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衛反擊44(2 / 2)

整七十四師被包圍,使坐待捷報的蔣介石、顧祝同、陳誠等坐不住了,接二連三發出電令,一麵好言撫慰張靈甫,一麵調兵遣將增援七十四師。飛到徐州督戰的蔣介石,開始還認為該師戰鬥力強、地形有利,且左右援兵均較近,正是同共軍決戰的好機會。因此,一麵命令七十四師堅守陣地,吸引共軍主力;一麵命令在新泰的整十一師、在蒙陰的六十五師、在桃墟的二十五師、在青駝寺的八十三師、在河陽、湯頭的第七軍和四十八師等部隊,迅速向七十四師靠攏;並調第五軍從萊蕪南下,二十師及六十四師從魯南向垛莊北進,調第九師從津浦路的大汶口向蒙陰東進,妄圖以十個整編師的兵力,夾擊華野主力實現決戰,並解七十四師之圍。蔣軍參謀總長陳誠給張靈甫去電打氣說:“這個戰役的結果,隻有一個,那就是我們的輝煌勝利。消滅陳毅所部,我們就能保住東南半壁江山。”並說蔣介石:“對這個戰役抱有很大的希望,我們已經下達最嚴格的命令,命令外線部隊同你們密切呼應,他們也要密切配合,來一個內外夾擊,中心開花,盡殲頑敵。”湯恩伯也給張靈甫去電打氣說:“本兵團決於垛莊東側攻敵主力,第一、三兩縱隊主力進出孤山、磊石山之間,與黃百韜縱隊,協力解七十四師之圍,貴師處境最苦,而關係最重,貴師為全區之樞紐,隻要貴軍站穩,則可收極大之戰果,亦即貴師極大之功績。”此時此地的張靈甫,仍不知末日已經來臨,在這些鼓勵言辭之下,自鳴得意地說:“以我張靈甫為誘餌,把共軍吸引在我周圍,有利於四麵夾攻,兩下一擠共軍就完蛋了。”蔣介石並派陳誠、白崇禧,匆忙趕到臨沂作新的部署和傳達他的指令。密切注視蔣介石的陳毅,針對陳誠、白祟禧的活動,在作戰會議上說:“白崇禧、陳誠叫張靈甫居高臨下,中心開花,我就叫張靈甫片甲不留,自掘墳墓。”他命令主攻部隊,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要不惜一切代價把孟良崮拿下來,堅決、徹底、幹淨、全部殲滅七十四師!5月15日下午,華野發起總攻,從四麵八方展開突擊。七十四師竭力頑抗,每一個陣地、每一個山頭都要反複爭奪。陳毅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他每走到一處,就用洪亮的聲音對指戰員們說:打贏這一仗,我們就能在山東的石頭上站住腳,就走上坡路,上高山,坐北朝南。蔣介石就走下坡路,下泥坑。打不贏,我們就得屁股朝南,過黃河。戰爭就是這樣,不是我們消滅敵人,就是敵人消滅我們,我們必須克服一切困難,發揚大智大勇,殲滅敵人在孟良崮一戰。

孟良崮,在山東省中部的沂蒙山區,是一個著名的平頂大山頭,群山連綿,溪流縱橫,七十二崮裝點其間,四季風光,絢麗多彩,是曆代兵家必爭之地。陳毅在《如夢令·臨沂蒙陰道中》一詩寫道:

臨沂蒙陰新泰,路轉峰回怪石。一片好風光,七十二崮堪愛。

堪愛,堪愛,蔣賊進攻必敗。

蔣軍七十四師所占陣地,雖地勢險要,但都是岩石山地,無法構築工事,人員、馬匹、輜重等密集在各個山頭和山穀裏,完全暴露在華野火力之下。況且退路和交通運輸均被切斷,水源也被華野控製起來。唯一的補給線是靠飛機從徐州、南京運來的饅頭、米飯、彈藥和水囊,但由於地形複雜,不宜空投,所投物資大多又落在華野的陣地上。外圍的增援部隊在蔣介石的嚴令逼迫下,雖一再想給張靈甫解圍,但在華野強有力阻擊麵前,寸步難進。邱清泉第五軍被阻於萊蕪以南,胡璉十一師被阻於新泰以南;六十五師、二十五師在華野一縱和六縱各一部的堅強阻擊下,不能往前愈越一步;第十、六十四師被魯南地方武裝牽製不能行動;桂係第七軍也前進不到10公裏。張靈甫的七十四師指揮所躲在一個山洞裏,他用報話機對二十五師師師長黃百韜、八十三師師長李天霞頻頻呼救:“你們快向我靠攏!”李天霞與張靈甫近在咫尺,但二人素有間隙,隻派了一個團作了象征性的增援。二十五師的黃百韜雖竭力增援,但在強大阻擊麵前寸步難進。七十四師陷於四麵楚歌,各路援軍望崮興歎。華野在發動總攻後,以優勢炮火向孟良崮山群轟擊,敵我雙方對孟良崮附近各製高點展開反複爭奪,戰況空前激烈。七十四師不愧為“王牌軍”,雖隻剩下幾個孤立的山頭,卻仍負隅頑抗。夜深了,隆隆的炮聲如同陣陣沉雷在轟鳴,機槍子彈在流水似地傾瀉,曳光彈連珠般地在空中飛舞,照明彈接二連三地升向天空,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整個群山在火光與槍炮聲中迎來了16日黎明。戰役進行到最後階段,華野部隊如猛虎插翅,掃蕩山麓,突破山腰,奔向山巔,把七十四師壓縮在孟良崮、蘆山等幾個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