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華東局電,報告浙東沿海作戰部署,擬第一步8月15日左右奪取大榭等三點,第二步8月底或9月初攻擊定海。

8月1日在南京人民大會堂慶祝八一建軍節大會上講話。

同日簽發第三野戰軍司令部致中共中央軍委、華東局電,報告第十兵團南下情況及福州廈門作戰部署。

8月2日發出致華東局並中共中央軍委電,報告剿匪作戰方針和部署。華東局於8月5日複電:同意剿匪方針和部署。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於8月6日召開剿匪作戰會議,8月11日發出剿匪作戰命令(沿字第1號命令)。8月25日,指令第二十五、第三十五、第二十四軍七個主力師分赴華東各地,結合地方武裝,展開剿匪作戰。

同日作關於目前形勢和任務的報告。

8月6日作《認清偉大勝利和嚴重困難》的報告。

同日毛澤東致彭德懷並賀龍、習仲勳電,指出:解決西北地區問題,“除用戰鬥方式解決外,尚須兼取政治方式”。批注:“此報加發華中局,湖南省委,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李(達),華東局及粟裕”。

同日中共中央致在莫斯科的劉少奇、王稼祥電,鑒於國民黨空軍飛機轟炸長江下遊幾個大城市,請告蘇聯方麵:“我們甚望高射炮三百六十門能提前訂貨並早日運來”。

8月10日唐亮、袁仲賢、周駿鳴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粟裕、華東局電,報告攻殲福州守敵的作戰部署。8月13日,粟裕指令第十兵團發起福州戰役,於8月17日解放福州,並乘勝追殲逃敵,共殲敵四萬餘人。8月18日,又令第十兵團視情發展,力求縮短戰役時間,完成全部解決閩南沿海各城及潮汕任務。

8月15日華東軍區海軍學校成立,負責培訓由陸軍轉入海軍的人員和國民黨海軍起義的尉級以下人員。1950年8月,中共中央軍委決定,該校改為海軍聯合學校,歸軍委海軍建製。

8月18日指令第七兵團第二十二軍對舟山外圍的大榭島等島嶼發起攻擊,於當天22時攻占該島,並於8月20日全殲反登陸之敵。8月23日,粟裕與袁仲賢、周駿鳴聯名向中共中央軍委、華東局報告戰果。

同日與袁仲賢、周駿鳴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華東局並張愛萍電,轉報第七兵團定海作戰準備情況,並表示同意他們的部署,要求他們抓緊時間,充分準備,以求一舉奏效。

同日與袁仲賢、周駿鳴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轉方方)、華東局並第七、第九兵團、二野電,報告:第十兵團已完成對福州的包圍,封閉其海陸逃路,正部署圍殲守敵。

8月26日三野第十兵團向三野報告漳(州)廈(門)戰役預定部署及戰後剿匪部署。三野於8月30日複電同意,並於9月3日上報中共中央軍委和華東局。9月15日,與袁仲賢、周駿鳴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華東局電,轉報第十兵團漳(州)廈(門)戰役部署。9月19日,第十兵團發起漳廈戰役,9月25日完成第一階段作戰任務,解放以漳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殲敵17萬餘人,並控製廈門外圍陣地,形成對廈門三麵包圍態勢。

9月1日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前委發出《關於開辦軍事政治大學的決定》,決定華東軍事政治大學由華東軍大、第三野戰軍幹部學校和第八兵團直屬隊一部為基礎組成,指出:“要建設正規化近代化的國防軍,首先必須培養大批有戰鬥經驗,有科學知識,經過正規訓練的國防軍幹部”。10月18日,在南京舉行開學典禮。1950年11月,中共中央軍委決定,以華東軍政大學和華北軍政大學為基礎組建軍事學院,以華東軍政大學一部分改建為第三步兵學校。

9月中旬率領第三野戰軍代表團出席9月21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並參加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和此後中央軍委召開的幾次軍事會議。9月12日,朱德在北京禦河橋2號宴請程潛、陳明仁,劉伯承、陳毅、粟裕作陪。9月19日,毛澤東上午到北京飯店看望程潛,下午邀程潛、李明揚、張元濟同遊天壇,劉伯承、陳毅、粟裕作陪。9月23日,毛澤東、朱德宴請程潛、張治中、傅作義等,陳毅、粟裕作陪。9月25日,以第三野戰軍首席代表身份在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上發言,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永遠屬於人民的,是人民自己的子弟兵,人民利益的保衛者和人民祖國的捍衛者”。“我們當堅決保衛革命已得勝利,加倍努力提高軍隊的政治覺悟和軍事藝術,迅速完成正規化,建設近代化的國防軍,以保衛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鞏固國防。”9月30日,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並參加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