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入朝(1 / 2)

祭天晚宴過後,便是兩位皇子的第一次聆政,各方都將這次實力試水看的很重,祭天晚宴結束時其實已過亥時,不過這晚注定是個不眠夜了。

晚宴結束後各路大臣都馬不停蹄的往家裏趕去,小憩小半個時辰,便得起來洗漱更衣,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寅時,在午門外等候。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就得排好隊伍;到卯時鍾聲響起時,入宮門。著實是有些辛苦。

當然辛苦的還有兩位皇子。敖辰玉那邊倒是簡單,有莫公公這樣經曆過三朝的老人在不至於出什麼紕漏,敖辰玉站在那裏閉目養神,任由宮人為自己拾掇朝服朝珠。

莫公公也知道他累了,也沒有打擾他休息,再者他也明白,自己雖說曆經三朝,懂得也就是這後宮之事,前朝他可是插不上嘴的,這一切還得靠敖辰玉自己了。與其說些無用的廢話倒不如讓他多休息會兒養精蓄銳。

而另一邊倒也是熱鬧,二皇子敖文宇,早早的便穿戴整齊,靜坐在一旁的小榻上,聽著皇後找來的幾位李家門客,為其講解朝堂之上會遇到的事,及應對方法,以及哪幾位大人是自己陣營的,和要拉攏的人選。

敖文宇撐著繁重的身子,在寬大袖袍的遮掩下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將那股睡意強行驅散。

一旁的李喆看著他的身影有些不忍,敖文宇從前日祭奠開始到現在僅僅隻休息了半個時辰,再者他前些日子的風寒還沒有好徹底,撐著這幾日身子難免會虛,

可他也無能為力,他隻不過是李家一個伴讀而已,在這滿室尊貴人的麵前什麼都不算。他隻能這樣看著敖文宇強撐自己的身體,在一旁空著急罷了。

明日的早朝將是兩位皇子對於儲君之位的第一次博弈,宣告著儲位之爭,世家之爭的開始。

至於鍾離洛這邊,也就是數落了鍾離峖被溫韞牽著鼻子走之類的,隨意叮囑了幾句,便回房補覺去了,因為大典之後,各宮人員有些繁雜,她明日不便進宮了。便可安心的養養神,思慮其後的棋路。

卯時,百官入宮門,而早已候在大殿外的兩位皇子,再見到負責自己的侍郎,相互行平禮後,從於其身後,進入大殿。

之後幾個月甚至說是幾年的時間他們都將跟隨前方的這位侍郎,在朝中研習政務,之後在其加冠禮出宮建府後,會被皇上賜予官位正式任職於所屬部門,但在這之前他們與小吏無異,與朝中官員均是要行平禮的。

但這也是一種機會,這是帝王的測試也是給予自己子嗣的一種機會,以最正當合理的方法結交官員,其實就是將結黨營私正當化,我給與你機會,隻要你有本事,太子之位便是你的。

冀域王朝,雖說依舊看重嫡庶之分,但因為幾代以來帝位也是有由庶皇子繼位的,所以在儲位上對於出身可以寬鬆許多,無論你是嫡子還是庶子,隻要你有本事,你便是儲君。

但這也終究不易,嫡子手中的資源總歸是要比庶子強上許多,除卻這些外在因素,剩下的便是皇子本身來說。

就比如當今聖上聖德帝,當年雖隻是並不受寵的皇五子,但憑借自身能力以及無人比擬的運氣,在加上當年的兩位嫡皇子,一位無能,一位年幼。在當年彷如天助般的登上了皇位。

所以在局勢還沒有明朗的現在,大皇子尚有幾分勝算可以得登大位。一如鍾離洛昨日所思慮的,今日入朝開始,已經有幾位清流派的小吏有意識的開始與大皇子示好,這些小吏雖說不是朝堂上的主導勢力,但其背後的派係可就不簡單了。

清流一派雖說實力不如世家來的厲害,但總歸也是讓人惦記的,清流一派與世家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使他們在一開始便將天平偏向了兩位庶皇子這邊,而如今三皇子還未入朝,所以大皇子還是站了先機的。

待之後三皇子入朝想必也是要分一杯羹的。朝局基本會呈多方分化,雖說偏倚的不大,但是隻要宮中沒有新的皇子出生,那麼這些人便可以說是穩穩地立在大皇子身前的盟友,唯一的變數便是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