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回首的“第三者”生活(3 / 3)

心理醫生要會聽弦外之音,我當然是這方麵的高手。我聽出“要是我的話”這句話的許多意思,小小的欣當時把自己放在了媽媽的位置上,她認同了媽媽,同時,欣還在與媽媽競爭:“要是我的話就不這樣”,欣覺得自己會比媽媽做得更好。

這就是欣的戀父情結。

戀父情結在欣與榮的關係中展露得一覽無遺,這些年來她不就是在強迫性地重複媽媽的命運,在努力完成媽媽未竟的“事業”嗎?她不就在無怨無悔地做得比她媽媽更好嗎?

真的,愛,不是那個愛(男女之間的愛情)。’餞,不是那個錢

欣對分手結局的感受如同當初開始時,一切似乎都在她的意料之中,真正麵臨兩人關係的終結,欣還有一些輕鬆的感覺,這可以看成是欣掙脫了潛意識中戀父情結的羈絆,逐步地走向獨立,一如小雞啄碎蛋殼,跳到清新真實的大地。生命總是如此堅強地在痛苦的磨難中前行,欣找到心理醫生,並不是因為無法承受被拋棄的痛楚,欣來的目的是她難以排解內心的衝突:是否接受榮給她的一筆錢。

5年中,欣沒有向榮索要任何禮物。了結了這段情緣,欣環顧四周,竟然沒有一件東西可以用來紀念她生命中這段美好的歲月,她不願意有任何事情褻讀、玷汙她的情感,她不要讓她的情感沾染銅臭。5年來,她把所有一切都押在未來與榮的結合上,她用抽空自己作為賭注,可是現在,虛弱不堪的她必須獨自麵對生活。在治療中,欣再度發現自己在過去的5年中一直以榮為中心,榮占據了欣現實的以及想象的時空,欣自己早已被擠得扁扁的了。其實,欣是一個充滿靈氣的女孩,在回憶自己高中時編一道幾何題難倒數學老師。作文被語文老師拿去發表在《萌芽》上的往事時,欣蒙呢的眼睛逐漸清澈起來,閃動著喜悅的光澤,眉幹問的愁結慢慢舒展開來。可是我不能完全驅散欣頭頂上的烏雲,她現在深陷在兩難處境中:從與榮的關係中解脫出來後,她最渴望的事情是在校園裏安靜地學習,過去荒廢了太多太多的時光,她感到學習對自己來說是那樣緊迫,可她沒有經濟能力支付高額的學費。而她又不想用榮的錢,不想。如果用了榮的錢,就是背叛自己。

欣是聖潔的,我可以感覺到她額頭閃著逼人的聖潔的光芒。

我必須去理解這聖潔背後的力量,去探究絕對的“如果……就……”背後的心理邏輯。

直覺告訴我,欣的潛意識可能是要讓榮感到負疚、永遠感到對不起她。榮給歐一筆錢,不就是想減輕內心的罪惡感麼,她可不能讓榮的“陰謀”得逞!當我得知欣為榮做了三次人流手術時,我就有類似的想法:欣簡直是在“有意”糟蹋自己啊。現在各種性用品商店滿街都是,欣很容易找到許多事前或事後的避孕工具和藥品,為什麼這樣不珍愛自己,這樣地自輕自賤呢?或許這是欣殘酷的心理防禦,即投射,她希望榮也如此這般地為了她而犧牲自己。或許這是欣隱藏得很深的內心憤怒的一種表達方式,因為長久地得不到父親和父親的替代者們的愛,欣的攻擊性從他們轉移到自身,通過折磨自己來鞭撻他們,通過受虐來懲罰他們。難道這就是欣比她媽媽高明的地方,

也許是,也許不是。

三個月的治療結束了,欣拿了榮的錢,並留下一張借條。欣背著行囊,告別家鄉,前往南京求學。

我衷心祝願欣一路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