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樸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係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亦不敢貫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銷鋒,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谿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裏,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振於殊俗。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躡足行伍之間,俯仰仟佰之中,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且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銛於句戟長铩也;適戍之眾,非儔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嚐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而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抑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陳涉,陽城人,字涉。吳廣,陽夏人,字叔。陳涉年輕時,曾與別人一起被人雇用進行耕田。有一次,大家耕田進行休息時,來到田埂上,陳涉憤憤不平了很長時間,說:“假如誰日後富貴了,大家不要忘記了其他人。”一起受雇用的夥伴笑著回答:“你隻是個受雇耕田的人,會有什麼富貴?”陳涉長歎說:“唉!燕雀怎麼能夠知道鴻鵠的誌向啊?”

秦二世元年七月,官府征發閭裏左側的貧民去戍守漁陽,共有九百人,駐屯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編在隊伍當中,擔任屯長。正趕上天降大雨,道路被堵塞,估計已經耽誤了應當到達的期限。誤了期限,依據法律應當斬首。陳勝、吳廣就商議說:“如今逃亡也是死,幹一番大事業也會死,同樣是死,為了大事而死不是更好嗎?”陳勝說:“天下人受秦朝的苦已經很久了。我聽說二世皇帝是小兒子,原本不應當由他來繼位,應當繼位的是公子扶蘇。扶蘇由於多次勸諫始皇帝的緣故,始皇派他到外地統領軍隊。現在有人聽說他沒罪,二世卻殺死了他。百姓大多聽說過他賢能,不清楚他已死。項燕是楚國將軍,屢有戰功,愛護士卒,楚國人非常愛戴他。有人認為他已死了,有人認為他是逃亡了。如今我們謊稱是公子扶蘇、項燕,是天下的帶頭人,應該可以有很多響應的人。”吳廣認為這樣做是對的。於是進行占卜。占卜的人清楚他們的意圖,說:“先生的事情都可進行,會有偉大的業績。然而先生向鬼卜問過嗎?”陳勝、吳廣非常高興,考慮向鬼進行卜問的事,說:“這是讓我首先在群眾當中樹立威信。”於是就用朱砂在帛上寫下“陳勝王”三個字,放到別人網到的魚肚子裏。戍卒將魚買回煮著吃,發現了魚肚子當中的帛書,已經感到非常奇怪了。陳勝又私下讓吳廣前往駐地旁的叢林當中的神廟去,夜裏燃起篝火,學著狐狸嗥叫的聲音,說:“大楚興,陳勝王。”戍卒在夜裏都感到驚懼恐慌。第二天早晨,戍卒四處議論,都指指點點地望著陳勝。

吳廣素來關心照顧別人,戍卒當中很多人都聽從他的吩咐。帶隊的縣尉喝醉了,吳廣故意多次揚言要逃走,使得縣尉非常生氣,引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眾人。縣尉果然鞭笞吳廣。縣尉拔劍,吳廣奮起,將劍奪下,殺掉了縣尉。陳勝幫助吳廣,合力殺掉了兩名縣尉,召集眾人宣告說:“諸位遇上大雨,已經誤了期限,耽誤了期限應當斬首。就算不斬首,而戍邊的人本來就多數難以生還。況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就應當造就鼎鼎大名,王侯將相難道是上天注定的嗎?”徒眾都說:“恭敬地接受您的命令。”於是謊稱公子扶蘇、項燕,順從民眾的意願。大家將右臂袒露出來,號稱“大楚”。修築高壇進行盟誓,用縣尉的首級作為祭品。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進攻大澤鄉,召集士卒,進攻蘄縣。

攻下蘄縣後,就派符離人葛嬰率軍進攻蘄縣以東的地區,進擊銍、酂、苦、柘、譙地,全都攻了下來。行進的過程中不斷招收士卒。等到抵達陳縣時,已經擁有了戰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餘人,步兵數萬。進攻陳縣,陳縣縣令不在此地,隻有縣丞與陳勝的軍隊在譙門當中交戰,沒能取勝,縣丞戰死,陳勝的軍隊便進城占領了陳縣。幾天後,下令召集三老、豪傑都前來集會議事。三老、豪傑都說:“將軍身披鎧甲,手執武器,討伐無道,誅滅暴秦,重建楚國,依據功勞應該稱王。”陳涉於是自立為王,國號為“張楚”。

這時,各郡縣被秦朝官吏壓迫得很苦,他們都會殺死長官,起兵響應陳涉。於是讓吳廣任“假王”,督率各將領向西行進,攻打滎陽。命令陳縣人武臣、張耳、陳餘進攻趙地,命令汝陰人鄧徇進攻九江郡。在這個時候,楚地的義兵以數千人相聚集的,數不勝數。

葛嬰抵達東城,擁立襄強為楚王。葛嬰後來聽說陳勝已自立為王,就殺掉了襄強,回來報告陳勝。到達陳縣,陳王殺掉了葛嬰。陳王命令魏人周市向北進攻魏地。吳廣圍攻滎陽。李由擔任三川郡守,守衛滎陽,吳廣沒能攻下來。陳王召集國內的豪傑,與他們商議對策,任命上蔡人房君蔡賜為上柱國。

周文為陳縣賢人,曾經擔任項燕軍隊當中占卜時日的官吏,侍奉過春申君,自稱自己的軍事素養很高,陳王授予他將軍印,西進進攻秦朝。行軍途中招收兵馬,抵達函穀關時,已經擁有戰車一千輛,士卒幾十萬,抵達戲亭,駐紮下來。秦朝派少府章邯赦免驪山的刑徒、奴婢,全部調發前線來攻擊楚軍,大敗他們。周文敗退,逃出了函穀關,駐紮在曹陽兩三個月時間。章邯趁勢追擊,大敗楚軍,周文再次逃走,駐紮在澠池十多天,章邯進擊,又大敗楚軍。周文自殺,軍隊失去戰鬥力。

武臣抵達邯鄲,自立為趙王,陳餘擔任大將軍,張耳、召騷擔任左右丞相。陳王大怒,逮捕關押了武臣等人的家眷,準備殺死他們。柱國蔡賜說:“秦朝還沒滅亡,就處死趙王將相的家眷,這等於出現了另一個秦朝,不如乘勢冊封他。”陳王於是派遣使者前去祝賀趙國,而將武臣等人的家眷轉移到宮中,並封張耳的兒子張敖為成都君,催促趙軍迅速攻入函穀關。趙王將相互相商量說:“大王稱王趙地,並非是楚國的意願。楚國消滅秦朝後,一定會進攻趙國。如今之計,莫過於並不向西進軍,派遣使者去北麵攻略燕地,擴充領土。趙國南麵扼守大河,北麵擁有燕、代地區,楚國就算戰勝了秦朝,也不敢進攻趙國。如果楚國沒能戰勝秦朝,肯定會重視趙國。趙國乘秦朝衰敗的時機,可以在天下間實現自己的誌向。”趙王認為這個主張是正確的,因而不向西進兵,而派遣原來的上穀郡卒史韓廣統軍北去進攻燕地。燕國舊貴族豪傑對韓廣說:“楚地已經立王,趙地也已經立王。燕地盡管狹小,也是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希望將軍可以自立為燕王。”韓廣說:“我的母親在趙國,我不能自立為王。”燕地的人說:“趙國在西麵害怕秦朝,南麵害怕楚國,它的力量不足以限製我們。況且,以楚國的強大,都不敢殺趙王將相的家眷,趙國怎麼敢殺害將軍的家眷呢?”韓廣認為他說得對,於是自立為燕王。幾個月後,趙國將燕王的母親及家眷送回到燕國。此時,各將領攻城略地的,不計其數。周巿向北進攻到達狄縣,狄縣人田儋殺掉了狄縣縣令,自立為齊王,憑借齊地抵抗周巿。周巿的軍隊潰散,返回魏地,想要擁立原魏國貴族後裔寧陵君咎為魏王。當時咎正待在陳王那裏,無法前往魏國。魏地已然平定,打算共同擁立周巿為魏王,周巿沒有同意。使者五次往返於陳王與魏國之間,陳王才封立寧陵君咎為魏王,遣送他回國。周巿最後當了魏國相國。

將軍田臧等人一起謀劃:“周章的軍隊已然崩潰,秦朝軍隊即將到來,我們圍攻滎陽,無法攻克,秦軍一到,必定大敗。不如留下少量部隊,足以包圍滎陽的就行,用全部精兵前去迎擊秦軍。現在假王吳廣很驕橫,不懂得用兵的權謀,無法與他商議,不殺掉他,事情恐怕會失敗。”因而一同假借陳王的命令殺害了吳廣,將首級奉獻給陳王。陳王派遣使者賜予田臧楚國令尹的官印,任命他為上將軍。田臧便派部將李歸等人圍困滎陽城,自己率精兵西去與秦軍激戰於敖倉。田臧戰死,軍隊潰敗。章邯在滎陽城下攻擊李歸等人,打垮了他們,李歸等人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