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人間煉獄孤城閉(2 / 3)

這一道理莫說是化身“逃虛散人”的言思道,就連恒王麾下的“十二天王”也早有預見,所以此間百餘艘“飛虎神艦”、數萬黑甲軍士連續兩日的攻城之舉,的確隻是聲東擊西之計,目的便是要牽製住金陵城裏的所有兵力。而真正的大軍主力,早已在古鎮海、唐先開、辜鴻漸和紀文峰四將的帶領下悄然集結於金陵城外的東南方向,於今日一早同時攻破“外城”正東麵的麒麟門、東南麵的滄波門和高橋門、正南麵的夾崗門,繼而以一十二萬之眾,直取金陵“內城”。

對於恒王大軍這一聲東擊西之策,得一子籌謀此戰已久,既已決定要和言思道在這金陵城決出勝負生死,當中的各種可能、各種變故,自是早已推演了不下上千遍,又豈能預料不到?於是早在前日備戰之時,他也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方麵吩咐眾將士死守此間,另一方麵則在暗地裏定下這一條玉石俱焚的“火燒金陵”之計。乃是將金陵“外城”所有百姓趕入“內城”暫避,同時在城中各處以及紫金山上布置助燃之物,隻等叛軍大隊人馬進城,立刻舉火燒城;也便是賠上整片金陵“外城”燒作灰燼,從而盡滅叛軍主力於此。

所以早在前日傍晚,得一子便將“火燒金陵”的安排告知池統領,叫他帶戶部官員前往籌備,由於事出機密,謝貽香又去了先府處理胡老的喪事,自然無從得知,直到今日城中火起之前,都一直被蒙在鼓裏。

此時伴隨著整片金陵“外城”起火,一時間紅光黑煙衝天而起,陣陣熱浪更是撲麵而來,不僅城頭上眾軍士手足無措,就連城外江畔的數萬叛軍也是驚駭當場,紛紛停止攻城,舉目眺望東南方向的金陵大火。池統領見謝貽香臉上還有疑慮,不禁得意地解釋道:“謝三小姐不必擔憂,此戰勝負已分——道長這一把大火,已將恒王叛軍盡破矣!要知道金陵城中的數千名官差衙役和各級官員府中親兵,前天夜裏便已前往‘外城’的東南各門駐守,待到叛軍大隊今晨攻城時,卻不做任何抵擋,任由叛軍入城,然後再以巨石封死‘外城’各門,斷其退路;至於‘內城’各門,則早已用銅汁封死,亦是前去無路。眼下伴隨著城中各處火起,整個金陵‘外城’已是人間煉獄,一十二萬叛軍身在其間、進退不得,便如同甕中之鱉,插翅難逃,隻能坐以待斃了!”

聽到這話,謝貽香才徹底弄懂了得一子的整個謀略,原來他之前提及的以“火”破敵,倒不單是指昨日“天火”、“江火”,真正的火攻,竟是今日拚著焚毀整個金陵“外城”、與一十二萬叛軍一並灰飛煙滅的這場“火燒金陵”!

雖然按照池統領的說法,朝廷已提前將“外城”百姓轉移進了“內城”,但事出倉促,難免有所遺漏,再加上城中亭台樓閣、房舍財物,以及紫金山上的名勝古刹,一切的一切便要隨著這場大火通通付之一炬;如此為謀,說到底依然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之策,和這小道士當日以流亡百姓為餌、焚盡林間倭寇的毒計如出一轍。難怪這小道士一直大言不慚,說今日午時便可擊潰叛軍,依照整片金陵“外城”眼下的火勢,隻需再燒得一兩個時辰,莫說當中有十二萬叛軍,哪怕是百萬、千萬人,隻要整片“外城”容納得下,也休想保全性命,勢必連同大半個“劉朝古都”化作灰燼。

於是接下來城牆上下激戰的兩軍,便隻能各自停戰,靜靜遙望東南方向這場金陵大火。畢竟這等巨大的火勢既已點燃,便非人力所能掌控,隻能靜觀其變,坐等結果。謝貽香麵對眼前的紅光黑煙,心中卻無絲毫興奮之意,反倒有一種莫鳴的淒涼,又有些滄桑過盡之後的寧靜。她不禁望向不遠處盤膝而坐的得一子,心中暗道:“所以這場大戰便似這般結束了?那個家夥……他終於還是敗了?”

一旁的池統領興奮之餘,突然想起一事,當即湊到謝貽香身旁,小聲嘀咕道:“說來也怪,道長曾勒令工部、禮部湊出四萬五千餘斤火藥,盡數布置於‘外城’東麵觀音門到仙鶴門之間的城牆內,要於今日午時同時引爆,從而將‘外城’這一段長達一十五裏的城牆徹底炸毀。對此我思來想去,至今也不明白道長的用意,試問若是將這四萬五千餘斤火藥布置在城中各處,伴隨此時的大火一並引爆,那豈非錦上添花,炸這些逆賊一個屁滾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