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太湖青峰何茫茫(1 / 2)

待到顧雲城的事告一段落,一向神出鬼沒的言思道便來了個不告而別,兀自消失不見,再也尋不到蹤跡。謝貽香和先競月心知他是要以神火教“流金尊者”的身份前往中秋的“太湖講武”生事,隨即也動身前往太湖。得一子一心要與言思道作對,自是隨他們同行,沿途隻在馬車中養神。如此不過兩三日工夫,三人終於在中秋佳節的前三日抵達太湖東岸的蘇州城,隻需在城西的張家灘碼頭乘船,便可直通太湖上的西山一島。

須知太湖橫跨江浙兩地,古稱“震澤”,又名“五湖”,其湖麵之遼闊,東西二百餘裏,南北一百二十餘裏,廣為三萬六千餘頃,合計共有五十餘條河流進出。乃是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其間風采可謂天下一絕,無出其右。

而在太湖之上,大小島嶼多達數百,以“西山”、“東山”兩處最富盛名。當中西山一島南北寬二十餘裏,東西長三十餘裏,上置縣城村落,係太湖第一大島。又因島上青峰無數,素有“太湖七十二峰”之美名,皆尊“飄渺峰”為第一,也便是此番“太湖講武”的所在之處。

至於這場由朝廷親自舉辦的“太湖講武”,自然便是江湖中俗稱的武林大會,乃是要將中原境內兩京十三使司的各門各派盡數召集於此,共商江湖大事。

話說江湖上似這等規模的武林大會,上一次還是在三十多年前“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九龍王起事。據說當時是以神火教的名義號召武林群雄對抗前朝異族,也是在中秋之夜,群雄以素餡圓餅為食,形如天上明月,這才有了如今的“月餅”一說。

而今前朝異族已滅,中原重歸漢人之手,這次“太湖講武”不但是由朝廷親自舉辦,更是本朝自開創以來的首次武林大會,又值內憂外患、天下大亂之際,可謂是轟動天下,江湖各派紛紛應邀而來,每派或數人、或十數人、或數十人,少說也有上萬之眾,其規模之廣、場麵之盛,可想而知。

謝貽香雖是祖籍濠州,自幼卻在蘇州長大,望著城中熟悉的弄堂水道,不禁心生故地重遊的感慨。然而眼下的光景卻與她記憶中熱鬧的蘇州大不相同,要說天下美景莫過蘇杭,這蘇州城自古便不缺遊人,眼下又有各地武林人士齊聚於此、共赴盛會,本該異常熱鬧。但放眼望去,街道巷陌間卻是冷冷清清,不僅看不到幾個行人,就連做生意的商販也有大半關店閉鋪,取而代之的則是四處巡邏的軍士,儼然如臨大敵,也不知是因為這次“太湖講武”導致全城禁嚴,還是此間出了什麼亂子。

對此先競月並不多做理會,如今他已身居親軍都尉府的副指揮使一職,又莫名其妙地成了什麼“玄武飛花門”的副掌門人,此番奉命而來,無疑要先向自己的頂頭上司、清軍都尉府的總指揮使葉定功報道,也便是此番盛會的負責之人;即便是有什麼疑問,直接問他便是。

當下一行人徑直來到張家灘碼頭,打算尋船前往湖上的西山島,卻被駐守碼頭的軍士阻止,聲稱此間所有船隻已被朝廷統一調用,若是來參加“太湖講武”的江湖中人,須得出示前來赴約的“英雄帖”方可用船。

這一要求倒是難住了一行三人,謝貽香和先競月如今雖是玄武飛花門之人,但前者是聽嶽大姐的口頭調令前來,後者則是不顧葉定功的勸阻私離金陵,身上哪有什麼“英雄帖”?無奈之下,先競月隻得亮出親軍都尉府的身份,眾軍士不敢怠慢,急忙差人前去通稟。不過片刻工夫,湖麵上便有一隻極大的畫舫破浪而來,一個白麵無須的中年文士遙遙拱手,衝先競月笑道:“卑職封長風,拜見副指揮使大人。競月老弟別來無恙!”先競月當即還禮,說道:“封統領安好。”

謝貽香倒是聽說過親軍都尉府過去的編製,簡而言之,便是“六瓣梅”所指的六位統領和“十二衛”所指的十二位統辦,而眼前這個白麵文士,正是六大統領中負責內務的“儀鑾司”統領封長風。她曾聽先競月提及,說親軍都尉府的六大統領裏,便隻有左衛軍的統領高驍是個人物,洪無極和淩劍心次之,剩下的封長風和寧燾二人則是靠與皇帝的關係身居要職。尤其是眼前這個封長風,據說本是皇帝登基之前的家中奴仆,向來深得皇帝聖心,所以其人雖然沒什麼本事,但朝中大小官員皆不敢怠慢。

眼見封長風現身於此,先競月也是微感驚訝。照葉定功所言,親軍都尉府如今隻分內外二部,外部便是葉定功和自己新成立的玄武飛花門,而內部則是一切照舊,各司其職,這封長風隸屬內部,又怎會前來此間摻和“太湖講武”一事?但轉念一想,他隨即明白是皇帝對葉定功的信任還有所保留,所以同時又派來自己的親信從旁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