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3年農曆六月十九。
大遼祖州。
病榻上,從昏迷中醒來的述律平望著守護著自己的親兵,輕輕地說:“擂鼓,我要走了。”
庭院裏,幾十名白發老兵全都無語哽咽,他們幾乎不敢相信,他們追隨著轉戰大漠南北的女主人就這麼要離開人世了。
“不要哭,我此生無憾!你們不要哭我。你們都是大漠上的雄鷹,是征服草原的勇士,可灑血,不要灑淚。”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列隊,擂鼓。”
屬珊軍那獨特的戰鼓聲響起,仿佛喚醒了這些老兵塵封了多年的對他們昔日傲人戰功的回憶,沒有人來指揮,他們已經排列成整齊的隊列,驕傲而倔強地挺起他們那滿是白發的頭顱,那氣勢,似乎他們現在仍舊可以隨時出發,去征服任何一個世界。
病榻上的述律平無力地閉上了眼睛,傾聽著激越的戰鼓聲,她心中在想:我就要完成一個傳奇了,對啊,你們應該這樣,用戰鼓聲來為我送行!
述律平去世後,與耶律阿保機合葬於祖州城西。
在述律平去世半個世紀以後,契丹軍南下,逼宋王朝訂立了澶淵之盟,大遼帝國步入鼎盛。在述律平去世一個半世紀以後,女真人興起,滅亡了契丹人的帝國。此後,祖州一帶逐漸荒蕪,沒有人再提起契丹人的帝國,也沒有人還記得契丹人的斷腕太後。越來越多的漢人進入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昔日契丹人興起的地方逐漸成為漢人的生活區。至元代,已經漢化的契丹人甚至被視為漢人的一支,契丹小字也成為無人能夠識讀的死文字。雖然在遼朝存在其間,遼朝的皇帝一直都是述律平的子孫後代,但是在遼朝滅亡以後,她與耶律阿保機的後裔漸漸地與其他契丹人一同融入了漢族之中,耶律也好、述律和蕭也好,都成為後人非常陌生的姓氏。
因臨近潢水即西喇木倫河而被命名為臨潢府的契丹帝國的都城,也成為一個被人們遺忘的地名。現代的考古學家雖然發現了臨潢府的遺址所在,但究竟還有誰會來這裏憑吊昔日的契丹人,以及述律平的草原帝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