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關帝爺爺並不理會於我,兀自沿著長街離去,眨眼間便消失在了黑夜之中,那速度快得就像是一陣風,絕不是凡人所能做到。第二天我在成都府裏打聽,原來那夜關帝爺爺從客棧裏提出來的人頭,居然是內江巨寇汪海洋,那可是十幾個捕快都敵不過的惡徒,居然就這麼死在了關帝爺爺刀下。至於汪海洋的人頭,也是和以往一樣,被放到了駟馬橋一帶的關帝廟供桌上。事後我因此大病一場,好幾天都沒能下床,請了好幾個大夫來看,都說是我衝撞了神靈,這才沾染上了煞氣。”
話音剛落,茶館裏立刻便有好幾人出聲附和,紛紛爭著說自己親眼看見過關公顯靈。到最後竟是越說越懸乎,有人說自己親眼看到過關公在光天化日之下斬殺了三十個惡霸,更有人說親眼看見到關公在夜裏騎著赤兔馬飛上了月亮,相比起來,那莊稼漢講訴的這段見聞,倒像是真的。
一時間謝貽香也分辨不清眾人所言究竟有幾成真、幾成假,難不成在這蜀地境內,當真有一個活生生的關公除暴安良,四處懲治惡徒?要知道謝貽香在很小的時候,便曾聽過一個故事,說隋末大將伍雲召有一次被敵人圍追,眼看性命不保,幸好有一位路過的好漢從附近關帝廟裏取來了關公的行頭和大刀,假托關公顯靈,這才一舉嚇退了強敵,救下伍雲召性命;至於這位好漢叫什麼名字,謝貽香卻已記不清了。所以蜀地這些關公顯靈的傳言若是真的,隻怕卻是高手在暗地裏的行俠仗義,卻故意假托了關公之名。
當下謝貽香又試探著問道:“據小女子所知,關公本是河北解良人士,跟隨劉皇叔闖出一番事業後,便一直鎮守於荊州,生平從未踏足蜀地;即便是戲文裏的關公顯聖,也是在湖北當陽的玉泉山。可是如今千年之後,關公的英魂又怎會守護在了蜀地境內?”
聽到她這一問,整個茶館裏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用驚疑地眼神望向她。謝貽香被眾人看得莫名其妙,也不知自己哪裏問錯了。過了半響,那郝老漢才開口說道:“大姑娘所言不差,可是……可是你既是為了畢府裏的命案而來,難道竟不知道這先鋒村後麵、龍洞山上畢府,究竟是何來曆?”
謝貽香疑惑地搖了搖頭,但立刻又點了點頭,說道:“我自然知道,這所謂的畢府,乃是本朝已故的開國大將軍畢無宗的府邸。因為這位畢大將軍在行軍作戰之時,從來都是第一個衝鋒,卻能安然無恙,所以得了個‘不死先鋒’的稱號,和當朝大將軍謝封軒並稱為軍中雙璧。隻可惜天妒英才,在剿滅前朝餘孽時,畢大將軍不幸暴斃在漠北,享年不過四十歲。而如今的畢府主人,則是畢大將軍的長子畢長嘯,更是朝廷親封的鄭國公。。”
那郝老漢聽得連連點頭,說道:“看大姑娘背負長劍、腰懸短刀,自然也是江湖中人,卻不料你年紀輕輕,居然也對這位‘不死先鋒’知之甚詳。不錯,畢府最早的主人,便是這位畢無宗畢大將軍,乃是本朝的傳奇人物,就連我們這個‘先鋒村’,也是因為畢大將軍定居在此,所以才改成的名字。但是難道你便沒聽人說起過,這位畢無宗畢大將軍,其實和關帝爺爺有些相似?”
謝貽香微微一怔,脫口問道:“有些相似?先生的意思是說……”那郝老漢忽然壓低了聲音,緩緩說道:“據說本朝這位畢大將軍,其實便是關帝爺爺的轉世!當年鄱陽湖大戰,正是因為有畢大將軍露出真身,化身為關帝爺爺,這才能借來十萬陰兵。否則以皇帝當時的二十萬兵力,如何能夠大敗李九四的六十五萬大軍?所以正是因為借來的這十萬陰兵,這位‘不死先鋒’畢無宗,又被世人稱作‘畢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