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青南山已經是一片蒼翠,草木茂盛,不甘寂寞的蟬此起彼伏的吱吱叫,反襯的周遭一種奇異的安寧。今日正是端午,青男山東麓的主道上行人稀少,此時有三名年輕男子騎馬緩行,在路上顯得分外顯眼。中間的白衣男子神情淡然,相貌清俊,身騎一匹毛色黑亮的駿馬,氣勢沉凝,有種長期身處高位者的威嚴,然卻眉頭輕鎖,為他填了些超脫於外的飄忽氣質,卻又與周遭安寧清幽的環境十分契合。他左手邊是位書生打扮的人物,相貌俊美,皮膚白皙,一雙眸子靈動慧黠。他似是十分健談,所知甚博,一路上便見他不停地指點各處景致,引經據典,滔滔不絕。最右邊的是位身穿黑衣的男子,肩寬腰細,相貌英俊,他神情溫和,卻掩不住冷凝的軍人氣勢。他騎馬的姿勢很正常,卻讓人感覺蓄勢待發,能隨時在瞬間一躍而下,給人以致命一擊。
那書生抬手指向前方,說道:“連公子,再往西約三十裏,便到了青南山,此時正是風景最好的時候,山上溪流潺潺,涼風拂麵,崖高雲深……”
那書生正自說著,突然一陣轟天吼聲傳來,接著便是一通鼓響,激昂熱烈,一陣緊似一陣,好似有兩軍對壘,千軍萬馬傾瀉而出。
三人對視一眼,聽出那聲音乃是從右側傳來,當中有樹木掩映,看不真切。
那書生笑道:“那邊是車公河,今日是端午,說不定這裏的百姓正在舉行什麼慶祝的。連公子,不如我們去瞧一瞧,看看這裏的民風。”
那被稱作連公子的白衣男子有些茫然,輕聲道:“怎麼,又是端午了麼?好吧,我們便去看看。”
三人循聲從路邊的草木間穿過去,進了路旁的樹林。林中樹大草深,隻聞人聲喧嘩,鼓聲陣陣,不見人影。行了約莫兩百步,突然眼前豁然開朗,入目一片熱鬧景象。林前的空地上人頭攢動,東西兩邊各搭建了一座半人高的平台,兩座平台離得很近,互相能聽到說話聲,平台下麵則各圍了密密匝匝的人群,涇渭分明,互相噴鼻哼氣。西邊平台坐西朝東,挑高掛了四個大紅燈籠,每個燈籠上都有一個金箔字,連起來便是“賽詩大會”,台下的人明顯要比東邊的多上一些,且多是讀書人的打扮,有老有少。東邊的那座平台坐東朝西,東沿高高的搭了一座簡易牌坊,光潔的木板上亦寫有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龍舟大賽。台下的人衣飾混雜,有十數人身著顏色樣式相同的服裝,排列成整齊的一對,足有十幾隊。除了這些人,還有許多老人小孩和市井男子聚在周圍,興奮地談論。再遠處則是一片白茫茫的水麵,停靠著十幾條裝飾一新的龍舟。
那俊美書生笑道:“看這個架勢,莫不是在進行文武對決麼。”
連公子則明了的一笑,緩緩說道:“這裏就是錦南城的地界了吧,我記得這錦南城的知府是去年上任的趙力普,龍舟大賽那四個字就像是出自他的手筆。錦南城文風昌盛,他估計是還記得我那句文武並重呢。”
這時,隻聽東邊那座台下轟然一聲,穿著各色隊服的青壯男子列隊而出,各自奔向河邊的龍舟,整裝待發。接著三聲鼓響,十幾條龍舟便齊齊衝了出去,駛向河對岸的終點。舟上的人服裝各異,遠遠看著就像十幾條彩帶在水麵上漂移,煞是好看。剛出發時,龍舟之間速度和距離的差異還不明顯,不一會,十幾條龍舟便或二或三的聚在一起互相衝撞,還有些人拿出塗了朱砂的木箭射向對手劃船的舟子,各自的水平良莠不齊,有的箭支要麼衝天,要麼入水,就是射不到人,惹得岸上眾人哈哈大笑。不幸被射中的,有衣上的紅點作證,旁邊還有監督的船隻跟隨,隻好不情不願的跳進水裏,遊到收留犧牲者的船上。有的龍舟發力撞向對手,舟身靠近疾行,便有那力壯機靈的趁機抓住對手的船槳或胳膊,一使力便將人拽進了水裏,幹掉對方一個人手。水上的人爭鬥的熱火朝天,岸上的人也看的酣暢淋漓,不時的響起為某支隊伍敲鼓助威的叫喊。
連公子等人一看這等不尋常的賽龍舟,都有些啼笑皆非,那俊美男子更是指點著哈哈大笑,叫道:“這趙大人還真是……哈哈,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