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eGabbana是意大利雙人組設計師,主設計男裝,曾經有雜誌這樣報道過這個組合:DolceGabbana眼裏的女人是性感而世故的,他們的男裝則充滿了明顯的女性化風格,和一種紈絝子弟的浪蕩氣息。在善於表達性感、叛逆而有濃厚西西裏民俗色彩的設計風格下,DolceGabbana的男裝顯得非常有個性。
事實上,這兩位意大利時裝界的設計奇才也不否認男裝的挑戰比較大。因此變化性少,所以他們把男裝的設計重點擺在布料和結構比例上,人造皮毛、透明紗料、皮革、英國清教徒的飾品,都可能出現在DolceGabbana的男裝裏,還真有點驚世駭俗的味道。
在中國的Q市,一家規模中等的服裝公司也有一對組合,不同的是,她們設計的是女裝,沒有那麼響亮的名號,設計的東西不僅不能用來參賽(也有不想的成分在裏麵),通常還會被無因否定。可她們仍擁有自己忠實的Fans,雖然這些Fans不會直接把一些褒獎的話說給她們聽,可她們會用最實際地行動來表示——每個季度的銷售量。
她們也有自己的設計風格,一個是:集潮流、時尚,狂野於一體;另外一個則是:沒有固定的設計風格,隻遵循——每件作品裏要有‘我’的影子。她們就是逸軒公司設計部的‘動靜組合’——施藍晶vs羅紫杉。
寬敞空曠的設計室,一件帶暗花的絲質無袖半長裙被施藍晶舉到半空,它的領口采用不對稱斜寬領設計,靠近雙肩的地方鑲有一根深紫色的絲帶,腰間用了黑色腰帶作裝飾,裙擺為了迎合領口設計,則采用了略帶層次感的波浪式斜擺。
“如果沒有這根絲帶,那麼這件衣服就失了種流動感,而這條黑色的腰帶,正好讓略顯籠統的裙身顯出了曲線,給人一種恬靜、柔美的視覺感,關鍵是你采用的紫色和黑色,抓住了這一季的主打色。”
“美中不足呢?”
“美中不足是你的特色——不夠性感。”
“那麼應該在肚臍眼附近挖個洞呢?還是在胯骨的地方留道逢兒?”
“切,那完全是錯誤的性感理論,一件衣服隻所以性感……,啊,天哪!”藍晶吃驚地盯著這件作品,她忽略了這件作品的後背,一個可顯示可隱藏的鏤空圖案。
“怎麼?夠性感了?”羅紫杉並不以此為傲,“實際上這件作品是要作廢的,因為我當時設計時加上了這個鏤空設計,它太過突兀,不過後來我想,如果我使用絲質布料,或許可以再加點什麼裝飾來遮一下,若隱若現的朦朧感應該也可以稱之為‘性感’吧,不過這樣一來,成本會高很多。”
藍晶愛不釋手地嘖嘖稱讚:“嗯,不錯,絕對是件超越性的作品,紫杉,你打算批量生產,還是用來參加這一季的比賽?”
“比賽?”一絲憂鬱的神色染上她秀氣的眉間,轉而又故作輕鬆地說:“藍晶,幾個月不在你沒糊塗吧,你什麼時候見過我拿這些東西去參賽了?”羅紫杉慢條斯理地壓著這件衣服上細小的褶皺,神色愈顯沉重,“再說,我根本就不奢望自己能在這一行創出什麼名堂。”
“紫杉,你不要這麼自卑,沒有學曆你可以有實力呀,還有‘福娃’的設計者那個誰,他不是你偶像嗎,你不一直拿他那座右銘來鼓勵自己嗎?——‘我的東西裏就要有我,不管什麼風格、潮流。’”
多麼豪氣的一句口號,曾經那也是她的夢想。
想起昨晚爸爸的一席話,羅紫杉無比惆悵,鬧到最後不歡而散。要是媽媽沒那麼早離開自己,那麼,她現在是否會過得幸福很多?
——————————————
“紫杉,紫杉,回魂。”
“呃?”
藍晶伸手探了下羅紫杉的額頭,回望了下室外強烈的陽光,“你沒事吧?我一個人在這說半天,你怎麼連點反應也不給?大白天的神遊什麼呢?”
“呃?什麼?”
“我說你跟林軒怎麼回事?看起來像是認識的樣子。”
“哪有,隻是覺得似曾相識而已。”她輕鬆地一語帶過,不想多談。
藍晶知道她不想再談這事,可她壓抑的神情似乎不是因為這個,“紫杉,是不是有別的事情?”
羅紫杉起身把衣服掛好,“沒什麼,隻是感到世事無常。”
“紫杉你老實說,是不是出什麼事了?”沒事才怪,沒事一張臉幹嗎陰晴不定。
她想努力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可是她已經知道了,“藍晶,你知道我當時是怎麼進的公司嗎?”她根本不是需要藍晶的回答,而是找了句開場白:“是我爸找到了這裏的董事長給我走的後門,別人進公司工作幾年,除了年會上見過董事長的麵,別的時間根本見不到他的人。而我,剛進公司沒多久,卻偶然地遇見了,再兩年,我稍稍做出點成績的時候,他便當著所有同事的麵表揚我,因為這,我暗自高興過很長一段時間,你知道嗎,我把這種榮耀當成工作的動力,我曾努力不讓任何人失望。”
她吸一口氣,繼續道:“後來你也進了公司,我們之間的默契是我怎麼也沒有想到的,再後來有了我們的‘動靜組合”,而這一切看似順利的‘似錦前程’都是因為林子城的暗中幫助,如果他不出差,那麼那一季我設計的作品不是得獎金,就是作為這一季的主打樣板,哼,藍晶,你知道嗎?這一切都是假的。他根本不是欣賞我的作品,而是他把我另眼相看了,因為他是我姨夫。”
藍晶聽得有點頭大,紫杉跟林氏董事長是親戚?難怪她會語出驚人地問林軒那些事情,“紫杉,你這些話,這是真的嗎?”
“很戲劇性是吧,我也這麼認為,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我一個當事人卻是最後一個知道的,很諷刺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