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做明智的家長
我覺得做明智的家長最好從三個方麵做起:做孩子生活中的榜樣,做孩子學習中的榜樣,做孩子成長中的榜樣。你看都是圍繞做,自然做是主要的,說不是主要的,我就從做說起吧。
做孩子生活中的榜樣
生活發生在一個家庭的每一天,早晨起床、吃飯、上班,吃飯、下班、又吃飯,學習、看電視、做零活、聊家常、鬧矛盾,累了,休息。又一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但畢竟又是昨天的重複。在這一天又一天當中,孩子漸漸長大了、懂事了、結婚了、工作了,也當上父母了,最後變成咱們這樣了。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正如老愚公說的:“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我們無不是如此。然而,我們又有多少人滿足於這麼日複一日的生活呢?我們無不想改變自己的現狀,使窮困變得富有起來,讓自己的孩子不再像我們這樣,處境變得好起來,使他們從小有一個好的習慣,學習好、有誌向,將來有出息,我們也好在親戚朋友麵前誇耀一番。但是,你隻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如何如何艱辛,你知道你的鄰居的生活是多麼不易嗎?我們突然見到幾年沒有見過的鄰居小孩會驚奇地說:“呀,都長這麼高了!”甚至你也可以調皮地說:“這也太不現實了吧。”見到上大學的孩子你也照樣驚喜:“孩子在哪兒上大學?”可是你知道他們是怎樣長高、上大學的嗎?我講講我的孩子。
我兒子今年正讀大四,學日語,畢業後就去日本留學。1990年出生,3歲上市一幼,他媽媽每天接送孩子上學,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三年過去了,1997年上學前班,當時就選擇了清風小學學前班,學前班是一年。我去過幾次清風小學,簡直就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四合院,四麵是房子,中間有一塊供孩子們活動的地方。下課了,孩子們在小院子裏瘋跑,從東到西有十幾米,從南到北有七八米。就是這麼一所小小的學校,條件又是那樣差,我覺得選錯了學校,但又想,反正就一年,一晃也就過去了。一年後,我給孩子選擇了就近的南園路小學,和我兒子同齡的同在市委家屬院居住的鄰居的孩子選擇了馬路街小學。後來,我經常發現他們兩口子輪流接送孩子,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披星戴月、嚴寒酷暑,一堅持就是五年 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即開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正式將“兩基”作為新的奮鬥目標。邢台市區從1999年開始實施小學6年製。。我們兒子每天和小朋友自己走路上下學,他們都很開心。我不太重視小學教育,我覺得小孩子還是玩得越開心越好,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其實我最想聽的就是孩子晚上回到家後,給我講的發生在上下學路上的見聞。在他們來回經過的西園村(九十年代還是城中村)彎彎曲曲的街巷裏,居民們養了狗和貓之類的小動物。在孩子們經過的門口有的大狗蹲在門口,小狗就追逐他們。後來一些小狗和他們熟悉了就跟他們回家,我開玩笑說是送他們回家的。上小學二年級時,孩子下午放學回家比平時晚了些,他告訴我:“不知道誰家又添了幾隻生狗,擋住了回家的路,我們幾個不敢再往前走了,隻好返回去走大路回來。”我一聽也很緊張,生怕孩子被狗咬了。第二天我要送孩子上學,但他們堅持自己去,就這樣他們又和生狗也混熟了,每次回家後都講一些狗的事,他不怕狗,他媽也不怕狗,就是我怕狗。我怕狗不是別的原因,如果被狗咬了一定得打疫苗,至少一個月不能喝酒的,這也太痛苦了。
突然有一天,兒子神秘地告訴我們,他們在早起上學路上的廁所裏發現了炸藥包,本來想上廁所的,結果嚇得跑掉了。中午回來時他們又悄悄進去看那個炸彈,卻發現炸彈已經沒有了。我笑了笑說:“沒事,是不是你們看錯了?”結果沒過幾天報紙上就登載了李某與此有關的炸鐵路事件。我開玩笑說:“你們小朋友差一點立了功”。
有一次,孩子到他的同學家玩兒,回到家裏興致勃勃地給我講他同學家裏的事,十幾年過去了連我都記憶猶新的。他的同學叫申浩,住在西園村一個四合院裏,家裏有他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當然還養了一隻貓和一隻狗,院子裏還種了許多花。他家裏沒有我們家生活條件好,吃的飯也不怎麼好,但孩子硬說:“同學家裏的飯好吃,就連他們的家裏的炒白菜也比我們家的燉排骨好吃。”當時,我覺得哭笑不得。我知道這就是孩子,這才是真正的孩子。在他們的心靈世界裏“好”是什麼東西?是那個抽象的“好”還是現實中的“好”。抽象的好就是老師和父母心裏想的和嘴裏說的那種“好”,這個“那種好”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好呢?如果有來生我要好好享受童年的美好時光,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痛痛快快活一場,瀟灑走一回。如果有如果,我可以把整個世界裝進一個瓶子裏。我們做父母的到底給了孩子們什麼樣的“好”呢?我們給他們的是不是孩子們需要的好呢?然而,我聽到最多的是抱怨,大人們說:“我都是為了他好啊!我圖個啥?”孩子們說:“我連一點自由都沒有啊!我還活個啥?”我提議,思考,思考,再思考;反思,反思,再反思;改變,改變,再改變;提高,提高,再提高。孩子的童年是快樂的,我們對得住他們的童年,我們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歡樂時光。我覺得我兒子的童年是快樂的,我和他媽媽沒有剝奪孩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