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壓境的不僅有華夏帝國,遠在大食的美利堅軍隊同樣蠢蠢欲動。但他們的目標不是石破,而是以先知為首的獨尊之劍。
通天塔的倒塌,是這隻白頭雄鷹心中永遠的痛,而這次穆罕默德在朱雀門上與石破的一唱一和更是刺痛了美利堅本就敏感的神經。絕不能在對獨尊之劍破壞內外兩界的行為進行姑息,更不能就此讓石破與先知會麵,坐視獨尊之劍壯大。總統已經下令神選福音,不必理會琉璃劍的約戰,現在、立刻、不惜任何代價,將獨尊之劍消滅。同時,駐紮在東西大食的軍隊一齊出擊,將大食人的抵抗意誌一舉摧毀。
夜色如水,流淌在大漠綠洲之上的一個小鎮中。
侯賽因奔走在簡陋的棚屋之間,叫醒房中的每一個人,讓他們迅速收拾行裝、準備轉移。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侯賽因輕車熟路,而居民們也有條不紊。
侯賽因是一名堅定的戰士,他已經與那些白皮膚的侵略者們周旋了四十年了,隨時可以為了獨尊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其實,如果沒有戰爭,他隻是一個農村中的牧羊人。五十年前,世界大戰結束了,可大食的苦難,才剛剛開始。包括侯賽因在內的大食人突然發現,原本在大戰時還相對穩定的大食居然在戰爭結束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豐富的戰略物資的發現和開采,沒有給大食帶來繁榮,反而帶來了災難。無數衣裝革履的西方人來了,他們滿載著鈔票和美言,宣稱將讓大食和平、統一、穩定,隨後他們的軍隊也來了,讓大食成為了充滿戰爭、分裂、混亂的地區。
侯賽因就是在那個時候失去了幾乎所有的親人,他從一個懦弱的牧民,變成了一個勇敢的戰士,他的理想隻有一個,將所有白皮膚的家夥殺死、驅逐。他手刃了許多敵軍,但也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和僅有的一個兒子,因為巨大的功勳和犧牲,他被招入獨尊之劍,得享這份罕見的殊榮。
侯賽因發誓,直到自己呼吸停止的一刻,他都會為獨尊的事業而戰,絕不停歇。三個月前,他與琉璃劍的大人們出征美利堅,摧毀了巴別塔,讓那些享受著紙醉金迷的白皮豬們好好見識了一下大食人的憤怒,這是他一生引以為榮的事情。
此事之後,先知宣布解散除十位琉璃劍外所有獨尊之劍的成員,讓侯賽因又是敬佩、又是惋惜。侯賽因知道,先知為了減少自己人的犧牲,決定以區區十人之力,抗衡一切阻擋大食和平統一的力量,而親身經曆了高譚市那心驚肉跳的一戰後,他也知道自己的力量真的難以起到任何作用。
懷著不舍的心情,侯賽因離開了獨尊之劍。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而是找到一些誌同道合的同伴,成立了一個民間組織,目的就是保護平民免受敵軍、馬賊、雇傭兵的傷害。自從先知發布重開聖戰的宣言後,他們的熱情更加高漲,同時也提高了對美軍的監視,根據侯賽因多年的作戰經驗判斷,美利堅一定會對先知的行動作出回應。
果不其然,侯賽因等人在十裏之外發現了推進的軍隊,而身後的小鎮就在他們的行軍路線之上,他們有可能遭到傷害、甚至屠殺。侯賽因不敢將希望賭在指揮官和士兵的人道主義精神上,便命一部分同伴繼續監視,自己則和另一夥同伴迅速趕回來讓同胞們撤離。
這些人都是老幼婦孺,大多數青壯男子都當兵打仗去了,這也是整個大食的縮影。為了生計,男人們或者加入了各式各樣的反抗組織,或是組成了雇傭軍,有的則直接成了為美軍的協從軍,他們沒有明確的目標,大多數隻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剩下的人則隻能在家鄉掙紮求存。侯賽因知道這樣是不對的,走出國門的他見過那些發達國家老幼有依、安居樂業的現狀,可他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的祖國變成那樣,他唯一能做的,僅僅是讓可憐的同胞們繼續生活在這個如同地獄的世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