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辰時,與張震聯名發出報總前委、中共中央軍委、二野並致譚震林及三野各兵團首長電:“截至現時止,敵二十軍、八十八軍已大部被我軍殲滅,其準備撤往杭州之四軍、二十八軍、四十五軍、五十一軍、六十六軍,則被我追擊截阻,已逼入太湖西岸廣德東北之山區。如我二十七、二十八兩軍能如期於昨晚及今晨完成封鎖長興、呂山鎮之退路口,則該敵可全部殲滅,僅其五十四軍之一部可能退往杭州。因此,敵圖以上述各軍退守杭州之計劃完全粉碎。其能守杭州者,則僅五十四軍殘部及交警等地方團隊而已”。“我九、十兩兵團完成對上述各敵之包圍後,並加以緊縮,可休息幾天調整隊勢恢複疲勞,等齊炮兵、輜重,加強對敵政治攻勢,而後再發起攻擊”。“為配合二野浙贛線之行動與乘敵混亂以迅速占領杭州計,我們意見由譚(震林)王(建安)吉(洛)即指揮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四各軍由廣德、安吉、武康之線及其兩側地區分路迅速向杭州挺進而攻占之。特別注意設法(可偽裝上述[敵]各軍撤退)搶占杭州大鐵橋,使不為敵破壞”。4月28日午時,總前委致粟裕、饒漱石、譚震林並報中共中央軍委電:“1感辰(27日辰時)電部署我們同意。2我們刻已到達南京。”
同日第三野戰軍第二十九軍占領蘇州。
4月28日2時,中共中央軍委電示總前委、粟裕、張震並劉伯承、張際春、李達:“為使湯恩伯在上海穩住一個時期,以利我軍先取杭州,然後有準備地奪取上海,我們認為,你們暫時不要去占蘇州、昆山、太倉、吳江、嘉興諸點,讓上述各點由湯恩伯守起來,使他在上海尚不感覺直接的威脅”。4月29日又電示:“我軍既已占領蘇州,似宜在蘇州停止,讓昆山、太倉、嘉興暫時留在敵手;我軍應在常熟集中重兵,密切監視上海情況,防敵經海路逃跑。一經發現敵有從海上逃跑象征,立即攻占吳淞,控製浦江出口。但須事先嚴戒部隊,到吳淞後避免和外國軍艦發生衝突。不得中央命令,不得向外國軍艦發炮,至要至要”。
同日淩晨,三野中集團第二十七軍與東集團第二十八軍在吳興附近會師,完全封閉合圍口。國民黨軍向杭州潰逃之七個軍,除第五十四軍被殲擊一部外,其餘六個軍全部被壓縮包圍在郎溪、廣德山區。
同日20時,與張震聯名發出致三野各兵團首長並報總前委、中共中央軍委電,決定由宋時輪、郭化若統一指揮第九兵團所指揮之第二十七、第二十五、第三十、第三十三軍及第十兵團所指揮之第二十、第二十八、第三十一軍,全殲被包圍在廣德以北、長興以西、郎溪以東山區之敵。第二十三軍歸第七兵團建製,協同第二十一軍、第二十二軍攻占杭州,請譚震林、王建安、吉洛具體部署,尤其應充分準備接收杭州之各種工作,注意利用間隙對部隊深入進行政策紀律教育。已令進占蘇州的第二十九軍停止前進,暫不東進,以免造成上海的混亂和破壞。同日,第九、第十兵團各部奉命發起總攻,經一日激戰,於4月29日全殲被包圍在郎廣山區的國民黨軍隊,生俘國民黨軍官兵六萬餘人,僅第五十四軍殘部約兩個師逃跑。
4月29日晨,與張震聯名發出致三野各兵團各軍並報中共中央軍委、總前委電,通報已殲滅郎廣山區之敵,指令參戰各軍切實負責肅清殘敵,並部署進攻杭州和準備接收上海,決定第十兵團第三十一軍開至無錫以東梅村、安鎮之線,第二十八軍開至吳興地區集結待命;第九兵團在長興、吳興至泗安、廣德之線以北地區集結,待命經由嘉興進取上海;第七兵團向杭州進擊而占領之,“務選用軍事、政治、經濟等辦法奪取占領杭州大鐵橋,不使為敵所破壞”;第八兵團所屬第二十五軍擔任鎮江、丹陽軍管,第二十四軍接替第三十五軍擔任南京警衛。要求各兵團各軍利用戰鬥間隙嚴格檢查南渡後執行政策紀律情況,並切實教育部隊遵守城市政策和外交政策,應以第三十五軍士兵闖入司徒雷登住宅事件引以為戒。中共中央軍委於4月30日複電:“(一)殲滅諸敵甚慰。(二)部署甚妥,如你們能於一星期內完成此項部署並完成對於攻擊上海的政治準備工作與軍事準備工作,則你們可以立於主動地位。(三)總前委除直接領導南京工作外,請迅速抓緊完成占領上海的準備工作,以便在一星期以後假如湯恩伯從海上逃跑時,你們能夠主動地有秩序地接收上海”。
4月30日2時,中共中央軍委致粟裕、張震並告總前委、劉伯承、張際春、李達電:“據外國通訊社反映:二十七日上海敵軍從海上運走約一萬人,二十八日已停運。如你們能以一個軍從常熟進占瀏河,威脅吳淞,則敵人不敢再從海上逃走”。
同日辰時,總前委報中共中央軍委並致粟裕、張震電,指出:“根據南京經驗,在我黨我軍未作適當準備,倉促進入大城市,必然陷入非常被動的地位。
就軍事上說,杭州、上海很快即可拿下;就政治上說,我們許多重要準備都未作好”。“如不經過十天左右的整訓,進城之後一定發生許多問題”。“我們考慮以盡可能推遲半月到一月入上海為好,杭州亦以遲一點進為好,因為一占杭州,就會迫使我們迅速進駐上海。因此建議:一、七兵團應照粟(裕)張(震)命令迫近杭州,先以有力部隊截斷敵人之退路,而後派人與守敵談判投降,拖延一點時間,以便自己作入城準備。二、推遲進占瀏河時間。三、華東局、三野前委及七兵團加緊進入上海、杭州準備限期完成,以免倉促被動”。中共中央軍委於5月3日複電指出:“譚(震林)王(建安)吉(洛)已迫近杭州,不知來得及停止否。杭州城內除周率少數人為後衛尚未退走外,軍隊、警察及省政府均已向寧波撤退,城內治安由臨時組織的民警維持。在此種情形下,譚王吉似可以不即去占領杭州,暫時由原來已經成立的治安委員會(以救濟委員會名義出現)、地方紳士呂公望等維持,以待我方幹部之到達。是否可以如此,請粟(裕)張(震)決定”。“上海在辰灰(5月10日)以前確定不要去占,以便有十天時間作準備工作”。“我們前已電告你們,何時占領上海,要等候我們的命令,此點請粟張注意”。“占領瀏河的時間亦可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