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美好人生的根本之道6(2 / 3)

和願望的衝突,更加全麵協調平衡地追求人生的目標,最終獲得在總和上的最大可能的人生美好。有了這樣一個終極目的,可以使我們不再盲目追求過眼雲煙,不再在追求中間目的、手

段性目的的過程中,反而忘記了真正的目的。這樣,我們的人生便減少了偏差,減少了遺漏。我們向往財富,但我們不會忘記追求財富的真正目的,不會淡泊對孩子的教育、對親人

的關愛;我們向往成功,但我們不會不擇手段地追求成功,不會突破法律的紅線、道德的底線;我們向往快樂,但我們不會忘記我們的責任,不會迷失在不可持續、自欺欺人的快樂中。

我們追求經濟的發展,但我們不會忘記經濟發展最終是為了改善我們的福利,不會迷失在唯GDP的陷阱中;我們追求國家的強大,但我們不會忘記國家強大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本國同胞更加幸福。

到了最後,我們少了一些失落,少了一些後悔,少了一些不圓滿,少了一些不滿意。既然這一終極目的如此重要,那麼,什麼是它的具體內涵?人生更加美好的具體內涵人生的更加美好,就是根本需要的更好滿足,人生價值的更好實現,以及滿足根本需要

實現人生價值的能力的更好提高。

每個人都存在根本需要,例如吃飯、喝水、維持生命等生理需要,生命安全、勞動安全等安全需要,親情、友情、愛情等社交需要,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要,希望成功、幸福等自我實現的需要。

因此,追求人生的更加美好,首先是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滿足。

對人生價值實現的向往,也是根本需要的一種,是一種高層次的根本需要。希望成功,希望做有意義的事情,希望讓親人或者自己生活得更好一點,希望為他人、為國家民族做點事情,這都是希望實現人生價值。

因此,追求人生的更加美好,重點是追求人生價值的更好實現。根本需要的更好滿足、人生價值的更好實現,要求滿足根本需要實現人生價值的能力的

更好提高。滿足根本需要、實現人生價值的能力,簡稱為支撐能力。追求支撐能力的更好提高,有兩層含義:第一,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滿足、人生價值的更好實現,首先要追求支撐能力的更好提

高。我們追求更好的生活,首先要追求自身消費能力的更好提高。我們追求更大的和平,首先要追求國家國防實力的更好提高。我們追求更高的職位,首先要追求自身工作能力的更好提高。第二,追求支撐能力的提高,與追求當下根本需要的滿足、人生價值的實現,有時具有

矛盾,要求兼顧當前與長遠。舉個例子。王先生領了獎金5000元。是舉家先吃上兩頓,然後出去旅遊一次,還是全部存銀行,

是個問題。舉家先吃上兩頓,然後出去旅遊一次,當下的需要得到了更好地滿足,但存夠購房款的

時間,可能要往後延一延了。全部存銀行,存款又增加了一點,但可能當下的消費需要,又得忍一忍了。當然王先生一定是聰明的,他一定會在兩者之間求得平衡。總之,追求人生的更加美好,必然包括追求支撐能力的更好提高。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滿足,人生價值的更好實現,與追求支撐能力的更好提高,兩者之間前者是目的,後者是手段,後者為前者服務。

對於一個家庭而言,追求家庭成員的更加幸福,追求家庭成員根本需要的更好滿足是目的,追求更加富裕隻是手段之一。追求更加富裕是為追求家庭成員的更加幸福服務的,是為追求家庭成員根本需要的更好滿足服務的。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追求社會成員的更加幸福,追求社會成員根本需要的更好滿足是目的;追求經濟發展,追求GDP增長隻是手段之一。追求經濟發展,追求GDP增長是為追求社會成員的更加幸福服務的,是為追求社會成員根本需要的更好滿足服務的。

總之,追求人生更加美好,實際上包括:

1 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滿足;

2 追求人生價值的更好實現;

3 追求滿足根本需要實現人生價值的能力的更好提高。

人生更加美好的三個公式

追求人生的更加美好,又可稱為追求人生美好的最大化。

追求人生美好的最大化有三個公式。

三個公式從三個不同的角度,給我們以啟示。

第一個公式:

人生美好的最大化=(根本需要的滿足程度+人生價值的實現程度+支撐能力的提高程度)三者總和的最大化

第二個公式:

人生美好的最大化=(使自身生活更幸福的程度+使他人生活更幸福的程度)二者總和的最大化

第三個公式:

人生美好的最大化=(人生結果的滿意程度+人生旅程的快樂程度)二者總和的最大化

不同的人,愛好不一樣,條件不一樣,價值觀不一樣,因此,對每個公式中不同項目的權重係數可能不一樣。

例如:

有些人可能更看重低層次根本需要的滿足程度,而另外一些人可能更看重人生價值的實現程度;

有些人可能更看重使自身生活更幸福的程度,而另外一些人可能更看重使他人生活更幸福的程度;

有些人可能更看重人生結果的滿意程度,但另外一些人可能更看重人生旅程的快樂程度。

但這些現象隻是表明,不同的人對公式中的各個項目給予的權重係數不一樣。這些現象不影響三個公式對我們的指導意義。

第一個公式:

人生美好的最大化=(根本需要的滿足程度+人生價值的實現程度+支撐能力的提高程度)三者總和的最大化

這個公式的指導意義:

1 人生美好的最大化,包括追求低層次根本需要的滿足,但不隻是低層次根本需要的滿足。

舉例:一個人如果好逸惡勞,如果貪圖舒適享受,如果追求驕奢淫逸,他就放棄了本可以獲得的、更大的人生美好。

2 人生美好的最大化,包括眼前根本需要的滿足,但不隻是眼前根本需要的滿足。

舉例:一個人如果得過且過,如果寅吃卯糧,如果像寒號鳥一樣生活,他就放棄了本可以獲得的、更大的人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