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隋唐五代:帝國再造(6)(1 / 3)

登位的唐昭宗當然要論功行賞。崔胤升作司徒, 掌管朝政; 孫德昭等三人都升作宰相, 又封他們當了節度使, 遠在大梁作呼應的朱全忠也被封為東平王。可是,他還是不願把禁軍交給外人, 依然選拔了韓全誨、張彥弘兩個太監代替劉季述、王仲先, 這就又種下了禍根。

韓全誨看到崔胤他們依靠朱全忠才會有這麼大的勢力, 也想找個強大的藩鎮做靠山, 他們找上了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李茂貞恰恰也想控製住皇帝, 來“挾天子以令諸侯”, 便跟韓全誨一拍即合。

這事兒給崔胤知道了, 他知道鳳翔離長安太近, 如果李茂貞發兵前來, 遠在千裏之外的朱全忠鞭長莫及, 自己便會吃虧。於是, 他便寫信給朱全忠, 要他發兵來長安, 把皇帝接到洛陽去。這年十月, 朱全忠果然發兵7萬, 直往長安進發。

韓全誨得到消息, 知道大勢危急, 立即先下手為強, 要劫持唐昭宗到鳳翔去。

唐昭宗起先不肯, 韓全誨就派人從皇宮裏放起火來, 看到滿宮殿燃起了熊熊大火,唐昭宗才不得不帶了皇後嬪妃, 皇子皇孫100多人, 隨著韓全誨進了鳳翔。

朱全忠領兵進了長安, 又花了大半年時間攻打鳳翔附近的州縣, 剪除李茂貞的勢力。到第二年的九月, 他才發兵包圍了鳳翔, 風翔變成了被圍的孤城。

李茂貞好不容易堅持了兩個月, 手下的軍隊多次被朱全忠誘殲, 嚇得不敢再出城迎戰, 苦苦地在鳳翔固守。

這時候, 冬天到了, 鳳翔下起了大雪。鳳翔本不是個富庶之地, 糧食越來越匱乏。起初, 住在鳳翔的昭宗還能變賣一些皇妃、皇子的衣物糊上口; 後來, 隻能一天吃湯餅, 一天喝粥; 最後, 連這樣可憐的飯食也無法維持下去了。李茂貞自己泥菩薩過江, 也幫不上忙, 隻得建議殺了韓全誨, 跟朱全忠講和。

朱全忠見目的已經達到, 立刻表示同意。他說: “我到鳳翔來, 就為了迎接皇上車駕回宮的, 又不是來跟你打仗的。” 於是, 昭宗命令鳳翔兵殺了韓全誨等20名宦官, 把他們的首級送給了朱全忠。

朱全忠進了鳳翔, 把鳳翔所有的宦官統統殺了, 就連退休的老宦官90人, 也殺得一個不剩。接著帶了唐昭宗回長安, 又派兵把留在皇宮裏的幾百個宦官都殺了。

那些宦官自認跟韓全誨無關, 被殺之前大喊冤枉, 朱全忠管不了許多, 照樣把他們殺了個精光。

朱全忠一不做二不休, 還讓唐昭宗下了道命令, 凡是出使在外的宦官, 一律由地方官收捕, 就地正法。殺到最後, 皇宮裏隻剩下30多個年幼體弱的小宦官打掃,隻得再從外地補充新的職役人員進宮服役。

唐代的宦官猖狂了100年, 確實令人發指, 朱全忠殺戒一開, 把太監殺了個幹淨, 倒是痛快。但是, 前門殺狼, 後門進虎, 早已窺視皇位的朱全忠, 不久就公開篡了位, 結束了大唐289年的曆史。

南衙與北司

南衙, 指位於宮城南的以宰相為首的政府機構。北司, 指宮城以北宦官所在的內侍省。唐玄宗時, 宦官勢力逐漸增長, 他所寵幸的宦官高力士等把持了呈進章奏、承宣詔命之權。“安史之亂” 後, 宦官又逐漸掌握了軍權, 如肅宗時設立了觀軍容使、代宗時出現的掌樞密; 德宗時又設立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 主掌禁軍, 合稱“四貴”。他們挾製皇帝, 廢立由己, 左右朝政, 引起皇帝和朝官及士人的不滿和反對, 因而唐後期多次發生兩大集團的對立和鬥爭。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

唐末五代時期, 沙陀(突厥一支) 和契丹的入侵是一件大事。

自公元840年回紇崩潰後, 漠南北遂無強部, 約曆七十年而契丹興。契丹, 大約是鮮卑宇文氏的一支。契丹之眾, 是分為八部的。每部有一個大人。八個大人之中,公推一人司旗鼓。中國曆史上有多次民族大融合, 但以前, 少數民族的文明程度較漢族為低, 或是人口較漢族為少, 所以大都是被漢族同化。但到了契丹族, 情況有所不同。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機, 據《五代史》說, 亦是八部大人之一。當公元10世紀之初, 幽州劉守光暴虐, 中國人逃出塞的很多。契丹太祖把他們都招了去, 好好地撫慰他們, 因而跟他們學得了許多知識, 經濟上和政治組織上, 都有進步了。公元916年, 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 自稱皇帝, 國號契丹。這時候, 大漠南北無強部,他得以縱橫如意。東北滅渤海, 服室韋, 西南服黨項、吐穀渾, 直至河西回紇。他的屬國, 有四五十部之多。

梁太祖朱溫篡位後僅六年而遇弑。末帝定亂自立, 柔懦無能, 當時對梁構成最大威脅的是李克用。唐中葉後, 遷居今山西境內的沙陀部酋長李克用參加鎮壓黃巢起義, 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他控製了今山西中部和北部地區, 唐昭宗封他為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