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養浩這次以蔣介石要接見楊虎城,然後飛往台灣為由,把楊騙回重慶。在特務隊長張鵠的帶引下,楊氏一行走進了“戴公祠”。張鵠說:
楊虎城將軍的兒子拯中,雙手捧著盛滿他母親楊夫人的骨灰箱子緊跟在後麵。這一年,他才十七八歲,但是頭發已經花白。這時早已監視著他們的劊子手楊進興、熊祥等人,怕楊拯中有所反抗,所以決定分別在不同房間同時向他們下手。當楊拯中走上石級、步入正房的一間臥室時,楊進興從後迅速以匕首刺入他的腰間,他慘叫了一聲:“爸?選”還來不及掙紮就倒了下來。這時走在前麵的楊虎城已知有異,正想轉回頭來看一看,但是說時遲,那時快,經驗豐富的劊子手已把刺刀刺進了他的腹部。楊虎城將軍掙紮了幾下,也倒了下來。
楊虎城父子被慘殺後,楊氏秘書宋綺雲夫婦帶著兩個孩子到達時,也先後被匕首刺殺。兩個小孩子雖跪地求饒,特務還是不放過,死於血泊之中。兩個小孩是楊虎城的八歲小女兒,和秘書宋綺雲夫婦的兒子(一說是女兒)不到十歲的宋振中,他們小小年紀,無辜慘死,最令人心慟。(參閱沈醉《軍統內幕》,頁二二三至二三九)
楊虎城是九月六日(一說是十七日)被已下了野的蔣介石命令特務殘殺的,毛人鳳還向殺人特務傳示“蔣總裁將會論功行賞”。楊虎城被殘殺後兩個多月(十一月三十日),國民黨丟掉了重慶,當然也丟掉了他們的“戴公祠”。重慶丟掉後的第二天(十二月一日),從被俘的“戴公祠”附近十一名警衛口裏,得到了一點線索,於是楊虎城的遺體就給挖掘了出來。因為臉上已被鏹水燒爛了,無法辨認,乃找來舊西北軍十七路軍的一些幹部來驗屍,最後證明沒錯,於是這一血案的真相也就曝白於世。——世界真的知道了:“西安事變”的另一主角,就這樣慘死了?選楊虎城一代豪傑,因反對政治黑暗而參加革命;因參加革命而守死不變;因守死不變而為國民黨穩住西北江山;因要求蔣介石抗日救國而家破人亡、長年坐牢後,又慘死刀下。他在青年時代,有一首詩自誓:
西北山高水又長,
男兒豈能老故鄉?
黃河後浪推前浪,
跳上浪頭幹一場?選
最後,他一世男兒,凶死他鄉,在大幹一場後,付出了永遠償還不完的血債。在蔣介石兵敗山倒之時,仍不忘把他殺掉、把他十七歲小兒子殺掉、把他八歲小女兒殺掉,然後逃到台灣。如今,國民黨在浪花盡處,已經離黃河日遠,但是“戴公祠”的刀光血影、“戴公祠”的燭照香熏,卻是人們愈來愈近的血祭。
蔣介石一共下野三次,每次都要殺大將以泄憤,第一次殺王天培,第二次殺鄧演達,這第三次最凶惡,不僅殺大將,還要殺大將的子女、秘書夫婦以及副官們。由此可知,蔣介石固然是共產黨名單中的第一號戰犯,也是凡有良知者心目中的殺人犯、罪及無辜的殺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