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張學良雖遭幽禁,與隱居也沒什麼不同,其實是禍福相倚。平居無事,他可以釣釣魚,與夫人趙一荻打打網球,讀讀《聖經》,養養蘭花,聽聽京戲,倒也悠哉遊哉,瀟灑似神仙。世間許多人為生計而愁苦,還過不上這樣優裕的生活呢。但要幾十年如一日地歡度這種《魯濱遜漂流記》中的孤島歲月(魯濱遜隻有一位土著仆人禮拜五,張學良則有一位紅顏知己趙一荻,單從這方麵來看,張學良的處境確實要比魯濱遜強出許多),那些羨慕者也是無福消受的。更何況張學良原本是山頭虎,而不是籠中豹。
曾有人詢問張學良,他與蔣介石關係如何,張學良沉吟許久,斟酌出十六個字來:“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看來,他對蔣介石的不殺之恩依舊心存感激,對其政治主張則未肯苟同。
張學良是一條東北漢子,他曾作詩述懷:“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雖身遭幽囚,其豪情並無衰減。張學良一生的囚禁地共計十五處,最後一處是台北北投。趙四小姐陪伴張學良整整七十二年,其中失去自由的日子竟長達五十餘度春秋。張學良不曾瘐死,不曾憤絕,居然還創造奇跡,坐穿牢底,活足百歲高壽,這幕人間壯劇的導演不正是趙四小姐嗎!她的愛情是張學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再艱難再苦悶再無望的日子他都能挺過去,甚至在監牢裏研究《明史》,做出大量筆記,隻可惜後來他擔心蔣介石猜忌而將這些筆記付之一炬。張學銘將軍(張學良的弟弟)的夫人曾十分動情地說,張家欠趙一荻夫人的情分太多了,張家上下所有的人都感激她。因為張家的親人不管有多好的心,有多大的本事,有多高的地位,都不能將它們轉化為直接的關懷,送達張將軍麵前,給他一根小指頭的幫助,隻有趙一荻夫人幾十年如一日地形影不離,成為他的精神支柱。
張學良本人也不止一次地說過,他這一生欠趙四小姐太多。這話絕對發自天良,出於肺腑。若沒有趙四小姐六十年(1940—2000)如一日的精心照料和基督精神持久的牽引,早年吸食過鴉片、注射過嗎啡的張學良是不可能成為百歲老人的。其實,趙一荻的身體狀況比張學良要差得多。她患過紅斑狼瘡,曾因跌倒而骨折,還由於長期抽煙,肺部發生癌變而動了一次大手術,半邊肺葉被切除之後落下痼疾,一直呼吸不暢,直接影響了她晚年的健康。但就是這樣一位病弱的女子,竟有那麼大的膂力,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為張學良擎起頭頂那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