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辨紅綾初現端倪(2 / 2)

謝貽香沉吟半響,搖頭道:“此案跨越六年,可謂錯綜複雜,當中隻怕還另有玄機。此時做出定論,還有些為時過早。”罷,她又吩咐道:“僅憑店主的這一番辭,遠不足以證明死者夫婦當真領養了一個女童回家,尚且需要我們坐實此事。大家這便分頭行事,調查死者夫婦這幾日裏所有的行蹤,去過哪些地方、見過哪些人,都要一一核查,弄清他們是否往家裏帶回過一個女童。另外再找紹興城裏的名醫,配合衙門裏的仵作驗屍,看看諸暨的這對夫婦是否有生育上的障礙。與此同時,還要請當地公差全力配合,以這諸暨為中心,搜查方圓三十裏範圍內是否有走丟的女童,又或者……或者是女童的屍骨。”

當下所有公差衙役便照謝貽香的吩咐安排下去,在整個諸暨進行盤查。謝貽香和楊捕頭則趕回紹興府衙門,叫仵作仔細查驗那對遇害夫婦的屍體。如此等到第二傍晚,終於有公差在那陳姓男子生前做工的雜貨鋪裏得到消息,就在命案發生的前一,陳姓男子從東麵的金家山進貨回來時,曾帶著一個衣著破爛的女童回家,約莫有六七歲年紀,由於色太暗,當時也沒能看清樣貌;待到第二早上以此詢問,陳姓男子卻又失口否認此事。

得到這一消息,無疑坐實了布行店主的話,證明諸暨這戶死者果然也是領養了一個女童回家,當下楊捕頭便加派人手,在整個紹興境內全力搜查這個失蹤女童。待到第三正午,衙門裏的衙役忽然來報,有個神智不清的老者前來報案,有失蹤女童的消息。謝貽香和楊捕頭連忙叫人將這老者請進廳堂,卻是個肮髒不堪的鄉野老者,言語間果然有些瘋瘋癲癲;而他的雙腿更是早已殘廢,還是被兩個衙役架著進來的。

謝貽香和楊捕頭耐著性子盤問許久,才終於聽懂這老者的話。原來眼前這個殘廢老者,乃是紹興城外東南麵文山村裏的一個老人,兒子和兒媳婦在沿海做些買賣,卻不幸命喪於倭寇刀下,隻剩一個孫女死裏逃生,也被倭寇的刀背擊中後腦,整個人變得有些癡癡呆呆,一直住這老者的家裏,終日隻有爺孫二人相依為命。

誰知就在十多前,老者這個孫女出去玩耍之後,便再也沒有音訊,至今未曾回家。老者本就有些神誌不清,再加上雙腿殘廢,所以一直沒找官府報案。直到今日清晨楊捕頭派出的人到文山村查詢失蹤女童,問到這老者家裏,老者才拚死纏住來訪的公差,要來衙門報案。

弄清老者的意思後,謝貽香和楊捕頭都是大失所望,原來這老者並非是有失蹤女童的消息,而是自家的村女失蹤,所以要來報案。楊捕頭正值焦頭爛額之際,當下便想將這老者打發掉,誰知謝貽香忽然靈光一動,問道:“老人家那個孫女有多大年紀?”那老者夾纏不清地了半,最後終於回答道:“過了今年十月的初七,便該滿六歲周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