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特遣飛機經典戰例(1)(3 / 3)

太陽漸漸西垂,休息了一天的E-8A空勤人員又開始了升空。“聯合星”升空後,很快飛到了戰區,開始在1萬米左右的高度進行偵察飛行。通常而言,“聯合星”沒有必要自己飛到伊軍活動的前線上空偵察,因為它的偵察係統可以遠距離進行監視,而且,“聯合星”偵察機如果像一般的戰術偵察機那樣去伊軍上空偵察也不安全。因為E-8A不像其他戰術偵察機,它是由大型客機改裝而成,飛行速度慢,缺乏快速機動能力。不過,它的偵察技術也使它可以在後方進行偵察。偵察時,它可以在離前線200多千米的自己後方的空域飛行,偵察範圍最大可達500平方千米。

不久,伊軍悄然進駐科沙邊境的哈夫傑城。多國部隊得知後,決定派兵進攻。然而,多國部隊指揮官又猶豫不決,擔心這是伊軍的圈套。問題是,要是多國部隊不把城裏的伊軍趕走或殲滅,這些伊軍對多國部隊的危害很大。在這關鍵時刻,“聯合星”送來了“及時雨”,機載雷達係統探測發現,哈夫傑城附近並沒有其他伊軍在增援。多國部隊指揮官見到這份情報後,頓時放心了,立即調配部隊圍攻,很快把城裏的伊軍圍殲。

經過一段時間的作戰,“聯合星”的偵察也越來越順手。一次,美軍一架F-16在空中作戰中突然遭到伊軍防空係統襲擊,戰鬥機被擊中後迅速下墜。飛行員眼看著戰鬥機無法挽救,急忙跳傘逃命。飛行員逃難的地方是伊軍控製區,因此急忙呼救。美軍空中營救部隊收到信號後,決定去營救。然而,營救部隊十分擔心附近的伊軍會進行伏擊。關於這一點,美軍在越南戰爭中深有體會。在越南戰爭中,美軍飛行員跳傘落入越軍控製區後,越軍會利用逃難飛行員來作為誘餌,等到美軍營救部隊趕到,越軍會突然襲擊,打得美軍營救部隊死傷慘重。現在,美軍營救部隊的心情也是十分複雜的。一方麵,他們想盡快救出逃難的飛行員;另一方麵,又擔心救人不成反害自己。正在這個時候,E-8A及時提供了情報支援。E-8A通過機載雷達很快就發現了逃難飛行員發出信號的位置,然後對周圍的情況進行了全麵搜索。結果,偵察機在逃難飛行員周圍沒有發現任何伊軍的活動。美軍營救部隊得到這個情報後,如獲至寶,極為高興,急忙乘坐直升機去逃難飛行員那兒。直升機飛到目的地後,正如偵察機所偵察的那樣,沒有遇到任何伊軍的攻擊,逃難飛行員很快被直升機運走。救援活動在偵察機的幫助下獲得成功。

E-8A偵察機不僅幫助營救部隊進行營救活動,還為炮兵提供幫助。一次,“聯合星”進行空中偵察,突然發現科威特的一個地方閃起火光,一枚地空導彈飛騰而上。機載雷達很快就確定那導彈是蘇製薩-8地空導彈。偵察機的雷達操作員感到很納悶,以前那兒可是什麼也沒發現,而且,現在的地麵上什麼也沒有啊!雷達操作員馬上明白:伊軍修築了導彈掩體。雷達操作員知道,薩-8比較先進,它是前蘇聯研製的全天候近程低空導彈,長約3.2米,發射重量為200千克,雷達製導,可以2馬赫的速度攻擊6千米高度的目標,對低空飛行的多國部隊飛機是一大威脅。因此,偵察機立即與美陸7軍多管火箭炮係統的炮兵連進行聯係,引導那個炮兵連向薩-8防空導彈掩體靠近,然後,炮兵連對準目標猛烈射擊。伊軍薩-8防空導彈陣地立即籠罩在火海裏。

海灣戰爭中,E-8A戰術偵察機先後執行任務54次,飛行600多小時。每天晚上,戰場上空都有一架E-8A在偵察飛行。偵察中,該型機可謂眼力不凡,居然在高空能分辨出伊軍的“飛毛腿”發射架、防空陣地、坦克縱隊等。應該說,在20世紀90年代的偵察機中,能達到這一步的不是很多。

海灣戰爭前,美國幾乎沒有什麼觀察家會相信空軍能得到20架E-8A偵察機,因為許多官員認為沒必要買那麼多這種偵察機。然而,海灣戰爭後,大家的觀點都改變了。空軍官員事後高興地說道: 加上3架原型機,我們空軍得到的是23架E-8A偵察機。

當然,該型機在作戰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包括雷達係統和通信係統等。此外,該型機要是進行空中加油的話,一次可在空中偵察21個小時,幾乎可進行全天候的偵察。然而,由於該型機尚處於完善階段,匆忙應戰,因此它的作用並沒有全部發揮出來。不過,從整體上來看,瑕不掩瑜,該型機不愧為戰場作戰的“空中銳眼”。

二、美國U-2偵察機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