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⑧,效顰安可希⑨。

【注釋詞語】

①西施:春秋時越國美女。據《吳越春秋》卷九記載,越王句踐被吳王夫差所敗,從苧蘿山得賣柴人家的女兒西施,獻給夫差,極受寵愛,致使吳王夫差迷惑亂政,最終為越國所滅。王維此詩,借詠西施,感慨世事之無常。

②寧:豈。微:卑賤。

③越溪:指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市東南,傳說西施曾在此浣紗。

④殊眾:與眾不同。

⑤邀:吩咐。傅:通“敷”,即搽抹之意。

⑥著:穿。羅衣:絲綢衣服。

⑦憐:愛。無是非:不辨是與非,即言聽計從之意。

⑧持謝:奉告。謝:勸告。鄰家子:此指傳說中的東施。

⑨效顰(pín):此典出《莊子?天運》。相傳,西施因病,捧心皺眉,鄰裏中有醜女見而為美,也學著捧心皺眉,結果把人都嚇跑了。顰:皺眉,蹙眉。安可希:意思是怎能期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呢?

【翻譯全詩】

美麗的姿色向來為天下器重,美麗的西施怎麼能久處低微?原先她是越溪的一個浣紗女,後來卻成了吳王宮裏的愛妃。平賤時難道有什麼與眾不同?顯貴了才驚悟她麗質天下稀。曾有多少宮女為她搽脂敷粉,她從來也不用自己穿著羅衣。君王寵幸她的姿態更加嬌媚,君王憐愛從不計較她的是非。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紗的女伴,再不能與她同車去來同車歸。奉告那盲目效顰的鄰人東施,光學皺眉而想取寵並不容易!

【精解要義】

《西施詠》取材於曆史人物,借古諷今。詩人借西施“朝賤夕貴”,而浣紗同伴中僅她一人命運發生改變的經曆,悲歎世態炎涼,抒發懷才不遇的不平與感慨;借世人隻見顯貴時的西施之美,表達對勢利小人的嘲諷;借“朝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吳宮妃”後的驕縱,譏諷那些由於偶然機遇受到恩寵就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顰的東施,勸告世人不要為了博取別人賞識而故作姿態,弄巧成拙。詩的開首四句,寫西施有豔麗的姿色,終不能久處低微。次六句寫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寵愛,就身價百倍。末了四句寫姿色太差者,想效顰西施是不自量力。語雖淺顯,寓意深刻。

【古今集評】

明鍾惺《唐詩歸》:“情豔詩到極深細、極委曲處,非幽靜人原不能理會,此右丞所以妙於情詩也。彼專以禪寂閑居求右丞幽靜者,真淺且浮矣。”清王夫之《唐詩評選》:“諷刺亦褊,其轉折渾成,猶有元韻。”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寫盡炎涼人眼界,不為題縛,乃臻斯詣;入後人手,征引導故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