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買10萬頂草帽和10萬個草籃,那你打算每一件優惠多少錢?”
“那樣的話,就得要20塊一件。”
“什麼?”商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幾乎大喊著問:“為什麼?”
“為什麼?”老者也生氣了,“做10萬件一模一樣的草帽和10萬個一模一樣的草籃,會讓我乏味死的。”
人們常常把工作當成賺錢的手段,這樣的致命傷在於喪失了上進的動力和興趣,從而阻礙了自己的發展。很少有人把工作與實現快樂的途徑聯係在一起,其實工作的成就感絕不隻是靠金錢得到的。那些在工作中能夠真正感到快樂的人,更多的是被某種價值激勵著,這種價值超越了金錢的影響力。
其實,賺錢很容易,但要想有一番作為卻是不容易的。謀生和讓生命過得有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隻有在一個人的天賦得以發揮時,他所付出的辛勞才有可能開花結果。
布朗先生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影製片人之一。但是,他卻被三家大公司革過職,生活幾度潦倒不堪。
最初在故鄉N·弗洛姆文化出版公司,他憑著自己過人的藝術才幹和不拘一格的文化經營膽略,僅用兩年時間就坐到了公司的第三把交椅上,時年僅25歲。可是,因為一套全國農機企業營銷網絡叢書出版受挫,他與公司其他高層人士意見不合,最後被迫憤而離職。
在紐約,他剛結束新阿美利堅文庫的試用期,就一躍升任為編纂部副總裁,令其他同仁無不驚羨。可是,幾位“東家”一年後又延聘了一位財大氣粗的圈外人加盟,而他和這個人在文庫的藝術追求等大方向問題上,常常意見相左。於是不久,他又“因故”被辭退了。
回到加利福尼亞以後,他又進入了聞名遐邇的二十世紀霍士公司,在管理高層先後任職6年。但是,由於董事會不喜歡他建議並主持拍攝的諸如《埃及妖後》等多部大製作影片,他再次被迫離職。
此後,布朗開始仔細回顧和檢討自己10多年來的職業路徑——坦率地說,他的思想活躍、視野開闊,又任人唯賢、秉公直言,再加上他敏銳的直覺,這些與生俱來的高貴品質、卓越膽識和藝術修養,不啻是成為美國乃至全球新娛樂時代一位成功老板的寶貴條件。可是,有哪一家公司真正需要他這樣的老板呢?
布朗痛苦地分析了自己工作每每失敗的根源所在之後,毅然決定貸款30萬美元,開始自立門戶。很快,他就製作出《大白鯊》、《裁決》、《天繭》等一係列巨片,帶給美國和世界影壇一次又一次震撼。
由此可見,要想工作不覺得苦,要想獲得成功和幸福,我們就不要把“職業”和“事業”截然分開。那些能夠取得巨大成功的人,都是能夠把自己的才幹、興趣、個性、處世風格與卓越的人生價值追求有機地融為一體的人。
愛上你的工作
工作是一種權利,可以帶來比維持生存更具意義的樂趣;工作是事業的基礎,是未來幸福生活的源泉;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鹽,是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環境和機會。但你必須先愛它,工作才能給予你最大的恩惠,獲得最大的成果。
一個簡單的尋求幸福的方式就是:從心裏真正熱愛自己的工作。
一個人對工作的態度將決定他的心情。把你的工作看成一種享受,這樣做才有利於發揮你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是一個人走向幸福、成功的秘訣。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告誡他:“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
在日本,有一項國家級的獎項,叫“終生成就獎”。這是一項人人都夢寐以求。卻又高不可攀的至高榮譽。但曾有一屆的“終生成就獎”,卻在舉國上下的期盼和矚目中,出入意料地頒發給了一位名叫清水龜之助的小人物。
清水龜之助是東京一位地位卑微的郵差,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將各式各樣的郵件,快速而準確地投送到每一個相關的家庭。與那些長期從事能夠推動人類曆史快速改革的高尖端科技研究的專家們相比,清水龜之助所從事的這項工作,簡直就是不值一提的。然而,就是這位長期從事如此平淡無奇的郵差工作的清水龜之助,卻無可爭議地獲得了這項殊榮。
這是因為在他從事郵差工作的整整25年中,清水龜之助的工作態度始終和他到職第一天的那種認真和投入沒有什麼兩樣。在不算短暫的25年中,他從未有過請假、遲到、早退、脫崗等任何缺勤情況。而且他所經手投遞的數以億計的郵件,從未出現過任何差錯。不論是狂風暴雨,還是地凍天寒,甚至在大地震的災難當中,他總是能夠及時而準確地把郵件投送到收件人的手中。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清水龜之助得以幾十年如一日地把一件極為普通的工作,鑄造成了一項偉大無比的成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