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統一六國,諸臣議上尊號,勸嬴政稱“秦皇”。但秦王政猶不滿足,他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下令去“秦”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從此天子稱為皇帝。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第一個稱皇帝起,至1911年清朝末帝溥儀退位為止,曆經2132年,其間皇帝總數為492人,其中生前未在位,死後被尊為皇帝者73人,女皇帝一人,即武則天。
“天子”探源
天子是古人對君主的尊稱。夏、商、周三代,天子的正號是王,在秦漢至清代,天子則指皇帝。
所謂“天子”,意指君主君臨天下,猶天之子,如《禮記·曲禮下》:“君天下曰天子。”《尚書·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白虎通·爵》:“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總之是為君主專製的神聖、合法性而造說。
“萬歲”的含義
古代大臣在朝見皇帝時,一般都會高呼“萬歲”。此外,“萬歲”也用來表示歡呼、祝願的意思,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這個含義,古書中即出現過。《事物紀原》卷一:“戰國時,秦王見藺相如奉璧,田單偽約降燕,馮諼焚孟嚐君債券,左右及民皆呼萬歲。蓋七國時,眾所喜慶於君者,皆呼萬歲。秦漢以來,臣下對見於君,拜恩慶賀,率以為常。”
因此,萬歲有永遠存在的意思,是一種祝頌辭。用“萬歲”來稱呼帝王,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在朝賀時對君主經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稱:另一種說法認為是從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登華山後,由他開始自稱“萬歲”,而相沿下來的。
有人說,劉邦定都關中後曾說:“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這裏的“萬歲”有“死亡”的意思,其實,這是曲解。這裏的“萬歲後”即指“萬歲以後”,轉意才能是“活到死後”。如今人慣用“百歲之後”,就不能說“百歲”是“死亡”的意思。
“太上皇”的由來
眾所周知,“太上皇”是封建社會皇帝父親的稱號,現在則成了至高無上的同義語了。那麼,“太上皇”一詞是怎麼出現的呢?
“太上皇”一詞始於秦代。秦始皇的父親莊襄王一生坎坷,曾經在趙國被扣作人質,深受拘禁之苦,後來得到呂不韋的扶助才登上王位,卻又壯年先逝,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想起父親的終生不稱意,便追封其父為“太上皇”,以期其父死後能安享榮華。這是第一個皇帝對其死後的父親所給予的稱號。而第一個對其在在世的父親給予“太上皇”稱號的皇帝則是漢高祖劉邦。
劉邦在謀士張良、蕭何、大將軍韓信等一班人的輔佐之下,經過多年的戰爭,最終打敗了楚霸王項羽,登上了皇帝寶座。劉邦這時就想衣錦還鄉,接他父親到京城。於是,他挑了個良辰吉日動身回鄉。一路上春光明媚,劉邦心情極好,不覺吟道:“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回到家鄉後,本打算父子親親熱熱敘敘別後事宜,誰知他剛到家門口,就見他父親挾著掃帚站在門口,倒退著將劉邦迎入家門。劉邦見到此情此景,心裏非常不快,問父親為什麼這樣。
劉父答道:“您是當朝天子,天下誰敢不敬?我雖是您父親,也不過是個平民百姓。百姓不敬皇帝,這不是犯了欺君之罪嗎?”
劉邦聽後,立覺左右為難,不知道該不該讓自己父親參拜自己。事後有人為了討好他,就講了秦始皇尊先父為“太上皇”的例子,建議劉封其父為“太上皇”。劉邦一聽正中下懷,采納了這個意見。於是立即籌備,舉行大典,名正言順地封他父親為“太上皇”。這樣一來,父子相見就不必行大禮了。
自此以後,“太上皇”這一稱呼就成了一種製度,曆代諸帝都沿用這種做法。有些皇帝在活著的時候,就將皇位傳給了後人,後人做了皇帝後,退了位的皇帝也被尊為“太上皇”。
清代帝王為何自稱“老佛爺”
慈禧太後讓別人管她叫“老佛爺”。實際上,“老佛爺”的稱號不是慈禧專用的,清朝曆代皇帝都叫“老佛爺”。
清代帝王為什麼自稱“老佛爺”呢?這是因為女真族首領最早被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珠”的轉音,有“佛爺”、“吉祥”的意思。所以,不但女真首領被稱為“滿柱”,女真顯赫家族的首領,名字就叫“滿柱”。
所以,清朝皇帝將滿語“滿柱”漢譯為“佛爺”,成為自己的“特稱”。慈禧讓別人也稱她為“老佛爺”,是企圖把自己比作皇帝,顯示出不同尋常的政治欲望。
陛下、殿下、閣下
老百姓稱呼皇帝、國王時,常用“陛下”的稱謂。陛,原指帝王宮殿高高的台階。官員們在拜見皇帝時,按照禮節要在陛下(即台階下)恭敬地等候。《國策·燕策》:“秦舞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說的是秦舞陽走到皇帝高台階下等候。
“陛下”專用於恭敬地等待皇帝召見之處,逐漸成了官員對皇帝的謙稱,再演變成了對帝王的尊稱。
殿下一般是對太子、親王、皇太後、皇後的尊稱。“殿下”不難理解,當然指上述這些地位低於皇帝之人。他們生活起居在宮殿之中,所以有此稱謂。例如,南北朝時丘遲《答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中的殿下,即指臨川郡王蕭宏。但是殿下主要用於太子和親王。
閣下一詞盛行於唐代,當時是對高級官員的尊稱。因為古代高級官員的官署往往稱閣,例如龍圖閣、天祿閣、東閣、文淵閣等等,稱官署內的官員即叫“閣下”了。
公主與駙馬
公主是我國古代對帝王女兒的稱呼。關於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