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十三章 禁衛軍(2 / 3)

此時賈太醫忙道:“是,公主,哦,不,李雲。我們這幾天行的差不多已有一小半的路程,照這個速度,當還有七八天才能到達,還是莫要太過心焦。據信中所描述的情狀,下官推測太子中的應不是劇毒,太子身份尊貴,天命護佑,定能安然無恙。”

被人輕易地窺破心思,李雲袖有些赧然,也有些感激。雖明知賈太醫不過是安慰自己,卻還是能就此相信赫連信能逃過這一劫,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有了這兩天的相處,她看出賈太醫是個極和藹的人。太醫院的三大太醫“賈唐白”,賈太醫排名第一,不僅醫術高超,為人也十分和氣正直,她十分喜歡。在車上閑來無事,她便纏著賈太醫學些醫術,以排解路途中讓人發狂的焦灼。

所幸她腦子不笨,學的也用心,賈太醫對她這個學生十分滿意。

越往西行,便覺得天氣漸冷,草木凋枯,一目望去皆是死氣沉沉。雖然馬車中生有炭火,但整日窩在裏麵,手腳仍會僵冷麻木。李雲袖便鑽出了馬車,騎上黑珍珠與同行。她雖然身穿男裝,但難掩美麗姿容,身邊的心知她是個嬌滴滴的美人,看她騎術高超,身手敏捷,與他們同行毫不落後,也從不喊累,心中都十分驚異,暗暗對她多了幾分敬佩,心道:原來是這樣一個英姿勃勃的美女,怪不得有和親烏奴的膽氣,如此人才,配太子自是足夠,可惜……

李雲袖自是沒注意到旁人心態的變化,一心隻放在前方的路途中。越接近烏奴,她的心情反而越發平靜,不再心驚膽戰、忐忑難安。不知不覺之中,她也沒有發覺自己竟有些相信命運,從前她是絲毫不信的,但現在卻有些難以確定的懷疑。正是因為這一分對宿命的認定,她反而找到了心靈迷失的出口。不管赫連信是否完好,能否平安,她能否見到他最後一麵,或是能否與他今後快樂的生活,她都是要找到他停留的地方,或是救活他、陪伴他,或是埋葬他。赫連信活了,她自然歡喜;若他死了,她會獨身回到花桑,回到李府,一日三餐,春夏秋冬,平靜安寧的生活。隻不過在一切正常的表象下,心卻如死水一般封閉了。

又行了五天,便進入了烏奴的國境,隻不過那些城池村鎮現在已被花桑占領。途中,處處可見戰火後的痕跡,但平民的反應十分平靜,可見花桑的守城成果顯著。當日每攻下一城,赫連信便會下令駐守的將士幫助城內的百姓修葺被戰火破壞的家園,恩威並施,很好的平複了百姓被占領家園的恐慌。從這些細微之處便可看出,赫連信穩紮穩打,謀劃深遠,拿下烏奴指日可待。但現在赫連信生命垂危,結果便有些難料了。

兩天之後,西征大軍主力暫時駐守的牙城遙遙在望。李雲袖抬目遠望,看著大地上片片殘雪的痕跡,想到便是這一場大雪害的赫連信衛城失利,危及生命,心下便頭一次對白雪生出一股怨懟。遠遠看見牙城的輪廓 ,想到那個日思夜想的人就在裏麵與命運抗爭,心情就不可抑製的激動起來,恨不得一閃念便能飛進城裏,飛到赫連信身邊。

不久,一支十數騎的隊伍從城中馳出,如天邊一朵黑雲,很快便來到近前。當先一人在急速飛馳中勒緊韁繩,胯下的棗紅馬險些人立而起,後麵的騎士也齊齊停步。這人麵不改色,飛身下馬,與禁軍頭目做了一番交接寒暄,便調轉馬頭,帶隊駛向牙城。

李雲袖遠遠便看出帶隊那人是赫連信的得力手下杜先勇,擔心被他認出,便刻意低頭,隱在高大的之中。所幸杜先勇應是心中焦急,並未細細查看,也沒有發現她。之後她便鑽進了馬車,避免被很快認出。其實她已沒有隱藏身份的必要,隻不過心中有莫名其妙的念頭,在見到赫連信之前,不想與其他人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