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變與不變(1 / 1)

專製君主已經遠離我們而去,一個現代國家正在構建中,一百年的時間在人類曆史上說非常短暫,但這一百年的變化絕對超出了中國曆史上過去上千年、兩千年。

在這一百年,我們經曆過清朝的最後統治,經曆過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經曆過袁世凱和北洋係的十幾年政治統治,也經曆過蔣介石和國民黨的“黨國體製”,直至1949年,中國的麵貌發生了根本轉變,幾十年的混亂、分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予以終結。

此後的六十多年也是幾經反複一路坎坷,最初的十七年,黨盡管犯有人民公社、“大躍進”等一係列頭腦發熱式的激進錯誤,確實給新建的共和國以毀滅性打擊,其後果就是1960年前後人口大幅減少,非正常死亡大幅增加,這是中國曆史的慘劇。但是人們並沒有因此喪失對中國共產黨的信賴。然而,不幸的是,隨後人為發動的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不僅使中國的文化遭到毀滅性打擊,而且使中國經濟到了崩潰邊緣。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適時提出改革開放之後,逐步將中國帶到一個常態國家,經濟發展繁榮,民生改善提升,也就短短三十年時間,中國已經從先前的貧困狀態步入比較富強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這都是過去一百年不得了的成就,中國的麵貌由此發生根本改觀,一百年前的“東亞病夫”成為亞洲甚至世界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一百年的變化是巨大的。一百年的失誤、問題,當然有清廷、北洋、國民黨、共產黨的責任,一百年的成就,理所當然也有這些領導階級和領導者的貢獻。一百年後理性回溯中華民族走過的路,成就是主要的,問題其實也不少。變化固然天翻地覆日新月異,不變甚至某些方麵的倒退也是事實。

早在一百多年前,清廷就曾鄭重承諾要進行君主立憲政治體製改革,然而到了最後清廷無法兌現立憲承諾,隻好遜位隻好交出政權。一百年前,孫中山也曾鄭重承諾在經過軍政、訓政兩個階段後還權於民,實現憲政。隻是孫中山在其一生並沒有真正獲得政權,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諾言。也是一百年前,袁世凱在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時莊嚴承諾遵守共和,然而為時不久,帝製自為,一生清譽毀於一旦。接替袁世凱的北洋係軍人一次又一次地維護共和,挫敗帝製陰謀,但是軍人政治也使民國蒙受了巨大羞辱。1927年,蔣介石北伐成功,重建統一,也曾承諾還政於民,實現憲政,但是直至國民黨兵敗大陸,蔣介石的承諾都沒有變成現實。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一直在探索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今天,我們依然還在改革的路上繼續探索。未來中國的政治民主化,還政於民,依然是必須跨越的一道坎兒。中國隻有政治有辦法,其他方麵才會有辦法。而政治上的辦法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讓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擁有選擇執政黨執政者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