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出事(1 / 2)

第27章

出事

夕陽西下,遠處白雪皚皚的山上金光閃閃,賞心亭中觥籌交錯,每個人在這談論著玄學、儒學、詩詞,十分熱烈。

秦虎因為謝道韞生氣而不得不陪在她身邊,看到謝小妞欲欲要哭的樣子,秦虎使出渾身解數講了幾個現代的笑話才把謝道韞哄笑。

謝道韞看著秦虎傻傻的給自己講笑話,想到自己以前看見他總是凶巴巴的,不禁後悔到,以後自己的態度一定要對他好點。

此時秦虎和一臉高興的謝道韞從遠處來到亭中,就見庾悅不知從哪裏冒了出來,高聲道:“謝姐姐,你終於回來了,趕快趕快,謝玄哥哥這回遇到對手了”

隨後又看到庾敏,也叫道:“道韞來了,道韞來了,快來快來,謝玄招架不住了。”

謝道韞吃了一驚,一撩袍裾,大步趕去,問:“我哥謝玄怎麼了?”

庾敏卻又笑了起來,拉著謝道韞地手往左亭中走去,一邊低聲道:“謝玄不是犯病,是問難反被別人問倒了,新來的吳郡張家,說是同胞兄弟,兄長張台,弟弟張亭,兄弟二人都不過是十六、七歲,卻是儒玄雙通、很是淵博,那個叫張台地,尤為厲害,談鋒之利,我真是聞所未聞,謝玄已經是左支右絀、疲於應對了,其他人旁聽,那張台辨難玄妙非常,我們根本不敢進去,進去也隻有被他三言兩語駁得啞口無言,隻有道韞你或許可以敵他,不然的話我們北方世家顏麵盡失了。”

秦虎聽到庾敏要謝道韞頂替謝玄與其他人談論玄儒,不禁對謝道韞刮目相看到,不愧是流傳千古的女詞人,當真是學識淵博啊。

但聽得亭中傳出一個清泠泠的聲音,如山間曉風、似冰棱相擊,詞意又如大河奔流,雄辯滔滔:

“——然道隱而無跡,樸而無名,不可得而法也;無已,仍法天地,然天地又寥廓蒼茫,不知何所法也;無已,法天地習見常聞之物,八章之‘上善若水’、一十五章之‘曠兮其若穀’、三十二章之‘猶川穀之於江海’、四十一章之‘上德若穀’,皆此之謂也,不然,何以謂之‘功成身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例如王毅、顧前勉強支撐了一刻鍾,這時已經完全跟不上張氏兄弟尤其是張台的思路,臉漲得通紅,但少年人的自尊又讓他們不甘心就此認輸,苦苦思索生平所學,然而往往話一出口,就被那個張台以更利捷的言鋒摧挫得無言以對,就好比是溺水者,拚命掙紮出水麵要喘口氣,但剛一探頭,卻遭竹竿當頭痛擊——

這個張台辯駁起來真是毫不留情麵啊,秦虎看到這些平常自詡風流才子的公子、小姐們一個個灰溜溜的樣子,心中似乎有說不出的暢快。

看到表哥謝玄正在思考張台的辯論,謝道韞不禁走上前去,與東晉文人一樣屈膝而坐,接著剛才張台的話侃侃而談道:在下方才聽了一段張兄的高論。主要是以王的《老子注》為依據明述的。我們此番辯難就圍繞《老子》第一十七章的“功成身遂。百姓皆謂我自然”來辯難吧?

張台看見是個絕美的女子來與他別論,想到自己也是女兒身,不禁起了爭強好鬥的心態。

張台:“既然這位小姐聽到剛才闡述的。那就請小姐辯析——”

謝道韞微一點頭。侃侃道:“治人生。有所知見。驅使宇宙間事物之足相明者。資為緣飾。以為津。所為法天地然者。不過假天地自然立喻耳。豈果師承為“教父”哉?觀水而的水之性。推而可以通焉塞焉;觀穀而的穀之勢。推而可以酌焉注焉;格則知知物理之宜。素位本分也。若夫因水而悟人之宜弱其誌。因穀而悟人之宜虛其心。因物態而悟人事。此出之異想。旁通之歧徑。於詞章為寓言。於名學為比論。可以曉喻。不證實。勿足供思辨之依據也——張兄以為如何?”

張台眼泛異彩。看著謝道韞。略一思忖。說道:“我自然而曰百姓謂者。大人自知非己之本然。而養性養知使然。不順而逆。即法與學。大人或愚百姓而|不自欺也。自然而然。即莫之命而常。蓋未嚐別有所法。或舍己而學。亦不自覺為“教父”而供人之法與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