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老美又來幫忙了(2 / 3)

吳國楨發出這封信後,台北的國民黨還不知厲害,張道藩在三月四日召開記者招待會,大揭吳國楨瘡疤,可是效果適得其反。《自由中國》第十卷第六期有朱啟葆《吳國楨事件發展中的平議》,評論張道藩之笨,可是,張道藩之笨,是國民黨之笨,國民黨之笨,是蔣介石之笨,是一笨不可收拾的。蔣介石在吳國楨的反擊下,像是日正當中走在馬路中間的一隻鴨子,頭昏腦漲,笨態百出。最後發現張道藩式政客不足以禦奸,於是祭出曲學阿世的知識分子來,大家來做秀,這就是所謂大學教授聯名駁斥吳國楨事件。聯名是三月十七日見報的,首先是國立台灣大學毛子水、沈剛伯等七十五名教授出場。接著是師範大學(當時叫“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黃君璧、郭廷以等五十九名教授出場。蔣介石統治下知識分子的沒有個性,在這兩封聯名文件裏,已經昭然若揭。知識分子們不知拉自己的野屎,反倒忙著給國民黨擦屁股,口口聲聲替國民黨回護,還懷疑吳國楨的品格。大學教授們怪吳國楨在台灣不講話,在美國才講話,但是照國民黨的體製,吳國楨能講話嗎?敢講話嗎?自己做不到的事,又何能苛責於吳國楨?至於所謂台灣言論自由“都可暢所欲言”、有“集會結社自由”,以及為政工製度、救國團製度回護等話,自然都是曲學阿世之筆,高等知識分子如此護航,所得結果,隻是另一場笨戲而已。

在三月十七日的同一天,蔣介石頒布命令如下:

據行政院呈,“本院政務委員吳國楨於去年五月借病請假美赴,托故不歸,自本年二月以來,竟連續散播荒誕言論,多方詆毀政府,企圖淆亂國際視聽,破壞反攻複國大計,擬請予以撤職處分。另據各方報告,該員前在台灣省政府主席任內多有違法與瀆職之處,自應一並依法查明究辦。請鑒核明令示遵”等情。查該吳國楨曆任政府高職官史,負重要要責者二十餘年,乃出國甫及數月即背叛國家誣蔑政府,妄圖分化國軍,離間人民與政府及僑胞與祖國之關係,居心叵測,罪跡顯著,應即將所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一職,予以撤免,以振綱紀。至所報該吳國楨前在台灣省政府主席任內,違法與瀆職情事,並應依法徹查究辦。此令。

在老頭子說話的同一天,國民大會通過臨時動議“請政府撤職查辦吳國楨案”,第二天國民黨《中央日報》說:“該案係一審查委員會提出之審查報告所列三件提案合並討論之結果。三件提案是:一、章慎言等二十一人提:吳國楨身為現任官吏,在美竟公然發表荒謬言論,詆毀政府,跡近叛國,應予嚴厲製裁案。二、方念諧等三十四人提:建議政府對誣蔑政府之現任政務委員吳國楨,立予撤職查辦以振綱紀案。三、向大蕃等三十二人提:行政院政務委員吳國楨詆毀政府,有損國譽,影響反攻複國前途。至深且巨,建議政府將該員迅即吊銷護照,勒令回國依法處辦,如違即予明令撤職通緝歸案,以維國紀而正官常案。經第一審查委員會就上述三案合並審查,提出審查意見三點:一、查吳國楨係借口政見不同,在國外散播流言,掩飾其在台灣省政府主席任內之種種不法行為,送請政府明令撤免其政務委員職務。二、請政府徹查吳國楨在台灣省政府主席任內之各種不法行為,依法究辦。三、請政府飭令吳國楨迅即回國聽候查辦。昨晨會中,討論該案時,經全場代表一致無異議通過。”四月一日,國民黨“對外秘密,列入交代”的《中央》半月刊上,已登出中央委員會黨紀處分代電,全文是:

各級黨部:查黨員吳國楨在美發表荒謬言論,肆意詆毀本黨及政府,違反黨紀,經中央決議:“吳國楨開除黨籍,並交從政主管同誌依法查辦。”除分電外,即希一體知照,為要。中央委員會紀印。

盡管蔣介石在台灣聲討吳國楨,撤職他、徹查他、究辦他、開除他,並要他“你給我回來”,可是吳國楨哪裏在乎,他在三天後(三月二十日),又發信給國民黨中央社紐約分社,原信如下:

敬啟者:

查日來貴社在台灣及海外各處,散播台灣方麵有組織的對楨之惡意宣傳,茲謹將楨於本日上蔣總統函一件,抄送貴社,即請貴社轉送總社及各分社,各辦事處照樣發表。如貴社不允照辦,則當依法控訴,要求賠償名譽損失二百萬元美金(以華僑一千三百萬及台灣八百五十萬人計,本應超過此數,姑從寬以二百萬元計算)。楨得此款後,除訴訟必需費用外,餘款四分之三將歸還美國政府,其餘四分之一則捐由在美僑胞,共同組織基金保管委員會,作為救濟流亡中國知識青年之用,楨絕不取分文。此函並限於本月二十五日以前答複。否則即進行法律手續,此致

中央社紐約辦事處(“中華民國”駐紐約“總領事館”轉交)

吳國楨啟三月二十日

吳國楨這種一個人對一個集團的大纏鬥,就這樣一波又一波的展開著。最後,吳國楨拿出撒手鐧,他說你們逼我,我可真要舉出實證來了。於是,他亮了一手,公布了一點國民黨黨中央要他作惡的手跡與密件,像一顆原子彈似的,從天空上丟了下來。這下子蔣介石寒了,知道婁子給捅大了。原來吳國楨手裏藏有秘密武器。吳國楨是惹不起的。於是台北方麵一聲令下,全部撻伐一夕停止,宋美齡秘密趕赴美國見吳國楨,費盡了口舌,才擺平了吳國楨事件。最後,吳國楨的兒子也被準許離開台灣了。

蔣介石整不了吳國楨,無奈之餘,隻好央胡適出麵,跟吳國楨做另一層次的論辯。於是吳國楨和胡適在美國打開了筆仗。八月三日,胡適給吳國楨信,頗多曲學阿世之筆,其中為蔣介石做打手的痕跡已極明顯。以胡適的職位,他從何看得到“二百六十九件判決書”?又從何看得到吳國楨的“親筆簽名”?這當然是國民黨提供材料的。以胡適對國民黨組織的了解,他當然知道吳國楨對安全係統的力量是有限的、是掛名的、是畫行的,當時“台灣省政府主席”兼“台灣保安司令部司令”,隻是名為“司令”,實權絕不在“主席”手中,胡適明明知道,又何能苛責於吳國楨?說吳國楨是“一個道義的懦夫”。這對吳國楨是不公平的,因為跟蔣介石走的、做官的,又有哪一個不是“道義的懦夫”?不是這種“懦夫”,又何來高官可做?胡適如此倒因為果,殷海光就責問過胡適,說吳國楨說的,都是真話,都是我們想說的話,為什麼胡先生要如此為國民黨護航?殷海光說,胡適晚年變成一個大鄉願,至少在吳國楨事件上,胡適真的是鄉願。

吳國楨是高級知識分子,跟著蔣介石下麵做官,進入國民黨權力核心,扶同為惡,同流合汙,壞事自然有份。當他已經不在其位後,開始窩裏反,反得實在有心機,我們可以視他有“贖罪”心態。蔣介石及其國民黨低估了窩裏反的人對它的傷害。吳國楨雖未被打倒,但形同放逐,蔣介石多少還是有點收獲,為兒子經國除去了一個心腹之患。

吳國楨事件發生之後,緊接著的是孫立人事件。孫將軍是國民黨集團中最傑出的將領,學曆之深,無人可及;練兵之精,無人可及;戰功之高,無人可及;身上彈孔之多,無人可及;國際性聲譽之隆,也無人可及。他從小感受到外侮,立誌要雪恥,清華、普渡兩名校畢業之後,投筆從戎。自美國弗吉尼亞軍校學成,回國後南征北討,脫穎而出,但受製於蔣介石的嫡係,一再被黃埔軍頭排擠。蔣介石落魄到台灣之後,為爭取美援,打出孫立人牌,然而當鳥盡弓藏之時,便以冤案軟禁孫立人。

能夠洞悉蔣介石性格的人,便知孫案伏機極早,早到孫立人的出身。孫既非黃埔又比黃埔傑出,已注定了他被排擠、被嫉妒的“原罪”。再加上他的國際聲望,贏得美國名將史迪威、艾森豪威爾、巴頓、麥克阿瑟等的禮遇與敬重,更令忌才多疑的蔣介石不安與猜忌。一旦情況稍穩,就把良將拉下馬來。拉下馬要靠罪名,於是冤案出矣。

孫立人軍事素養深厚,技高一籌,印緬作戰,出奇兵、打硬仗,反攻緬北時,得“東方隆美爾”的美譽,獲英國皇家獎章,成為世界級的名將,戰後被邀赴歐洲戰場巡視,蔣介石麾下無人可望項背。國共內戰,孫立人在東北打得順利,忽遭黃埔排擠,最後被送到台灣訓練新兵,讓黃埔軍頭去立功,孰知立功不成,反而慘敗,紛紛撤退來台。孫立人在台內有新兵,外有美國支持,“要槍給槍、要錢給錢”,一如韓信,他有“反”的大好機會,而由於忠於蔣介石之一念而不“反”,忠於上級,也如韓信。孫立人“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令上級不安,也如韓信;他“時至不行,反受其殃”,弄得“人有上書告楚王信反”、“人告公反”,也如韓信。至於看不起其他將軍,韓信“生乃與?眼樊?演噲等為伍”,孫立人“生乃與黃埔係軍頭等為伍”,更是一如韓信了。所不同的是,韓信的下場是身首異處、家夷三族;孫立人隻是身囚台中、冤氣難伸,家屬奉陪,賣“將軍花”維生而已。

一九九四年二月台北《新新聞》周刊第三六一、三六二合刊本,以醒目的標題,長篇報道所謂“孫立人案的大發現”、“CIA機密檔案驚人揭露”、“獨家報道美國中情局最新解密檔案”,認為“在美政客、將領鼓吹下,孫立人答應與美發動兵變”雲雲,好像是落實了孫立人的兵變。其實,所謂“最新解密檔案”,美國學者早已利用了;所謂“獨家報道”的主要論述,實自一九九O年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的康明思(BruceCumings)著《韓戰的起源》(Cumings,TheOriginsoftheKoreanWar)一書下卷,有關孫立人部分抄譯而來。這些解密的檔案不過顯示美方單方麵的意願,臘斯克有一度想驅蔣之後,把台灣置於麥帥控製之下(見Schaller,DouglasMacArthurP.179)遲至一九五O年六月十九日,美國國務院的文件猶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