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衛反擊46(1 / 2)

46

這時,劉鄧主力已陸續到達,以兩倍於孫部的兵力將湯陰城團團圍住,並成立了湯陰作戰司令部,在攻城前,劉伯承司令員用無引信炮彈向城內發射勸孫殿英起義的信。此時,孫殿英整天與部下在麻將場上玩樂,對劉伯承的勸降信他召集師團長做了研究,認為:國民黨有強大海陸空軍,又有美國人作後台;共軍人少勢弱,武器裝備較國軍更懸殊,將來爭戰非蔣介石對手,眼下局勢對自己也有利,隻要打勝這一仗,就可以在蔣介在麵前有討價還價資本。孫殿英在權衡利弊之後,決定堅持隨蔣反共,拒不投降,更不起義。在這種情況下,劉鄧圍城部隊一麵向外圍據點攻擊,一麵挖地道準備爆破城牆。孫殿英在抗戰初期曾和八路軍聯過防,很了解解放軍的戰略戰術,他事先已估計到解放軍會挖地道攻城,便把護城河挖得又寬又深,並沿城牆四周,以水缸或瓦甕倒扣,底部挖一小孔,用來聽地下發出的挖土聲。幾天後他聽到東北方向有地道挖來,當夜,孫殿英親臨陣前,命工兵爆破地道,隨後幾處地道也相繼被炸塌。以後,劉鄧部隊改用雲梯攻城,強渡護城河,搭梯登城強攻。孫殿英命士兵把手榴彈用石灰粉包著紛紛投下,一爆炸煙灰四濺,嗆得攻城者亂打噴嚏、咳嗽,睜不開眼,所以幾次攻城沒奏效。於是劉鄧部隊又開展土工作業,用幾個黑夜動員全軍挖了深兩米多,總長10000多米的無數條彎曲單人戰壕,直抵城下,沿戰壕築炮陣地50餘個,小型地堡100餘座,每個小地堡都鋪上門板覆蓋厚土,白天開展神槍射擊,隻要城上向下窺視,即遭射擊,彈無虛發,孫部被打死打傷士兵無數,並擊中一個營長,弄得守城士兵白天不敢向下觀察。孫殿英大傷腦筋,召集參謀人員商討對策,想了很多辦法,最後決定命令一團團長朱述榮率一個連從小北門地道出去,在護城塹壕內散開,隻許用刺刀,非萬不得已不許開槍,並在城牆上布置了掩護部隊,結果數分鍾內解決了20多個地堡,當解放軍後邊部隊發覺後,他們已跳回塹壕。這一戰告捷,孫殿英又得意忘形,連忙向蔣軍新鄉指揮部報功請賞。

像這樣,劉鄧圍城部隊與孫殿英部在湯陰城激戰近半月,孫的兵力日減,糧彈愈少,到4月15日,劉鄧部隊攻下城外張莊等重要據點,並打傷督戰的孫部副軍長楊明卿,這時孫殿英才嚐到解放軍的厲害,急忙電請新鄉的王仲廉救援。在顧祝同的敦促下,王仲廉出動6個旅兵力沿平漢路東側北援,因遭到劉鄧部隊的截擊,隻好龜縮到淇縣做些佯動。無奈之下,王仲廉隻好拿出精銳蔣軍第二機械化快速縱隊馳援。王仲廉之舉,正迎合劉鄧在豫北戰場吃掉這支“王牌”的作戰意圖,立即做出了圍城打援的部署。當快速縱隊帶著淇縣的蔣軍部隊闖入包圍時,劉鄧的三縱急速插入敵後,截斷其退路,合攏包圍圈,最後將快速縱隊壓縮白寺坡地帶,然後發起全線總攻。到18日拂曉結束戰鬥,蔣軍第二快速縱隊被全殲,計斃傷蔣軍4500餘人,俘虜其縱隊司令李守正以下官兵9200餘人,繳獲各種火炮158門、輕重機槍500餘挺、步槍4000餘支、坦克3輛、裝甲車5輛。

4月20日,劉鄧部隊在殲滅蔣援軍後,三縱、六縱打援部隊便奉命北上湯陰,先後攻下西關、東關等外圍據點,同時集中多門大炮以備攻城。這時,孫殿英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惶惶不安,但仍有僥幸心理,他想如死守城池,坐等時機還有出路,為了向蔣介石表忠心,4月30日給顧祝同去電:“湯陰城牆牢固,共軍保險攻不破。”當天顧回電說:“孫司令窩戰多日,迭挫凶鋒,詳情已曆呈委座,主席聞之,極為欣慰。”5月1日,劉鄧部隊用10多門大炮對準湯陰東北角城牆轟擊,很快掀開一個20多米寬的缺口,炮火一停,解放軍步兵即發動強攻。孫殿英意識到勝敗在此一舉,便同幾個高級指揮官一起在一個大掩蔽部內,全副武裝指揮其部下頑抗,孫本人幾次要去前沿督戰。一場惡戰開始了,孫部以城牆為依托,用重機槍掃射,劉鄧部隊一陣排炮,倒塌的城牆將掩體蓋沒,孫部工兵將事先準備數百條土袋扛上去,作為臨時掩體。像這樣三四次衝擊之後,孫部傷亡慘重,城牆缺口越來越大,眼看城頭不保,孫殿英隻得用他的預備隊5個連。督戰司令劉月亭揮動著手槍,光身上陣,在陣地上歇斯底裏大叫:“總司令命令,堅守者有賞,退下來的槍斃!”上去一個連,在解放軍排炮轟擊下,退下來的寥寥無幾;再上去一個連也是死傷累累,雙方拚殺得難分難解,陣地數次易手,經過這樣數番激烈爭奪,孫部五個預備連幾乎傷亡殆盡,一團團長朱述榮負傷,副團長夏以軍斃命,二團團長張享安也斃命。劉鄧後續部隊乘勢席卷兩側,穩穩控製住城牆缺口陣地。此時,天公不作美,雨越下越大,陣地上依然是槍炮聲、喊殺聲、哭叫聲,刺耳撼心,城牆內外躺滿了孫部官兵屍體。孫殿英看到這一切,自知大勢已去,便又拿出他的一貫絕招——仰天痛哭、痛叫:“天意滅我!天意滅我!”又佯裝舉槍自殺,隨從隨手奪去手槍,在一夥高級指揮官簇擁下,一窩蜂向東南門地道竄去。在5月2日淩晨1時許,孫殿英一夥鑽進一個出口朝南的大地堡內,槍炮聲也頓時稀疏下來,敗兵們都湧向城東南的街上。孫殿英在地堡裏頹喪地背靠土牆,席泥地而坐,有氣無力地說:“都說說,我們該怎麼辦?”人們先是麵麵相覷,而後議論紛紛,有的說退安陽,有的說退新鄉,有的說向新鄉發報派飛機掩護,意見不能統一。最後,孫殿英同意退安陽,決定:以金營長為先鋒,朱述榮團長為後衛,劉營長留湯陰牽製共軍繼續抵抗。參謀長鄧甫宣命令傳令兵分頭去找,隻找來了劉營長、朱團長,金營長和無線電台都找不到了。這時,解放軍又圍攻上來,孫殿英看到已是山窮水盡,便眉頭一皺,抖立起來,甩去軍帽吼道:“好個蔣光頭!再不給他當炮灰了!”並命令洞口一個侍從:“上寨牆喊話,就說我們投降!請人家來談判。”在這個侍從的叫喊下,來了一名談判的解放軍,於是孫殿英和他的將領們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一起走向寨門口,孫殿英走到解放軍麵前,試探而又乞求地說:“我就是孫殿英。你來談判,我們歡迎。我們無條件投降!我們的官兵就全歸你們了,該殺的就殺,該剮的就剮,你們隨便吧!”那位解放軍說:“解放軍優待俘虜,不殺、不打,絕對尊重人格,隻要放下武器,就是好弟兄。你們現先下令,讓你們的部下停止抵抗,放下武器。”鄧甫宣傳下命令:“停止射擊,繳械投降。”隨後寨裏全部官兵隨解放軍代表走出寨口,天亮後解放軍進占了湯陰城。至此經過28個晝夜激戰,全殲孫殿英第三縱隊斃傷俘敵9100餘人,繳山炮5門、迫擊炮10門、輕重機槍350餘挺、步槍3500餘支、短槍50餘支、汽車8輛、戰馬250匹、電台3部及其他眾多軍用物資。攻下湯陰後,進攻安陽未克,於5月25日結束豫北攻勢。整個豫北戰役曆時兩月,殲蔣軍45000餘人,解放與收複豫北和冀南廣大地區,控製平漢鐵路150餘公裏,把安陽、新鄉變成孤城,打破了蔣介石東西兩個戰場樞紐地帶防禦體係,有力配合陝北、華東兩個戰場作戰,並為劉鄧主力戰略進攻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