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設低碳城市是中國城市發展的新機遇。第一,低碳城市為城市發展提供新的發展理念和治理模式。近年來,伴隨著國內外城市探索性地開展的低碳城市的有益實踐,低碳城市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討帶來城市發展觀上的變革以及城市治理和管理製度上的變革。從世界低碳發展的曆程看,國家層麵的宏觀計劃多於微觀層麵的實施原則,而針對某個地區的具體行動計劃多於可以推廣的製度理念。因此,中國低碳城市的建設和探索對於世界範圍內的低碳發展將有深遠的含義。中國大多數城市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城市類別繁多,特點各異:有的以自然資源開發為主,有的以製造加工為主,有的城市主打生態牌,有的城市注重現代化建設,不同類型的城市在低碳城市中建設的定位迥異,進行低碳化建設的方法和途徑也各不相同;而中國城市地理位置不同,文化風俗差異很大,如何針對地方特點進行低碳建設,這些寶貴的實踐和理論歸納都將為世界低碳城市的建設提供豐富的知識。
第二,低碳城市為城市發揮後發優勢提供了可能。城市間的競爭是國家發展、地方進步的巨大動力。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城市競爭力課題組將可持續發展作為確保城市與周邊地區居民福利的重要因子計入城市競爭力指標體係,體現城市實力和發展潛力。而低碳城市的發展為多數城市提供了趕超其他城市的機會。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2007年公布的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係,把城市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均作為重要的競爭力指標。很多城市政府認識到:不進行低碳發展是沒有前途的,最終是要受到限製和懲罰的。及早麵對減排壓力,及早調整城市治理模式,可以讓依賴傳統工業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汙染城市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環保監控的執行、城市居民理念的提升實現跨越式發展,提升自身在全國各個城市,甚至是世界各個城市之間的競爭力,凸顯城市特點,提升經濟盈餘,增加城市吸引力。
第三,低碳城市為城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低碳產業以及相關的環保產業不僅提供了這樣的產業選擇,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地區性就業機會。以保定市為例,保定·中國電穀是國內最早涉足新能源產業的國家級高新區,也是目前全國國家級開發區中唯一一個以新能源為主要產業方向的科技工業園區。近年來,保定市充分利用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產業基地“中國電穀”的優勢,重點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風電、節能等七大產業,新能源成為保定增長最快、拉動力最強的產業,銷售收入、利稅、出口創彙連續幾年保持50%以上的快速增長。2011年1-5月,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57億元,同比增長27.4%;實現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55億元,同比增長18.23%。中國電穀(新能源基地)實現工業總產值188.3億元,同比增長26.5%。下一步,保定高新區將以“中國智慧電穀、北部低碳新城”為新時期的發展願景,強調低碳理念引領,特色產業支撐,科技創新驅動,新城形態塑造,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裝備與技術中心、國家智能電網產業先導區和創新中心、保定市核心增長極和科技新城區,並努力向“中國一流特色新能源產業園區”邁進。
(4)低碳城市建設要從實際出發,探索科學的發展道路。
目前國際上低碳城市建設的先進城市,如倫敦、紐約、哥本哈根、東京、多倫多、芝加哥、波特蘭、阿姆斯特丹、奧斯汀、斯德哥爾摩、西雅圖等,都是“世界大城市氣候領導聯盟”(Large Cities ClimateLeadership Group)成員,這些城市與中國絕大部分城市相比,在發展階段、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社會結構、消費模式、技術水平等各方麵都有很大差別。西方國家在提出建設低碳城市的目標之前早已完成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進入後工業社會,在能源更新和環境保護等方麵走在世界的前列,掌握著最先進的低碳技術,擁有強大的碳金融工具。事實上,從世界各主要國家100多年來的碳排放數據看,英國一直是處於一個較低位置,並呈一條比較平滑的曲線發展的(汪莉麗等,2009)。英國人首先提出的低碳經濟理論,是為以英國為主的西方發達國家占據國際經濟的製高點,以低碳貿易作為國際貿易準繩來牽引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服務的。低碳貿易可以使英國人重新在經濟上利用低碳技術來領導世界經濟。它是以低碳生產、低碳產品製造和低碳貿易為主要內容的經濟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