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處世心理學篇(1)(2 / 3)

如何生活在良好的人際關係氣氛中,如何提高個人的人際魅力,如何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狀態,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在生活中,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傾向,那就是都希望別人承認自己的價值,支持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人際交往中,喜歡與厭惡是相互的,你會發現,那些喜歡你的人,你往往也喜歡他們,願意接近他們;而對你冷淡和疏遠的人,甚至厭惡你的人,你的反應也是相應的,你對這些人也會不由自主地疏遠或者產生厭惡感。

在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人際交往的交互原則:決定一個人是否喜歡另一個人,最強有力的一個因果關係是,另一個人是否喜歡他。

心理學家曾做過實驗,他們安排互不相識的被試者分別參加一係列合作性活動。每次交往以後,有意安排一名被試者(研究者的助手)對研究者評價其他被試者(真被試者),或誇獎,或抱怨,或先褒後貶,或先貶後褒,並讓各組被試評價者聽到。

最後,被試評價者自己選擇下一階段實驗的合作者時,受到表揚的被試,都傾向於選擇原來的夥伴(研究者的助手),而受到抱怨的被試,則傾向於拒絕選擇原來的搭檔(研究者的助手)。

心理學上對此的解釋是,任何人都有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的穩定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關係保持某種適當性、合理性,並根據這種適當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為以及與別人的關係得到調整。這樣,當別人對人們做出一個友好行為,對人們表示接納和支持時,人們會感到“應該”對別人報以相應的友好應答。這種“應該”的意識,會使人們產生一種心理壓力,迫使人們也表示相應的接納行為。否則,人們的行為就是不合理、不適當的,就會妨礙自己以某種觀念為基礎的心理平衡。

生活中,當我們對別人做出了一個友好的行為,對別人表示接納以後,我們也會產生一種要求別人做出相應的回答的期望。如果別人的行為偏離了我們的期望,我們會認為別人不友好,不值得我們友好對待,從而產生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對對方產生排斥的情緒。

我以前的同事,最近失戀了,在網上抱怨她的男朋友根本就不是真正地喜歡她。她憤憤不平,“他竟然敢搶在我前麵說分手,太過分了,還口口聲聲說愛我呢!”她是個自戀狂,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男朋友根本就配不上她。當男朋友追她的時候,她很不在乎,總是有點看不上這個男孩,而對他若即若離,冷冷淡淡。現在這個男孩終於對她的高傲忍無可忍了,提出了分手,她又覺得過分。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喜歡你,即使你能力再強,再有魅力,如果你對周圍人總是表現出一副冷若冰霜、目中無人的樣子,你的人際關係也會出現危機。

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首先你要表現出對人的尊敬和喜愛。要贏得人們的接納,除了要先接納別人外,還要注意以下這些方麵:

主動與人交往小娟已超過適婚年齡,但仍孑然一人獨處。其實,她非常喜歡某一位男士,而男士對她也有好感,但他們兩人一直保持若即若離的平淡關係。

朋友曾告訴她:“你可以主動一點,約他吃飯、看電影、逛街啊,你總要為自己製造點機會啊。”可是,小娟卻回答說:“這不是我的風格。”

“是的,這不是你的風格,但你知道嗎?‘你的風格’也許會讓你一直等,等到你變成老姑娘!”朋友說。

主動交往便是主動處理人際關係。生活中,很多內向的人不懂得主動跟人交往,主動接納別人,總是被動地等待著別人與自己交往。原因主要是覺得不好意思,怕自己的主動沒有得到相應的回應而讓自己尷尬,進而自尊心受挫。然而我們的“不好意思”正是我們人際交往中最大的障礙。

肯定他人的價值和優勢讚揚是對人的一種肯定,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莎士比亞說:“讚揚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不能生長。”

上麵我們已經說到了“愛人者,人恒愛之”的心理依據,那麼,我們就需要表現出對人的友善態度,不要輕易地說“不好聽”的話,表現出對人的不滿。心理學家認為,讚揚能釋放一個人身上的能量,調動人的積極性。有一位歐洲婦女出門旅行,她學會了用數國語言講“謝謝你”、“你真好”、“你真是太棒了”等,所到之處,都受到熱情接待。真心真意,適時適度地表示你對別人的讚揚,讚揚既對人也對事,能夠增進彼此的吸引力。

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心理學家們發現,以幫助和相互幫助為開端的人際關係,不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確立,而且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可以迅速縮短,使良好的人際關係迅速建立起來。雪中送炭、患難之中見真情就說明了這一點。每個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應當伸出援助之手。

站在他人的位置看問題,想人所想,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24.學會傾聽

瑪喬麗·威爾森是一個有魅力的權威,她說:“如果聽眾沒有什麼反應,證明很少人感到把話講得好。所以當一句話打動你的心,你就應該動一下身體。當一個主意迫切地感動你的時候,就像你心裏的一根弦被震動了,你就該稍微改變一下坐姿。”

一對敏感而善解人意的耳朵,比一對會說話的眼睛,更使一個女人討人喜歡。

1950年12月,一個叫做比爾·瓊斯的人,在芝加哥從五樓樓頂上跳下來。他跳樓的原因是憂慮和害怕。他那曾很興盛的事業出現危機了,因為他擴展得太快——債權人正在催逼他——他的許多支票在銀行裏都無法兌現。最糟的是,他覺得他不能和他的太太一起承擔這些災禍。他的太太一直都以他的成功為榮,他沒有勇氣告訴她這些事,因為他害怕這些事會使她從幸福掉進羞恥和絕望的深淵中。

比爾·瓊斯的困境使他走上了他自己倉庫的屋頂。他遲疑了一下——然後跳入了空中。他從五層樓跌下,穿過底樓窗上的遮陽篷而掉落在人行道上。從地心引力和常識來判斷,他是死定了;但是,使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受到的最大傷害隻是摔破了大拇指的指甲。最可笑的是,他所穿破的遮陽篷是他唯一一件完全付清款項的東西。

比爾·瓊斯意識清楚地醒過來,發覺自己還活著時感到很興奮。和這個奇跡比起來,他從前的麻煩沒有一件看來是重要的了。5分鍾以前,他還覺得他的生命是一種毫無用處的汙穢——現在他因為活著而感到激動。

他趕忙回家把整個事情說給他太太聽。他太太似乎慌亂了一會兒——但隻是因為他從前沒有把他的麻煩告訴他太太而已。她開始坐下來想辦法為他解決困難。好幾個月來,比爾·瓊斯第一次放鬆心情做一些正確與有用的思考。

現在,比爾·瓊斯在穩定的步驟下有了成功的事業,不再由他沒法付清欠債了,更重要的是,他已經學會如何和他的太太一起分享困難,就像一起分享勝利那樣。然而,比爾·瓊斯也極可能隻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太太也能和他一起渡過難關而喪失了自己的生命。

比爾·瓊斯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丈夫不信任自己的太太,不能完全算是太太的錯誤。有些男人,譬如以前的比爾·瓊斯,對於用事業上的憂慮來麻煩自己的太太有個錯誤的看法。他們想帶給太太所有美好的東西,想成為把成功的事業和上等的毛皮大衣帶回家的大男人。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他們想辦法瞞住自己的太太,以免她們的小腦袋裏裝滿害怕與不安。他們恥於承認自己是會被征服的。他們從沒有想到,不管好壞也應該讓他們的太太一同來解決這些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