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預警機(3)(3 / 3)

1992年底,瑞典國防器材局向愛立信公司訂購的6架預警機,載機改為瑞典薩伯公司生產的較大的Saab-340型機。其機身長19.73米,翼展21.44米,起飛總重12.93噸,可裝4個雷達顯控台與相應操作員。該型機飛行高度7500—8000米,巡航速度450—470千米/小時,可在離基地185千米處值勤7—9小時,具備了控製、引導己方飛機的功能。1996—1998年,愛立信公司向瑞典空軍交付6架預警機。

1999年,瑞典與巴西合作,將Erieye雷達安裝在ERJ145型40座小型噴氣式客機上,編號為EMB145預警控製機。可搭載2名飛行人員和3名雷達與控製操作員,必要時可增加4名操作員,利用機艙內的3個顯示控製台顯示的情報,進行指揮控製,續航時間可達9小時。

此外,愛立信公司還與荷蘭福克飛機公司協議,準備在FOKKER50民航機上安裝埃裏眼背鰭天線雷達,定名為王鳥MK2E。該機起飛重量21噸。機艙內可搭載更多任務電子設備和操作人員。飛行高度7600米,巡航速度480千米/小時,可在離基地556千米處值勤8小時。

七、“費爾康”相控陣雷達預警機(以)

目前,一些國家正在研製新一代相控陣雷達預警機,相控陣雷達的特點是雷達波束靠電控掃描,而不是傳統的機械掃描。它能夠探測低速飛行的直升機,並可對高速機動的目標進行連續跟蹤,這是現有的預警機不能做到的。相控陣天線可以固定在飛機上不動,且天線陣麵的形狀可以根據飛機的外形作適應性設計。隨著相控陣雷達技術的不斷完善,預警機可以不用再背上一個大大的雷達天線罩了。以色列的“費爾康”就是這樣一種預警機。

“費爾康”是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於80年代開始研製的,1993年在法國舉行的第40屆巴黎國際航展上首次露麵,並引起轟動,它采用了以色列埃爾塔電子分公司研製的EL/2075L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可同時跟蹤100個目標。在9000米高度,該雷達對戰鬥機大小的空中目標、艦船和直升機的探測距離分別為370、400、180公裏。由於它是相控陣體製,故與采用旋轉天線進行機械掃描的E-2和E-3預警機上的雷達相比有三個優點:一是掃描速度快,機械掃描雷達一般對空域掃描一周需12秒,識別目標需20-40秒,而“費爾康”的雷達隻需2-4秒就能對目標進行識別;二是靈活性強,根據需要,可以在選定的空域給以超長的駐留時間,以進行航跡跟蹤或消除虛警,也能根據需要增大探測距離以探測特定扇區;三是可靠性好,即使多個收發組件出現故障,係統仍能繼續正常工作。

“費爾康”是由波音707改裝而成,共裝有3個共形有源相控陣天線。一個天線安裝在機頭,這使得它伸出個長長的大“鼻子”。另外兩個天線對稱地安裝在前機身兩側,每個天線整流罩各由3個平麵組成,並與機身緊密相接,構成流線型外形,以減少對飛機氣動性能的影響。除了天線之外,“費爾康”還裝有收發組件、信號處理機、電子支援測量分係統、通信情報分係統、敵我識別係統和操作台等。

“費爾康”優異的性能已引起世界各國、包括一些軍事強國的極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