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內憂外患(2 / 3)

看著案上的奏折,想目前的局麵,朱大明看了看侍立在門外的一眾內侍,說道:“去叫曹化淳、王承恩過來。”一個小內侍領命而去,不一刻門口傳來聲音,“奴婢曹化淳、王承恩覲見皇上。”

朱大明看了看跪著行禮的曹化淳和王承恩,麵無表情地說道,“起來吧,近前說話。”

看著兩人爬起來,一前一後進入暖閣內,朱大明又說道:“這段時間司禮監遞進來的折子,你們兩個都是秉筆太監,都看過了嗎?”

曹化淳看看皇帝,又低頭無言的王承恩,向前一步躬身說道:“回皇上,奴婢等入司禮監未久,有的折子能看到,有的折子看不到,不知皇上說的是哪道折子?”

曹化淳作為原來信王府的大太監,資曆輩分都比王承恩高很多,但是這個人忠奸難辨。

曆史上崇禎帝自始至終都很信任他,清除魏忠賢一黨之後,就讓他做了宮內太監的總管。

特別是明亡之前,李自成圍攻北京內城的時候,崇禎把僅有的兵馬交給他,讓他督師禦敵,但就是這個太監卻辜負了崇禎皇帝的信任,開門降敵。

與王承恩相比,可以說一點忠義之心都沒有。

但是現在這個階段,還不是收拾他的時候,畢竟目前這些信王府出來的太監,是自己在皇宮大內惟一可以放心使用的人馬。

朱大明心情複雜地看了看曹化淳,把案上的那道奏折往外推了推,說道:“你們先看看,前一陣子副都禦史楊所修上書,說兵部尚書崔呈秀母喪奪情有違人倫綱常,請朝廷允許崔呈秀守製。朕同意內閣所擬的意見,駁回所請。這兩日朕看司禮監又遞進來禦史楊維垣、賈繼春的折子,奏請的還是同一件事。這個事情,你們兩人怎麼看?”

朱大明說話的過程中,曹化淳已經看完了奏折。聽見皇上問話,曹化淳把奏折交給王承恩,然後看了看門外諸內侍,恭立無言。

朱大明知道他的意思,隔牆有耳,誰知道門外的小內侍裏有沒有魏忠賢一黨的眼線,於是對外麵的眾內侍說道:“曹化淳、王承恩留下,其餘人等都到殿外候著,不經傳召,不得入內。”

朱大明說完,看著曹化淳:“你可以說了。”

曹化淳躬身回道:“謝皇上顧全奴婢,奴婢跟隨陛下久已,對陛下忠心可昭日月,因此事實在事關重大,一步不慎,可能後患無窮,不得不慎重如此,請陛下恕奴婢直言之罪。”

說完這些話,曹化淳看了看皇帝,見皇帝麵無表情,隻是微微點了下頭,曹化淳受到鼓勵,接著說:“皇上即位以來,奴婢得皇上信重,以司禮監秉筆太監同知東廠錦衣衛事,據奴婢所知,楊所修、楊維垣、賈繼春等人,與崔呈秀同為魏公公門下,表麵往來甚少,但實際卻同氣連枝,甚可視為一黨,如今此三人先後上書請罷崔呈秀,此事大不符合常理。奴婢揣測,此事或有幕後主使者,請皇上慎思之。”

說完,曹化淳抬頭又看了眼皇帝,然後躬身不再說話。

朱大明當然知道背後的主使之人是誰,但是作為皇帝,有些話是不能自己說出口的,他麵無表情地看了看曹化淳,然後轉向王承恩,說道:“王承恩,說說你的看法。”

王承恩身體微微前傾,低頭說道:“回皇上,奴婢也以為此事不簡單,若說單為奏請崔呈秀守製,楊所修所上折,皇上囑內閣已給明確答複。然而禦史楊維垣、賈繼春再次上折請罷崔呈秀,理由仍隻是母喪奪情有違人倫。此事大有蹊蹺。奴婢鬥膽揣測,三人此舉似乎是在試探朝廷對崔呈秀的態度,而崔呈秀乃是魏公公信重的幹臣,奴婢揣測,此三人似乎是在試探朝廷對魏公公的態度。這是奴婢鬥膽揣測,請皇上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