蘇格拉底到中國的孔子,從美國總統林肯到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到印度領袖甘地,他們通過語言傳達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他們無一例外地征服了人心,震撼了整個時代!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演講家,因為他們是時代的見證人與傳誦者。
一個演講家最大的權威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建立在人們對其人格的信任之上。偉大的演講家都是生生死死維護著高貴人格的人。
真正具有高貴人格的演講家一定是與自己民族的脈搏一起躍動,而並不是一味地與世界接軌。他們在接納弘揚世界文化的同時,也保持著自己特有的民族氣節和風骨。
世界級的演講家,不僅是帶著獻身精神的民族戰士,還應該是平衡文化的謙謙君子!
共和國演講家彭清一在他的演講中說道:“當一個人在謙卑的時候,就意味著他邁向偉大的起點。”這位年逾古稀的長者,語重心長地告誡中國演講業和培訓業:“作為演講家,不僅要有才智,要有聲望,還應該懂得怎樣謙遜地做人。”
真正的演講家最終將為他的演講事業獻身,就像真正的精神領袖最終與他的精神共存亡。正因為時代賦予了他們值得敬畏的使命,所以他們的命運也充滿著敬畏。
演講與美學
——李燕傑
如果說教育是一門藝術,那麼,演講就是藝術中的藝術,是花中之花。花不能沒有顏色,鳥不能沒有翅膀,教育家的語言也不能沒有美感。“鳥無雙翼不飛,車無雙輪難行”,而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正是演講的雙翼、雙輪。
火,是需要助燃的,演講者的責任就在於用自己心中的火去燃起聽眾心中的火。
演講家,必須多思、多想。一個思想上的懶漢,永遠不可能成為演講家。
世界上最難的事,在於有意識地說出別人無意識的話,也在於說出別人想說而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的理。
一切藝術創造的前提,都必須有想象力。人有了想象力,才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可以立足今天、看到明天、推知後天。演講,是一種藝術,是一種綜合。任何藝術都需要創造,同時也需要借鑒,甚至采取“拿來主義”。
演講家不是詩人,但他應有詩人的氣質,要成為時代的號角、報春的使者。
演講中的笑料,是美化語言、活躍氣氛的一種方式,笑中,使人思考;笑後,使人感悟。表情是演講人真情的流露,麵無表情的演講者會在自己與聽眾間建起一條無形的高牆。
一個演講家在平時生活中,要善於剔除心中之冰炭,增益胸中之溫暖。心中少冰炭,必須多溫暖,有了溫暖,自然春風蕩漾、溫暖宜人。
演講是創作,是藝術,創作與藝術都需要有一種風格。
一個演講家的演講風格是人格與靈魂的外化,人格低劣的人,是不可能在演講中有高品位的。
演講家,應該是永葆青春活力的人,是具有內蘊之力的人,是能夠通過驚人的爆發力,把自己內心積蓄的熱量散發出來的人。
他在台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手勢,都顯示著他內心那種堅不可摧的力量。
演講時應強調四易:易聽、易感、易記、易悟。也就是說,既有美的韻律,又有真的情感;既有動人的形象,又有深邃的哲理。演講時,可以借景以抒懷,借人以言誌,借事以喻理,借物以諷喻。
一句話說得恰逢其時,一句話講得恰如其事,其影響與效益則無法估量,這是對演講家智慧與膽識的考驗。
平庸的演講者,經常是先說後想,講完之後再後悔。
演講者談的是世界觀問題,他以問號作為開始,以驚歎號作為結束。他以生動的語言,提示客觀世界和內心世界的矛盾鬥爭,把自己探索的艱辛、思考的曲折、奮起的願望非常形象感人地再現給聽眾。演講者如果沒有在語言上下一番工夫,就不會給聽眾以深刻的啟示。
不同的聲音給人以不同的感受。如果我們善於把各種聲音合理而巧妙地組合起來,就能使我們的演講大為增色。隻有懂得聲音,並能自如地、合乎規律地運用聲音,才能在演講時營造富於情感的語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