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一邊怒喝著,一邊在幾十個親衛保護下,打馬上前,朝著頭戴燕翅盔、身披明光鎧的賀時雨急奔過去,兩人一個照麵,長刀對上長刀,一串火星閃耀,然後各自隨著戰馬奔馳而錯身避開。
策馬衝入明軍陣中的張獻忠雖然勇猛無儔,接連將數名明軍騎兵劈落馬下,但終究寡不敵眾,隨著身邊的親衛一個個落馬身亡,他本人也被一個明軍騎兵,從後麵一刀劈中背部,血液湧出的同時,身披的甲胄也是瞬間滑落。
張獻忠肩背受傷,甲胄滑落,加之身邊親衛全數戰死,當下再也不敢戀戰,大喊一聲“附回軍跟我走”,一馬當先朝著靜樂城的東門奔去。
馬守應和他的回回營原本以為大事已定,讓人通知了北門的部眾,前往東門,準備率眾進入山道,前往忻州方向,結果北門那邊的部眾還沒趕到,這邊的戰場形勢就又發生了逆轉。
馬守應一邊喝令他麾下的回回營士卒砍殺轉身逃回的附回軍士卒,一邊手不停地驅使身前聚集的回回營士卒往前衝鋒,企圖穿過附回軍逃卒的人潮,去與賀時雨奔騰而來的騎兵作戰。
然而,黃虎張獻忠的受傷逃亡,使得附回軍失去了統一的指揮,這些原本就是回回營受害者的附回軍士卒,隨著張獻忠的逃跑,也不肯再聽回回營士卒的指揮,不管你如何大罵恐嚇甚至拿刀劈砍,就是不肯回頭。
這時,壓倒回回營和附回軍士卒士氣的另外一支力量,及時地出現在了戰場上!
杜文煥、賀國賢領著另外一千五百多名披甲重騎呼嘯而來,從南麵衝入回回營和附回軍本就已經大亂的陣中,砍瓜切菜一般,將擋在前麵的賊軍劈倒在地。
賀國賢更是彎弓搭箭,朝著群賊中一身甲胄鮮明的頭目一箭射去。
正在馬上大呼小叫、指手畫腳的老回回馬守應,突然間一回頭,看見一支利箭流星般飛速而來,當下一個擰身躲避。
賀國賢射出的這一箭擦著馬守應的右臉飛過,雖然沒能要了他的命,但也給馬守應的右臉上留下了一道傷疤和一臉血!
躲過了賀國賢這一箭,大難不死的馬守應慌亂之下,調轉馬頭就往回跑。
原本還在奮力作戰的回回營木速蠻士卒,突然看見自家首領掉頭跑了,當下也沒有抵抗的心思,紛紛跟著逃竄。
東門外的戰鬥,就以這樣一種方式迎來了轉折。
賀時雨和杜文煥分別帶著各自麾下的一千多披甲騎兵,從不同的方向,圍繞著大批回回營和附回軍士卒呼嘯來去,用弓箭和戚刀不斷收割者賊軍士卒的生命。
四月的季節,還不到卯時的時候,天就已經亮了。
隨著東門外戰場形勢的扭轉,張獻忠率先帶著附回軍往繞過南門往西逃去,順帶著要帶亂了南門外不遠處的賀一龍、藺養成所部。
緊接著沒過多久,馬守應的回回營純木速蠻士卒,也跟著附回軍一路潰散而來,繞道南門,往西麵奔去。
這個情況讓賀一龍、藺養成心生惶恐,加之此時天光已亮,兩人的牽製任務也差不多完成了,所以也不敢在南門外與明軍繼續對峙下去。
等馬守應的回回營士卒一過,賀一龍、藺養成帶著所部士卒,也是一個呼哨,就一窩蜂地向了靜樂城的西門衝去。
身在南門官營之中的孫傳庭,此時得知流賊回回營進攻賀時雨所部失敗,東門官營轉危為安,當下心中也是大喜,先是派出快馬去傳令北門外的王嘉徵所部向西進攻,然後命令營中僅剩的五百餘騎騎兵,跟隨自己出營往西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