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明知做這件事,後果就是犧牲。但為了理想,為了事業,甘願犧牲生命去做這件事。黃繼光用身體擋住機槍口,以使得後續部隊能夠攻下高地,邱少雲被烈火燃燒但紋絲不動,以不暴露目標不影響整體戰鬥部署,就是這種類型。
因此,自信與膽魄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總之,自信與膽魄互為補充、相輔相成。人要有一定的膽魄,而做大事更要有非凡的膽魄。非凡的膽魄,首先來自於雄偉高遠的追求誌向。猝然臨之而不驚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
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
以上節選自蘇軾《留侯論》,意思是:古時候被人稱作豪傑的誌士,一定具有勝人的節操,有一般人所無法忍受的度量。一般的人被侮辱,一定會拔起劍,挺身上前搏鬥,這不足以被稱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傑氣概的人,當遇到突發的情形時,毫不驚慌;當無故受到別人侮辱時,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胸懷極大的抱負,誌向非常高遠。
在向上的過程中,如果我們真的認識到所追求目標的意義、價值,真的渴望實現這種目標,那麼我們在了解自己具有主觀能動性、具有潛能並進而激發自信的基礎上,經過有意識的鍛煉,就可以激發出強大的膽魄。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製利害,可以待敵。
以上出自蘇洵《心術》,意思是:作為將領的原則,應當首先修養鍛煉心性。即使泰山在麵前崩塌也臉不變色,即使麋鹿在旁邊起舞也不去看它一眼。然後才能夠控製利害因素,才可以對付敵人。
泰山崩,比喻意外的變故;麋鹿興,喻指美好事物的引誘。麵對驚嚇和引誘都毫不動心,這樣才可以為將,才能克敵製勝。這是作為將領所應當首先修養和鍛煉的心性。
欲為將之人,可以修養鍛煉心性和膽魄,而所有願意向上的人,也可以修養鍛煉自己的心性和膽魄。有意識地學習一些有所成就之人的傳記,有意識地想象一些突發事件來臨時,自身如何處理,有意識地參加一些突破自身膽量的活動,就可以鍛煉和提高自身的膽魄。最關鍵的是真的認識到所追求目標的意義價值,真的渴望實現這種目標,這樣就真的可以激發出強大的膽魄。
膽魄的關鍵,在於意識到害怕和恐懼無助於解決問題。正如美國“二戰”時著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所言:“最大的恐懼是恐懼本身”。為了向上,為了主動勵行、尚德而創實地向上,我們可以激發和鍛煉強大的膽魄,可以
克服無畏的恐懼,可以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可以敢想敢試、敢於冒險,可以大無畏地行動。克服無畏的恐懼,就是認識到如何真有令我們恐懼的事情存在,我們的恐懼解決不了問題,隻有克服恐懼,才能以良好的情緒狀態來研究如何解決令我們恐懼的現實。敢想敢試、敢於冒險,就是敢於突破常規想象和尋找目標辦法,敢於試驗求證這種想象的可行性,敢於冒必須冒的風險、危險。大無畏地行動,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地行動,甚至在某些不得不麵
對的局勢下,為了人生價值的實現,為了人生的大美好,不怕犧牲。
大愛無疆大勇無懼
這是一個發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真實故事,更是一個感動無數中國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因為大愛,因為偉大的母愛,鑄就了至勇行動,鑄就了驚天動地的至勇行動。
當救援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隻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衝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裏麵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地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地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地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麵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裏,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地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裏,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亮劍精神
電視劇《亮劍》不僅深受很多朋友的喜愛,也獲得很多著名機構的關注和研究。在中國,企業管理專家在研究它、宣傳它,中國足球隊在賽前播放它,據說以斯坦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為代表的美國防務智庫的研究員都在看這部電視劇,研究中國指揮官的特點。
劇中主人公李雲龍之所以屢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之所以打下敵人的王牌部隊,關鍵在於在他身上有著一種精神。以下是劇尾他在軍事學院通過以畢業論文《亮劍精神》所做的研究和總結:
同誌們,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亮劍”。古代劍客們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麼強大,就算對方是天下第一劍客,明知不敵,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即使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猶榮,這就是亮劍精神!
事實證明,一支具有優良傳統的部隊,往往具有培養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優秀軍人的出現,往往是由集體形式出現而不是由個體形式出現。理由很簡單,他們受到同樣傳統的影響,養成了同樣的性格和氣質。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前蘇聯空軍第十六航空團,P-39飛蛇戰鬥機大隊,竟產生了二十名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王牌飛行員;與此同時,前蘇聯空軍某部施吳德飛行中隊產生了二十一名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模範飛行員。任何一支部隊都有自己的傳統。傳統是什麼,傳統是一種性格,是一種氣質。這種傳統和性格是由這支部隊組建時首任軍事首長的性格和氣質決定的,他給這支部隊注入了靈魂。從此,不管歲月流逝,人員更迭,這支部隊靈魂永在!
同誌們,這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的軍魂!我們進行了二十二年的武裝鬥爭,從弱小逐漸走向強大,我們靠的是什麼?我們靠的就是這種軍魂,我們靠的就是我們軍隊廣大指戰員的戰鬥意誌!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深陷重圍,但是,我們敢於亮劍!我們敢於戰鬥到最後一個人!
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亮劍精神就是我們這支軍隊的軍魂!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強大的膽魄,將會帶來強大的精神動力。
而且,強大的膽魄,也隻限於帶來強大的精神動力。
如果削弱了精神動力,那就不是膽魄,而是狂妄。“無知者無畏”不是膽魄,不了解做某事的相關情況和相關知識,不了解做某事的潛在風險和嚴重結果,隻憑年輕氣盛,隻因頭腦發熱,說做就做了,這樣雖然有時也能帶來好的後果,但有時也帶來致命的無畏損失。“膽大妄為”更不是膽魄,違法逆德、無法無天,不講方法、粗暴施行,這都稱不上主動勵行、尚德而創實地向上,留給自己的也必將是慘痛的結局。
⑤困難準備困難準備,是指對前途光明之下道路長期性、曲折性和艱巨性的認識和準備。充分的困難準備,可以防止行動之前的過分樂觀、遇挫之後的灰心喪氣。一般而言,稍微複雜一點的事情,一帆風順是少有的,經曆點阻礙、波折或困難是常見
的。如果在心理上沒有困難準備,一旦行動中遇到阻礙情景,那麼就會灰心喪氣、悲觀失望、鬆勁氣餒,自信受到打擊,情緒受到幹擾,不良心理上升,追求意願減弱。
舉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開車從城市的東門到西門,如果在路上不堵車、遭遇紅燈少、車速比較快的情況下,需要30分鍾左右;如果路上堵車、遭遇紅燈多、車速比較慢的情況下,需要1小時左右;通常情況下,需要45分鍾。我們在出發時,如果隻想到最樂觀的情況,隻想在30分鍾內趕到目的地,而沒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一旦遭遇堵車,我們的心情就容易急躁,情緒就容易惡化。所謂“路怒症”也是由此而來。
這隻是一個小例子,而在實際中,遇到複雜一點的事情,遇到可以中途放棄的情況,很多人就選擇了放棄。做好困難準備,就是準備最壞、力爭最好,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力爭取得最好的結果。
⑥注意力注意力因素包括兩個方麵,一是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二是注意力的指向內容。注意力集中,就是聚精會神、一心一意,而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心神不定、精神恍惚。
學生上課,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就影響教學內容的吸收;人們做事情時,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就影響觀察、思考和行動的效果。
注意力集中,不是要求隻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而是指將注意力集中在準備處理的一件或幾件事情上。如果手頭有幾件事情要同時處理,那麼就要統籌兼顧,分配好注意力。
注意力的指向內容,要指向有利於向上的事情,要指向理智告訴我們應當去做的事情;而不是指向不利於向上的事情,不是指向理智告訴我們不要去做的事情。傷心的人把注意力轉移到令人高興的工作或活潑可愛的小孩上,就能使心情好轉;滿腦都是枯燥數據的人想想令人心曠神怡的大海、雲淡風輕的高山,就能讓大腦得到放鬆。
煙癮轉移法
據《半島晨報》報道,大連出租車司機老楊想出了一戒煙怪招。乘客一上車他就不停地講笑話,在分散了自己對香煙的注意力的同時,還為乘客帶來了一路歡笑。報道的記者搭上了老楊的出租車,上車不久,記者準備點煙時,被老楊攔下:“能不能請您行個方便暫時不抽煙,現在可是我戒煙的關鍵時期呀。”說罷,他主動要求講一個笑話。幾個小笑話講下來,記者被逗樂了。原來,老楊煙齡已有20多年,在多次戒煙失敗的情況下,他想到了給乘客講笑話的“煙癮轉移法”。
⑦生理狀態人的生理與心理有著切不斷的聯係,兩者共同構成身心係統。我們可以通過調節心理狀
態來改善生理狀態,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調節生理狀態來改善心理狀態。
通過調節生理狀態來改善心理狀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調節麵部表情、肢體動作和語氣語調。人的情緒影響麵部表情、肢體動作和語氣語
調,例如高興時產生額眉平展、嘴角上翹甚至開懷大笑的麵部表情,憤怒時產生摩拳擦掌的肢體動作,痛苦時產生低沉緩慢的語氣語調,等等。而調節麵部表情、肢體動作、聲音語調,也可反向改善心理狀態,起到調整情緒、提振信心、壯大膽魄、激發意誌的效果。微笑、頭顱與脊梁
人們常說:“微笑麵對挫折、微笑麵對生活”。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當你信心不足的時候,當你情緒緊張的時候,當你遭遇打擊的時候,如果你微笑,如果你保持微笑,你就真的感覺你麵對的這一切不算什麼,你就真的感覺你有力量去應對這一切。這就是微笑這一麵部表情帶給你的心靈力量。
汶川大地震中,溫家寶總理在北川中學安置點看望同學們時說:“要昂起不屈的頭顱,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顆熾熱的心,為了明天,充滿希望地向前邁進!”昂起頭顱、挺起脊梁,不隻是一種形象的文學化比喻,實際上在現實中,當你麵對困難的時候,當你遭受磨難的時候,如果你低下頭、彎下腰,你就真的感覺低迷、無助;但是,當你抬起頭,當你挺起胸,當你立身中正、堂堂正正的時候,你就真的感覺你有力量,你就真的有了迎難而上的力量。這就是良好肢體動作帶給你的心靈力量。
當遇到突發情況時,當遭受危險時,如果你語氣堅定地指揮他人避險,如果你語調有力地指揮他人行動,不但對穩定他人的情緒有利,你自己也感覺到信心、感覺到勇氣。這就是良好語氣語調帶給你的心靈力量。
二是調節呼吸。人的情緒影響呼吸,當人緊張的時候,呼吸急促;當人放鬆的時候,呼
吸平緩。反過來,通過調整呼吸,特別是進行深呼吸,可以平緩人的情緒、放鬆人的身心。深呼吸姚明在罰球前,首先要深呼吸一下。不隻是姚明這樣做,籃球運動員大都這樣。深呼吸是自我放鬆的最好方法,不僅能促進人體與外界的氧氣交換,還能使人心跳減緩,
血壓降低,並能轉移人在壓抑環境中的注意力。當人們通過深呼吸來保持鎮靜時,就能夠調
整情緒,緩解焦慮。出現嚴重壓力和恐懼時,人們可以采用深呼吸的方式,這是專家們的一條建議。三是刺激和調理身體。通過刺激和調理身體,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當人們瞌睡時,可以
用冷水來洗臉,可以用喝茶或喝咖啡來提神;當人睡眠充足時,精力就旺盛,活力就充沛,意願意誌就強;當人適度運動後,心跳就加速,情緒就興奮,意願意誌也就強。反之,當身體出現失調時,人們的情緒、意誌也會受到影響,這時就需要進行身體的調理或治療。
健康與情緒
人的情緒與身體有很大的關係。按照中醫理論,五髒均與情緒有聯係,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腎主恐,一方麵不良情緒過盛容易傷及健康,例如過怒傷肝;另一方麵健康不佳也引發不良情緒,例如肝火旺則易怒。當內分泌失調時,情緒就容易失衡,通過調理身體,也可對情緒產生積極影響。
⑧努力成果的正向體驗當人們經過努力、產生行動並取得實際成果時,心中產生的巨大滿足感、成就感,不但令人情緒愉悅,而且增強自信、膽魄和興趣,強化進一步努力、進一步行動的精神動力。
因此,我們在行動中,如果遇到不如意、不順利,我們不應灰心喪氣,反之,如果我們獲得成果、取得成績,則應進一步強化我們的信心、膽魄和興趣,進一步強化行動的精神動力。
一方麵,我們在行動前應盡可能周全謀劃,力爭取得好的成果;另一方麵,當我們取得
成果時,我們要享受這種滿足感、成就感,要借此機會鼓勵自己、激勵自己。首戰必勝的激勵作用高明的指揮官在戰爭中,常常強調首戰必勝。這是為了防止士氣出現“一鼓作氣、再而
衰、三而竭”的情況,更是為了用勝利激發我軍將士的士氣,狠狠打擊敵軍的士氣。前麵講過“用心愛,興趣來”的道理,之所以人們一旦用心愛,就會興趣來,最關鍵的是,因為用心愛,所以會努力,所以帶來了努力成果,帶來了對努力成果的美好體驗,進而
使人們再次向往這種美好體驗,這種向往就是興趣。
⑨消極認知和不利心理
此前我們探討了苦痛煩誘、拒侵辱獻、難險敗失、長曲殘危、順境成績等阻礙情景,以及這些阻礙情景如何通過未經優化的心理反應機製產生不利心理。這些不利心理的克服、化解和防範,也是激潛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以下是前麵探討過的阻礙情景引發不利心理反應的習慣性心理回路。阻礙情景引發不利心理反應的心理回路圖示這種不利於向上的習慣性心理回路是可以被切斷的。我們可以在切斷這種心理回路後,建立新的心理回路。在激潛過程中,我們在通過調節“激潛九因”中的其他因素、增強有利心理因素的同時:改變對阻礙情景的消極認知,使自己認識到阻礙情景中不僅有消極的因素,也有積極的
因素,即便全是消極的因素,我們與其消極認知它,不如客觀認知它並采取措施加以克服;在此基礎上,我們認識到不利情緒反應的危害,進而直接切斷這種不利於向上的習慣性
心理回路,使自己不產生這種不利的情緒反應。切斷不利的習慣性心理回路圖示例如,孩子考試考砸了,我們可能會產生孩子學習不認真、辜負家長期望、將來沒出息
的想法,可能會產生責備和怪罪等不利情緒反應。切斷這種不利的習慣性心理回路的步驟是:首先,當我們得知孩子考試考砸的消息,我們不要立馬產生消極認知,不要立即產生不
利情緒反應;
其次,我們要認識到孩子這次考試考砸了,不一定是孩子學習不認真,或許有其他的原因,是不是家長平時關心不夠,再者孩子這次雖然考砸了,但經過努力下次還可以考好,更不會影響孩子成長,這才是客觀的認知;
再次,我們要認識到即便我們責備和怪罪孩子,又有什麼用?當我們認識到考試已經考過了,責備和怪罪不但不能解決問題,相反隻會使問題更糟,然後在自己的內心中,切斷習慣性責備和怪罪的心理回路;
最後,我們以良好的情緒和耐心的態度,仔細幫助孩子分析情況,鼓勵和幫助孩子解決
麵臨的問題。改變消極認知的方法有很多,對比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雷鋒董存瑞”,經過這樣的對比,再苦再累
可能也不覺得苦和累;把現在的生活與過去的窮苦年月相比,或者下下基層、深入農村,甚至吃吃“憶苦思甜飯”,經過這樣的對比,或許就不再埋怨眼前的生活,多了一份幸福感;如果遭受苦難,我們要想想還有人經曆的苦難,比我們的苦難要大得多。經過這樣的對比,或許就少了一份抱怨。
人們對於苦難的認識和態度,是可以改變的;人們對於阻礙情景的消極認知以及由此引發的不利心理,是可以改變的;人們大腦中的不利於向上的習慣性心理回路,是可以被切斷的!
在實際中,多次切斷不利的心理回路後,逐漸會形成新的心理回路,形成優化後的心理反應機製和性格特點,並提高心理素質。這時,麵對阻礙情景,我們即使不經過激潛,也不會產生不利於向上的消極認知和不利情緒。
優化後的心理機製、提高後的心理素質圖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中國有句流傳很廣的古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來自《淮南子·人間訓》中的一則寓言。
寓言原文是: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原文的意思是:靠近長城一帶居住的人中,有位精通術數的人。一次,他們家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鄰居們都為此來慰問他丟了馬。那個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變成一件好事呢?”意思就是這雖然是壞事,說不定也會帶來好的結果。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從塞外回來了,還帶回了胡人的駿馬。鄰居們都前來祝賀他們一家。那個老人說:“這說不準就變成了一件壞事呢?”意思是馬回來了是好事,隻怕也會帶來災禍。因為他家中有好馬,於是他的兒子天天騎馬兜風,得意忘形,竟從馬上摔下來傷了一條腿,造成終身殘疾。人們都前來安慰他們一家。那個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變成一件好事呢?”意思是這說不定是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長城一帶,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戰。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部分都死了。唯獨這個人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古人很早就懂得了辯證法: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正如老子所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通過這則寓言,我們明白了,對於艱難困苦,我們不要一味地消極認識。不管艱難困苦如何嚴重、如何惡劣,但如果我們能從容鎮靜,客觀地認識,消除不利心理,在困境中拚搏奮起,那麼,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而如果我們對艱難困苦隻有片麵的消極認識,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這最終隻會帶來更為不好的結果。
上天的禮物
這是互聯網上的一個帖子。
我是一個25歲的女生,雖然天生的殘疾讓生活變了顏色,但我把殘疾當作老天送我的禮物。25年的經曆告訴我,有時候磨難也是一種財富。身體的殘缺與幸福快樂的生活不是絕對對立的兩麵,由於外在的不完美才讓我更注重內在的修養,由於不同於常人的成長經曆讓我更堅強、自信、樂觀。在社會交往中我了解到任何人都會有痛苦的經曆,隻是有些我們表現得很明顯,所以我們不要自憐自艾,不論生活讓我們多麼痛苦,都要有一顆樂觀的心。這樣才能讓關心我們、愛我們的人安心。
如果仔細觀察,大凡作出成績的殘疾人,無不把殘疾當成上天給予的禮物,把殘疾當成生活給予的恩賜。如果對殘疾這種非常嚴重的阻礙情景有了這種不但不消極,而且極為積極的認識,那麼,就真正很容易克服、化解和防範人生路上的一切不利心理,以昂揚的精神拚搏奮鬥。
“成功需要朋友,更大的成功需要敵人”。敵人,不隻是你成功的阻礙,更可能是你取得更大成功的催化劑!
現在,我們完成了對“激潛九因”的探討。
“激潛九因”的9大因素之間是具有內在結構的,為了表現這種結構,將激潛過程圖示6,擴展至如下圖示:
激潛勵行過程圖示
“激潛九因”的9種因素之間,一方麵相互聯係、相互促進,另一方麵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響、相互製約。通過平衡協調,才能形成最大合力。
例如把做某事的意義看得過重,對某事的結果過於渴望,則常常害怕出現差錯,容易壓力過大進而沒有自信、情緒緊張,這時需要的是——減輕壓力、增強自信、放鬆情緒。
又如過於自信、過於膽大,又容易失去困難準備,一旦遇到不如意,反倒容易喪失自信、
放棄行動,這時需要的是——做好困難準備、堅定長期奮鬥的意願。使各種心理因素平衡協調,形成合力,就能形成總體上最有利於向上的良好情緒狀態和強大精神動力。需要說明的是,“激潛九因”隻是一個初步的總結。激潛的因素和方法應該還有很多,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法。激潛的單純自我調節、吸收外力調節兩種方式,雖然有所區別,但也沒有明確界限。多種形式結合,可以產生良好效果。
例如,情緒不好時,自己主動聽聽音樂、看看文藝作品,這是單純自我調節;而行走在路上,無意中聽到動人的歌聲、看到感人的情景,自己也被觸動感染,改善了情緒、提振了精神,這是吸收外力調節。例如,精神低迷時,受到朋友的關心而振作起來,這是吸收外力調節;而自己主動找個朋友傾訴一下,或是患難朋友之間互相鼓勵,這就很難區分是單純自我調節還是吸收外力調節。總之,多種形式的結合,可以綜合互補,產生更好的激潛效果。
全方位激潛通過本節,我們已經深入地了解了如何激發心中的潛能。現在,我們完全可以開始嚐試全方位激潛,完全可以從多種因素入手,既對症下藥,又
綜合調節,全麵地激發自我的內心力量。激潛是一門藝術,一門對人生極其有用的藝術。這門藝術的本質是,人們通過單純自我調節或吸收外力調節,充分認識向上的價值意義
並吸引和推動自身,調節心理狀態和調動凝聚各種顯、潛意識力量,激活主觀能動性,激發潛能,優化心理機製、增強心理素質,克服、化解和防範一切不利心理,激發和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強大的精神動力。
通過全方位地激潛,我們可以激發出良好的情緒狀態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這種良好的情緒狀態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就是以適度愉悅、張弛有度的情緒狀態和喜好熱愛、心懷高遠、動力強勁、耐心堅韌的追求意願為中心,伴隨深刻意義認識和內心渴望、強烈自信、強大膽魄、充分困難準備、合理注意力和良好生理狀態,顯潛意識、知情意因素、心身細胞全方位激發的精神狀態。
簡單地講,就是樂雄強韌、注意力集中、張弛有度的精神狀態。這一精神狀態,是因活動的類型不同、複雜程度不同而進行微調的最佳精神狀態。在激潛的基礎上,我們就能以良好的情緒狀態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去向上,去尚德創實、
去思考行動。激潛不是目的,人生的更加美好才是目的。但是,通過激潛,我們就能夠以良好的情緒狀態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去向上,去尚德創實、
去思考行動,去把人生的更加美好這一目的逐步變成現實。
你我的心中,
都有一個沉睡的巨人,
通過激潛,
就能喚醒這個沉睡的巨人。
為了人生的更加美好,
讓我們一起喚醒這個沉睡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