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是吧台區。咖啡機安排在顧客進門第一眼處,是為了突出整個店鋪的重點——一台品質咖啡機能提升整個店鋪的品位。磨豆機和粉渣桶放在咖啡機的左邊,則體現了一個細節——磨豆機和粉渣桶周圍很容易有咖啡粉渣,獨立地放在最左邊,一方麵較為隱蔽,另一方麵與分杯架分隔開來,如果放在右邊,很容易弄髒杯子。
分杯架就是放一次性杯子的架子,再往左邊是出餐打包區,方便收銀員在店員忙碌時輔助進行打包出餐工作。
這一部分中,除了出餐打包和收銀機左邊的空白區域為吧台麵以外,其他設備都是放置在下一層台麵上的,這樣有利於遮擋電源線等,所以上麵一層需要預留出設備高出部分的空間。說通俗點就是設備那部分的吧台麵都要挖掉。
第二部分是動線區。需要預留出至少50cm的寬度,為店員操作留出舒適的操作空間。
第三部分是操作區,也是重點區域。這張圖隻是一張基本平麵圖,隻能作為設計思路的參考,實際還需要根據購買的設備尺寸進行設計。操作台麵的高度與吧台下一層幾乎等高,放置的是基本設備和原料。
水槽是操作區域最容易髒的地方,放在最右邊也是考慮到其隱蔽性,雖然它離店門最近,但由於吧台上層的高度,剛好能將其遮擋。而沙冰機和奶昔機放在水槽後方的空處是為了節約空間及便於清洗,但是要注意盡量不要讓電源線破損,否則會漏電引起危險。開水器是經常接水的地方,放在水槽旁邊用意也是很明顯。
而開水器前方的長流水,是用來放攪拌棒等小工具的。攪拌棒勺由於經常攪拌,上麵會帶有各種原料,每次都洗很麻煩,但如果一直泡在一個水壺裏又非常容易滋生細菌,所以有的店鋪會有長流水區域,一直打開飲用水,保持裏麵的水流動。
而糖漿、果醬和粉類原料按順序放置,也是由於糖漿類原料最容易滴漏,其次果醬,為了方便清洗,所以是按照離水槽遠近設計的。
餐具區放在最左邊,一方麵是由於餐具離水槽越遠越好,另一方麵是由於餐具本身就是一種裝飾物,安排在收銀機後方,讓顧客點餐時能下意識地獲得舒適的感受。當然,咖啡杯是倒扣放在咖啡機上方的。
最後,我們再回過頭來,分析一下第二部分的動線,看看這種設計是否符合操作動線。
如果是咖啡類產品:首先站在咖啡機前(或分杯架前)取下杯子開始萃取咖啡,接著彎腰取出咖啡機下方冷藏櫃中的牛奶打發奶泡,再走到出餐區域完成出餐。
如果是衝調類產品:首先走到餐具區取杯子(或分杯架前)取完杯子(如果是冰飲直接彎腰從製冰機中取出冰塊),走到原料區域,放下杯子,拿起右邊的小器具(量杯量勺等)和攪拌棒,將原料一一取完,走到開水器跟前接完開水(或水槽前接飲用水),攪拌完畢倒入杯中,將器具放入水槽等待清洗,攪拌棒放回長流水桶,轉身出餐。
如果是沙冰或鮮榨類產品:取杯子後,從冷藏冰箱中取出備用水果,放入沙冰機,在水槽處加入直飲水,再轉身壓糖漿,開始製作。製作完出餐。
整體而言是標準合理的。當然,具體還需要根據自己所銷售的產品重點進行調整。同時可見,在確定操作台和吧台之前,甚至在準備裝修之前就將設備確定下來,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水電的安排
1.水
水槽如果是要放在吧台區域,位置一般都是在拐角處,這樣比較節約空間,同時保證整個環境的整潔。如果是一體的操作台,那麼就不需要太多麻煩去考慮更多的問題,操作台一般都會有擋水背板或設計成一個整體水槽。
如果是單獨擺放一個水槽,那麼一定要記住其周圍和上部是被瓷磚包圍的。千萬不要讓水槽和下水直接與牆麵接觸,否則牆麵會發生黴變。今後打掃起來非常困難,也影響美觀和環境衛生。
製冰機和半自動咖啡機都是需要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所以在放置這兩台機器的位置一定要讓師傅預留好出入水的位置。如果不是接中央淨水的話,可以分別在兩台機器入水處各加裝一個純水過濾器,這樣才能保證水質純淨!
而製冰機的後方也要確保牆麵是防水的,可以是瓷磚貼牆麵,也可以是其他防水措施,否則也會容易黴變!
2.電
如果在裝修的時候是需要先做電的,那麼一定要預先定好操作台上麵所有設備的位置,以提前安裝插座,否則將拖線板拉過來拉過去也是挺讓人頭疼的。插座的位置不要太低,最好是能在操作台上方約10厘米處,這樣一方麵不容易濺到水,另一方麵高度方便插拔也不影響美觀。
然後記住在吧台下方一定要放兩個插座,用來插收銀、網絡及音響設備。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設置獨立的音響係統,保證店鋪音樂達到均衡環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