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經影佛聲裏的皇室女性(2 / 2)

早在1028年,元昊帶領黨項羌軍隊占據甘州後,西夏經過70年的政治軍事治理後,加強對河西的思想控製顯得更加迫切。在甘州創建佛寺,建立佛教中心,東可連接涼州,西可銜接敦煌,南可通到今青海西寧,北可控製大漠。這一廣大地區的民眾,在前涼張軌時有著“世信佛教”和北涼時大力發展佛教的基礎。第二梁太後選擇在甘州建大佛寺,顯示了她英明的戰略決斷。大寺不到一年就建成了,這也顯示了她為戰略需要而建寺的緊迫感。她建的這個張掖大佛寺,後來被西夏人稱為“甘州聖宮”(稱敦煌為“世界聖宮”),成為西夏佛教的中心之一。

1189年3月15日,西夏皇室下令以漢文印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等佛經的工作完畢,這些經卷的題款全為“大夏乾祐二十年歲次己酉三月十五日正宮皇後羅氏謹施”。如今,這些散藏在俄國的西夏佛經告訴我們,受前幾位皇後以及西夏整個帝國濃厚的宗教氛圍影響,西夏仁宗皇帝的皇後也是一個信佛女子。這位羅姓皇後,不僅拓寬了西夏大興佛事的範圍,而且加速了西夏佛教在仁宗時期的發展速度和蔓延範圍。盛傳於俄國西夏研究學界的一個浪漫的假設裏,就有這位皇後和黑城裏“偉大的古塔”之間的聯係。

1908年6月12日耀20日,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帶人走進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境內的黑城遺址,對那裏的一座高約10米的古塔進行挖掘,這就是後來在西夏學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黑城古塔。科茲洛夫的考察隊在佛塔內北牆前正位大佛像台座旁發現了一副坐姿女人骨架,麵朝南方。他判斷這座古塔就是為了紀念這個女性而建的。俄國人類學家沃爾克夫研究後認為,這是一個40歲以上的婦女,屬於“西藏-阿利安-蒙古人種”(可惜,這個保存在俄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的女性頭骨,在列寧格勒保衛戰期間失蹤)。俄國漢學家孟列夫結合挖掘現場的環境和曆史資料推測,這個女性就是仁孝皇帝的羅太後,她在兒子純祐即位時仍過著皇太後的日子。直到純祐皇帝的堂弟嵬名安全篡位,她的命運才發生了改變。嵬名安全不僅不讓她過問國事,而且發配她到黑城。這位從尊榮之位走進遠離國都的偏遠之地的皇太後,在心灰意冷中選擇讓佛門青燈孤影陪伴餘生。或許,這也是黑城這樣一個距離西夏國都800多公裏遙遠的沙漠戈壁之地,能出土如此豐足龐雜的佛教文獻、經卷、帛畫、唐卡的一個原因吧。孟列夫在他的《黑城出土漢文遺書敘錄》中寫道:“她(指羅皇後,作者注)當了尼姑,被發配到黑城,死後就埋葬在那座‘輝煌大塔’裏,著名的佛塔裏麵的書籍都是她的私人藏品。”(孟列夫:《黑城出土漢文遺書敘錄》,王克孝漢譯本,第遠緣耀遠遠頁)

和梁太後極力反對漢文印刷佛經在西夏境內盛行不同的是,羅皇後用漢文印施這些佛經。仁宗去世1周年之際,這位西夏曆史上癡情且虔誠的皇後,不僅印施了《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經》,而且舉行了7天7夜的大法會以及3天3夜的水陸不拒清淨大齋法事。仁宗去世2周年之際,她又在西夏境內印施了《佛說轉女經》。仁宗去世3周年時,她再次發願印施《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和西夏曆史上為了皇權之爭而不惜夫妻反目、母子反目者不同的是,這個感情專一的皇後,在丈夫過世3年之際,能夠追薦冥福,以自己的方式追思丈夫,連續大做佛事,顯著地推進了西夏佛教事業的發展。

在印施佛經的過程中,羅皇後注重用西夏文印施佛經,黑城出土的西夏文《佛說寶雨經》《佛說長阿含經》等佛經卷首經名下,有一塊長方形的押捺牌記,裏麵有5行西夏文,其中就記載了羅皇後新寫西夏文《大藏經》一藏,已入寺內經藏中,永遠讀誦、供養的事跡。謄寫數千卷的《大藏經》,並非易事。羅皇後下令讓人抄寫西夏文《大藏經》的事情也可看出,這位皇後對佛教的尊崇以及在弘揚西夏佛教中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