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爭的繼續,E-8A偵察的範圍很廣,從“飛毛腿”導彈發射架的移動,到蛇腹形鐵絲網障礙物的位置,到以其他偵察手段沒有探測到的軍用馬路上的車輛,可謂無所不包。不過,偵察機偵察的對象,具體來說,主要是移動的軍事目標和固定的軍事目標兩大類。
“聯合星”的地麵接收站主要是6個車載接收係統。其中,在中央司令部駐利雅得的空軍司令部有一個,中央司令部的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有一個,而中央司令部的陸軍司令部則有兩個。此外,美軍陸7軍和陸軍空降18軍各有一個。通信聯係時,“聯合星”直接和空中戰術司令部中心及個別的戰鬥機進行聯係。
該型機參戰後,很快就通報了一些伊軍的坦克、裝甲車等類的活動。於是,美軍F-15和F-16戰鬥機立即飛過去,一陣導彈發射,地麵頓時濃煙滾滾,伊軍地麵部隊大遭打擊。美機飛行員個個喜笑顏開。
幾天下來,美軍戰術飛機很快就感到離不開E-8A偵察機了。該型機似乎成了美軍戰術飛機的眼睛。要是戰術飛機沒有這個“眼睛”,就會感到空蕩了許多,仿佛在空中的飛行無所事事。
美軍中央司令部也對E-8A刮目相看了。伊軍地麵部隊主要是夜間出來作戰,而F-15E等型戰鬥機的夜戰能力相當強,而且縱深攻擊能力也相當高,這些作戰飛機夜戰時就如白天一樣,因此,美軍這些作戰飛機成了對付夜間活動的伊軍的重要力量。而美軍的夜戰戰術飛機又十分需要夜間偵察的E-8A。這樣,這兩架E-8A,便成了美軍的“掌中寶”,十分受歡迎。
E-8A很快展示了自己不凡的功夫。一天晚上,天空漆黑一片,伊軍一支車隊裝載著無控火箭和裝有化學彈頭的地地導彈開始機動行駛。然而,伊軍做夢也沒有料到的是,車隊的行動很快被空中無形的眼睛發現!原來,一架在空中巡邏偵察的E-8A,不時地向地麵發射電波,搜索著移動的目標,“聯合星”很快就發現了這支車隊的移動。機上空勤人員確定目標後,立即通報給美軍指揮官。美軍指揮官得知伊軍車隊在活動,立即下令附近的幾架F-16戰鬥機前往攻擊。幾架F-16得到地麵目標具體位置後,飛速地趕了過去,很快找到了目標。隨著集束炸彈“轟”、“轟”的爆炸,伊軍車隊立即被吞沒在火海之中。伊軍車隊怎麼也沒料到,在這黑黑的夜空裏會飛來殺身之禍。剛才還生龍活虎般的伊軍車隊,在短短的時間裏,就成了一堆垃圾。車隊裏的伊軍士兵死的死、傷的傷,十分淒慘。
“聯合星”的神眼般的功夫,讓美軍指揮官大為驚喜。“聯合星”的形象頓時在指揮官和其他美軍部隊裏高大起來,仿佛不是兩架“聯合星”,而是千軍萬馬的神奇部隊。
這是神奇的飛機,戰場縱深的伊軍行動,逃不過它那銳利的眼睛。而且,它的反應速度是那麼快,隻要伊軍一有行動,它就會馬上察覺。伊軍行動剛開始,實施打擊的美軍飛機就已經飛到眼前開始摁發射鈕了。事實上,美軍20世紀80年代初設計該型機的要求就是能夠偵察前沿敵人,並能夠擴展到敵軍後方梯隊。現在看來,它的目的達到了。
“聯合星”其貌不揚,外殼是我們早就熟悉的波音707,一般人一看,準以為是哪個國家的舊客機呢。美國軍方不可謂不精打細算,研製新偵察機使用舊客機外殼,省了許多研製費,隻是把這種客機外殼改裝一下,就搖身一變,成了美軍最新型的戰術前沿偵察機了!美國空軍官員得意洋洋地說:瞧,這波音707,雖說相貌平平,可載重量大,比目前一般的客機力氣還大,完全能夠滿足“聯合星”的工作需要。成為E-8A載體的波音707,有四台渦扇發動機,時速約800千米,一次可飛行5000千米左右。其實,美軍研製該型機時,已有技術儲備。它的雷達技術,就是空軍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雷達技術。現在,雷達就安在前機身下麵的外形像獨木舟的地方,屬於AN/APY-3合成孔徑相控陣雷達。這種雷達可以以多種方式操作。它的基本模式就是大範圍監視,可以對(160×190)平方千米範圍內的目標進行大麵積的掃描。一旦發現目標,就可以進行具體的監視,以更高的分辨率對目標進行掃描。一般來說,它可以尋找和識別慢速移動的目標,如伊軍車隊等。其機載的信號處理機威力比較強大,和多普勒雷達聯合後,居然可以分辨出伊軍的車輛是輪式的還是履帶式的,這不可謂不是一絕。機載雷達不僅可以探測移動的伊軍目標,還可探測固定的目標。它的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徑雷達係統可以繪製地麵有關地方的圖,如橋梁、機場和樓群等。“聯合星”獲取情報後,可以通過機載通信係統及時通報給美軍指揮官。機載的通信係統相當先進,有20多部特高頻和甚高頻之類的無線電設備和一套數據通信終端線路。當然,作為作戰的眼睛,這些通信設備都有一套嚴密的保密措施,情報很難被伊軍截獲。因此,E-8A升空後,其威力是相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