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謝貽香這一問,兩名公差不禁對望一眼,幾乎同時道:“楊捕頭也是這般推測!”原來負責此案的楊捕頭當時也想到這一點,所以立刻盤查整個銀山村裏所有的村民,要他們給出李屠夫一家遇害時的不在場證明。然而村裏這百餘戶人家都是熟門熟路,相互間更是知根知底,村民們和李屠夫一家非但無冤無仇,更沒有哪家哪戶有吃人肉這一癖好,查來查去,最後也沒能查出什麼結果。於是楊捕頭又將嫌疑鎖定在外來之人的身上,既然李屠夫一家常年居住在此,一直相安無事,如今橫遭毒手,極有可能是外來之人所為。所以最近這兩,楊捕頭都在徹查案發當時來過這銀山村一帶的外人。
謝貽香微微點頭,照此看來,這個楊捕頭還不知李屠夫一家的滅門慘案乃是一樁連環殺人案,早在六年前的濠州和兩年前的鎮江,便已發生過類似命案,繼而被刑捕房稱之為“人廚案”,所以還是將此案當作了一起獨立的凶殺案來查。但這倒不是楊捕頭的失誤,畢竟他隻是紹興府衙門裏的一個捕頭,哪有機會翻閱金陵刑捕房的卷宗。
當下謝貽香也不置可否,又去廚房這處真正的案發現場查看。正如嶽大姐給到的卷宗記載,據李屠夫夫妻二人都是被凶手挖出心髒,爆炒成了一盤心片吃下,隻在剩一盤蔥薑蒜椒的碎渣;而李屠夫夫婦的屍體,早已被楊捕頭叫人收斂起來,正交由衙門裏的仵作查驗。至於被剁碎了丟進鍋裏燉煮的女兒屍體,在被村裏人發現時,肉湯裏的屍塊尚未徹底熟透,以此推算,將一鍋涼水煮成一鍋熱湯,屍塊下鍋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半個時辰。所以正如謝貽香的推測,倘若凶手的目的是要食用以女童屍體燉煮的肉湯,那麼在那後生翻牆入院,在廚房外推窗窺探時,殺害李屠夫一家的這個“人廚”多半還留在現場。
而此時鍋裏的女童屍塊也已被楊捕頭一一撈出,和李屠夫夫婦的屍體一並送回紹興府衙門,隻在鍋裏剩下半鍋肉湯,經過這幾日的放置,已經生出一股濃濃的餿臭味。謝貽香見廚房裏的牆上掛有六七柄形貌各異的刀具,卻是李屠夫平日裏屠宰牲口的工具,便詢問殺人凶器可有找到。
兩名公差當即回稟,楊捕頭在第一次勘查現場的時候,便已確認了凶器,正是廚房裏常用的一柄菜刀。無論是將李屠夫夫婦開膛挖心,還是將兩顆心髒切成薄片,甚至包括剁碎他們女兒的屍體,凶手所用的從頭到尾都隻是一柄菜刀。由於在剁碎女童屍體時,刀刃碰到堅硬的人骨,一柄菜刀已有多處卷口,可見凶手的力氣著實不,極有可能是個成年男子,當然也不排除是頗有力氣的女子。而那柄菜刀此時也已帶回衙門作為物證,並未留在此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