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明聽王承恩說完,站起身,活動了一會身體,然後回頭對曹化淳、王承恩說道,“這些人的心思,朕當然都知道,慎重是該慎重,但明日皇極殿早朝,對這個事情總要有個說法。你們是朕在信王邸時跟隨的老人,朕信重你們,希望你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聽到這話,曹化淳、王承恩相顧一驚,馬上跪地,曹化淳說道:“皇上恕罪,祖宗有製,內臣不得妄言幹政,有些話奴婢實在不知如何說,也實在不知當不當說。”
朱大明看了看跪著的兩人,說道:“朕不問你們,你們當然不能說;但朕既然問了你們,你們就不能不如實說。在朕這裏,隻要是為朕好,為大明好,朕決不會讓你們因言獲罪,也不會讓你們因說了真話實話而沒有了好下場。”
說完這話,朱大明繼續看著曹化淳、王承恩,不再言語。
片刻之後,曹化淳似乎下了決心,叩頭說道:“皇上,奴婢以下所言皆為皇上考慮,楊某等三人彈劾崔呈秀,必魏忠賢所指使,其意不在罷免崔呈秀,而在試探皇上和朝廷的態度,可謂一舉三得。
“其一不管皇上應允與否,都可借機向皇上表明魏黨非黨;其二若皇上罷免崔呈秀,魏黨即可探知皇上態度;其三,若皇上留任崔呈秀,即可離間皇上與其他朝臣之關係。
“請皇上慎重思之,魏忠賢結黨營私多年,當朝諸公多與其關聯,牽一發而動全身,如無完全準備,奴婢以為仍是隱忍為上,應慢慢圖之,切不可操之過急。”
說完這些話,曹化淳叩首於地。
這時,王承恩叩首說道:“皇上許奴婢言事,請先恕奴婢妄言之罪。如今皇上登基已有百日,天下士民翹首以盼,期望朝廷除舊布新,振作有為,如久旱之望甘霖。奴婢以為,魏黨固然勢大,但奸佞小人以利而聚,必也以利而三,楊某三人先後請罷崔呈秀,崔呈秀必不能視若無睹,若崔呈秀乞歸,朝廷可以溫辭允其罷歸守製,此亦可收一石三鳥之效,其一對魏黨分而劃之,其二去其謀主羽翼,其三激勵朝野正氣。奴婢一點淺見,請皇上明察。”
朱大明看著王承恩,輕輕點了點頭,然後對曹、王二人說道:“你二人所對雖有差別,但都沒有大錯,可見你二人忠心待朕,朕心甚慰。”
說罷,朱大明低頭繼續看堆積在案上的各類奏折,有提請起複袁崇煥鎮守遼東的,有陝西久旱無雨請求賑濟的,有言運河淤塞奏請疏通運河的等等。
曹化淳、王承恩看皇上一時無話,把他們晾在一邊,於是一起叩首說道:“皇上若無吩咐,奴婢告退。”
朱大明抬起頭,看著兩人,指了指案上的奏折,說道:“這些奏折你們拿回去吧,吩咐人送去內閣。”
說完停頓了一會兒,又說道:“朕讓你們做了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不是讓你們在那裏隨堂畫諾屍位素餐,你們是朕的耳目,朕有些事看得見,有些事看不見,就是你們的失職。你們明白朕的意思嗎?”
曹化淳、王承恩二人驚恐叩首,齊聲道:“奴婢知罪,請皇上責罰。”
朱大明看了看二人,不再言語。二人連忙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