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開國大將畢無宗,居然會是三國時期的關公轉世,而且還在鄱陽湖大戰中化身關公,借來了十萬陰兵?
謝貽香心中好笑,要知道這位畢無宗畢大將軍,非但是和自己父親謝封軒齊名的將軍,更是父親的生死之交,乃是最早跟隨當今皇帝起事的元老之一。就在自己幼年的時候,分明還曾見過這位畢大將軍,印象中依稀是個滿臉虯髯的精壯漢子,如何在世人的口中,居然成了關公轉世?如果真要這麼胡亂猜測,依照這位畢大將軍的身形樣貌和行事做派,反倒更像是三國時期的張飛了。
至於當年的鄱陽湖大戰,謝貽香分明剛從鄱陽湖趕來,對鄱陽湖的神異再是清楚不過。真要說有什麼“陰兵”相助,也是隱居在鄱陽湖一帶的那個神秘家族,怎麼到了百姓嘴裏,居然三人成虎,變成是畢無宗化身關羽,借來了十萬陰兵?更何況畢無宗這個“畢十萬”的稱號,乃是因為這位畢大將軍在世之時經常與人談論,說倘若能給他十萬精兵,足以蕩平整個天下,這才被皇帝戲稱為了“畢十萬”。
聽到郝老漢這話,那楊秀才也忍不住喝罵道:“荒謬,簡直荒謬得緊!要說這個畢無宗,雖然的確和三國時期的關羽有些淵源,但也談不上是什麼關羽轉世,不過是世人的牽強附會罷了。據說當時關羽在敗走麥城之後,其子關興定居成都府,從此世代相傳。若是我所料不差,這位畢大將軍或許便是關羽的後人,又或者是關羽的旁係親屬,否則也不會在自己的府邸裏供奉著一尊關羽雕像。”
謝貽香聽到這話,頓時醒悟過來,暗罵自己糊塗。就在自己的記憶深處,那尊赤紅色將軍雕像,豈不是正是三國時期的關羽的雕像?而這一座雕像,的的確確便是在矗立畢府當中。如今回想起來,隻是隱約記得在自己五六歲的時候,父親謝封軒曾帶著大姐謝洵芳和自己一同來到蜀地,去畢無宗府上做客,那也是自己生平唯一一次入蜀。
而當時皇帝才剛剛一統黃河以南,正準備揮軍渡河,一鼓作氣拿下前朝京師大都,也便是如今的北平府,誰知畢無宗卻忽然稱病回家;似乎正因如此,父親才會帶上大姐和自己來蜀拜訪。可是自己卻已記不清此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還因此大病一場,或許正是因為這一場病,才讓自己的記憶變得有些模糊,隻剩下那一尊關公雕像還留在腦海深處,成為自己幼年時的噩夢,一直困擾至今。
至於畢無宗為何會在自己府邸裏供奉一尊關公的雕像,謝貽香卻從沒未聽父親提及,或許隻是那位畢大將軍個人的喜好和信仰罷了。但是在今天之前,她卻從來沒聽說畢無宗和三國時期的關羽有什麼瓜葛。
一時間,謝貽香不禁越聽越糊塗。要知道她此刻留在先鋒村的這間茶館裏,一來是稍作歇息,二來也是想聽聽這些“擺龍門陣”的百姓,能不能提供一些關於畢府這樁命案的線索。誰知非但沒探聽到關於畢府命案的絲毫實情,而且還牽涉出時常在這成都府一帶顯靈的關公,更說已故的本朝大將畢無宗乃是關公的轉世,又或者和關公有什麼淵源,從而讓整個案情愈發變得複雜,甚至將此案徹底引向了荒謬。
當下謝貽香便要打算離開此地,徑直前往畢府。恰巧就在這時,茶館裏那個長得像屠夫也似的胖大和尚,忽然將桌子一拍,放聲大喝道:“說來說去,都不過是些廢話,白白浪費老衲的時間!照你們這般說來,此番皇帝的十一皇子命喪於畢府,也是關公顯靈了?”
胖大和尚這話出口,整個茶館頓時一片寂靜,隻剩外麵的大雨聲嘩啦啦落個不停。莫說是在場這些村裏的百姓,就連謝貽香也嚇了一大跳。要知道皇帝的十一皇子恒王,自幼文武雙全,在一幹皇子當中顯得格外突出,素來備受朝野關注;卻又常有傳言,說這位恒王心懷不軌,存有不臣之心。而今恒王奉命在江浙一帶鎮守,統領大軍抵禦沿海的東瀛倭寇,卻不料在三個月前突然離開駐地,據說是悄然前來了蜀地,甚至還無端命喪於畢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