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情緒心理學篇(1 / 3)

1.嫉妒會讓你活得很不輕鬆

嫉妒,是男人、女人都有的心理特征,也可以說是人的一種本性。

女人愛嫉妒,為世人所公認。看到別人比自己長得漂亮,嫉妒;看到別人事業比自己成功,嫉妒;看到別人比自己人緣好,嫉妒;看到別人比自己有錢,嫉妒……總之,隻要看到別人比自己強,心裏就不舒服。殊不知,長期為這種心理所困擾,會讓你活得很不輕鬆。如果失去理智的話,嫉妒就像一把雙刃劍,既傷了別人,也傷了自己。

有一對好朋友,其中一人嫉妒另一人比自己事業有成,便在背後百般誣陷,寫匿名信,散布流言蜚語,給另一人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那人的精神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幾年後水落石出,誣陷者受到了應有的懲處。

雖然嫉妒是每個人都有的心理特征,但愛嫉妒就不是件好事了。尤其是女人,一旦成為妒婦,便如驚弓之鳥,疑心重重,對男友或丈夫嚴加防範。例如他在逛街時多看了漂亮女人兩眼,或者他誇獎別人的妻子或女朋友,都會讓自己生氣不已。如果他和別的女人多有接觸,更不問什麼原因,便雷霆大發,鬧得不可開交。一旦丈夫或男友忍受不了,就會抽身而去,結果是不僅沒有得到希望的愛與關注,反而徹底失去了他。

一個人如果長期被嫉妒心理所困擾,心情就會變得焦躁、鬱悶,性格也會變得挑剔、尖刻,不僅自己會苦惱,也容易給別人帶來傷害。

當然嫉妒不是全無好處,它也有積極的一麵。在朋友之間,可以把嫉妒變成動力,使人發奮、催人上進;在夫妻之間,嫉妒也可能給對方帶來一種滿足感。小妒可以是夫妻生活的一味佐料,使夫妻關係變得更有趣味性。因此,要學會利用嫉妒的積極一麵,而克服由嫉妒產生的消極情緒。

俗語說:人比人,氣死人。人和人的生活狀態大不相同,怨天、怨命、生氣又有什麼用?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改善自己的狀態才是上策。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要學會欣賞別人,也學會欣賞自己。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的快樂和不幸,對人對事要多一些理解和溫情,這樣,你才能活得快樂、輕鬆。

2.控製好自己的情緒

怒氣隻能衍生出惡言惡語,甚至爭吵打罵,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感情出現裂痕,友誼破裂,甚至“冤冤相報,無休無止”。這座“火山”噴發的火氣隻能灼傷自己,燒痛別人,周圍的人和你結怨的結怨,無仇的有恨,無恨的遠離,最終你將成為一個孤獨的人。

情緒是一種變化無常的東西,尤其是女人的情緒,有時變化無常得讓人捉摸不透。要想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就必須首先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因為自己是女人就可以無故地耍脾氣,而後期望別人會因為你是一個女人而對你有所原諒。

情緒控製得好,可以將阻力化為助力,幫你解危化險、明晰事理,在山重水複處開辟一條通向成功的新路。情緒若處理得不好,便容易激動,產生一些非理性的言談舉止,輕則誤事受挫,重則給他人造成心理創傷,既得罪了人又誤了事。

如果真的有人讓你無比氣憤,你也應該努力克製自己在盛怒下的情緒,這不僅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也是理智的表現。在你采取任何行動之前先數到十,要是極度憤怒的話,就數到一百。

怒氣不亞於一座“活火山”,一旦爆發既會傷害到別人也會傷害到自己。同時,怒氣又是一種奇怪的東西,隻要給它一點時間,稍稍耐心地等一下,它就會自己溜走,但是一旦你給它行一個方便,它就能惹出更多的怒氣,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怒氣隻能衍生出惡言惡語、爭吵打罵,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感情出現裂痕,友誼破裂,甚至“冤冤相報,無休無止”。這座“火山”噴發的火氣隻能灼傷自己,燒痛別人,周圍的人和你結怨的結怨,無仇的有恨,無恨的遠離,最終你將成為一個孤獨的人。

一旦發現你體內的火山有爆發的傾向,就應立即製止或者把它發泄掉,但必須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進行。

要是能夠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把怒氣發泄出來,也是很好的辦法。

比如,有的女孩子喜歡生氣的時候逛街、吃零食,以此忘記惱怒的事;你可以找個空曠的地方,大聲喊出你要說的話;你可以把一腔怨恨寫在紙上,或者亂寫亂畫一通……總之,辦法多的是,多掌握一些控製和發泄憤怒的手段有利於你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利於你和周圍的人更加融洽地相處。

3.怎樣消除緊張情緒

盡量多結識新人,把自己融入到社會生活中去。緊張當然是在不熟悉的人麵前會出現,就你一個人,當然不會緊張。所以,你結識的人多了,什麼人都見過,慢慢地,就不緊張了。

我見過一女孩第一次去我們單位上班,緊張得把杯子都摔了,手在抖。其實,大家都是同事,緊張什麼啊?

我也經常緊張,特別在麵試時候,經常導致結結巴巴地說不清楚話,所以也在經常思考這個問題。

一遇到事就緊張,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你的心裏有以前的陰影。由於有過由緊張而引起的尷尬局麵,而你在一些場合會不自覺地想起往事,久而久之,變成了習慣,不想那事也會緊張的。建議你把以前的所有緊張局麵透徹地回憶一遍,直到想通了,將其付之一笑。

上學的時候,不經常回答課堂問題吧?也絕不會主動當眾唱歌吧?雖然自認為唱得絕對比別人好,但不唱出來就不能克服這個難關。所以,建議試著主動和別人,特別是不太熟悉的人多交往。遇到唱歌什麼的場合要主動些,把它看作是對自己的鍛煉。

盡量多結識新人,把自己融入到社會生活中去。緊張當然是在不熟悉的人麵前會出現,就你一個人,當然不會緊張。所以,你結識的人多了,什麼人都見過,慢慢地,就不緊張了。

經常對著鏡子說說話,可以使你的表達更完美,讓你更自信。

尊重他人,你也會獲得他人尊重,這會增加你的自信。你不正應該展示你的自信嗎?你在當眾演講時可能會緊張,可當你看到那渴求的目光、那鼓勵的神態時,你還會緊張嗎?

4.為什麼要調整心態

如果你的內心是一團火,你才能釋放出光和熱;如果內心是一塊冰,即便融化了也還是零度。隻有內心充滿熱量,才能釋放熱量。塑造陽光心態,就是讓我們建立積極的價值觀,獲得健康的人生,釋放出強勁的影響力。

良好的心態能夠影響個人、家庭、團隊、組織的發展,最後影響到社會的進步。好的心態能讓你成功,壞的心態也能使你毀滅。所以隻有心態好,才能獲得健康,使能力增強。

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做過如下定義:健康包括人們的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麵。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也曾說過,健康有三個標準:足夠的自我安全感、生活理想符合實際、保持人際關係良好。如果你總是抱怨周圍的人,你就要調整心態。為什麼要調整心態?因為情緒的好壞對人的健康有著巨大的影響。

人類有九大基本情緒:興趣、愉快、驚奇、悲傷、厭惡、憤怒、恐懼、輕蔑、羞愧。興趣和愉快是正麵的,驚奇是中性的,其餘六個都是負麵的。由此可見,人類的負麵情緒占絕對多數,我們往往會不知不覺就進入不良情緒的狀態之中。心情具有兩極性:好的心情會使你產生向上的力量,使你喜悅、沉著、冷靜,生機勃勃、締造和諧;而差的心情會使你憂愁、悲觀、失望、萎靡不振,甚至頹廢。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可能會與同事發脾氣,不願意配合別人的工作,人際關係就會緊張。這種不好的情緒會像羊群中的瘟疫一樣在組織中傳染,導致團體人際關係緊張。

亞裏士多德說:“生命的本質在於追求快樂。”使生命快樂的途徑有兩條:第一,發現使你快樂的時光,增加它;第二,發現使你不快樂的時光,減少它。我們通過調整心態,就是要將興趣和愉快這兩個正麵情緒調動起來,使大家經常處於積極的情緒當中。

5.心態可以改變命運

心態可以影響人的能力,能力影響人的命運。內心愁苦的人,命運也將愁苦;內心積極的人,才能有積極的改變。生命的質量取決於你每天的心態,如果你能保證眼下心情好,你就能獲得今天一天的好心情。

當我們改變不了某件事情時,就改變對這個事情的態度。一個人因為發生的事情所受到的傷害不及他對這個事情的看法重要。如果我們被別人的言語傷害了,那是你的思考傷害了自己。

有些時候事情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對這個事情的態度。態度變了,事情也就變了。中國有句成語叫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非常樸素的道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事或壞事,都隻是事情罷了。這樣想,人們才會變得更為灑脫、平淡。

心態可以改變命運。古時候有甲、乙兩個秀才去趕考,路上遇到了一口棺材。甲說:“真倒黴,碰上了棺材,這次考試死定了。”乙說:“棺材,升官發財,看來我的運氣來了,這次一定能考上。”當他們答題的時候,兩人的努力程度真就不一樣了,結果乙考上了。回家以後,他們都跟自己的夫人說,那口棺材可真靈啊。

心態可以影響人的能力,能力影響人的命運。內心愁苦的人,命運也將愁苦,內心積極的人,才能有積極的改變。生命的質量取決於你每天的心態,如果你能保證眼下心情好,你就能獲得今天一天的好心情。

如果你能保證每天心情好,你就會獲得很高的生命質量。

6.享受生命的過程

生命的本質在於追求快樂而不是比賽的結果,切莫為了追求結果而錯過了沿途美好的風景。追求完美並沒有錯,但為了完成目的而追求則得不償失。

生命是一個括號,左邊括號是出生,右邊括號是死亡,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號。要用靚麗多彩的事情將括號填滿。

雲南大理是我國的一座古城,那裏物產豐富、氣候宜人,人們生活節奏也是慢悠悠的。一次,有一位英國紳士看到這裏的人們悠閑的生活,就問一位老太太:“夫人,為什麼這裏的人們生活節奏總是慢悠悠的?”老太太回答說:“先生,你說人最終的結果是什麼?”這位紳士想了想說:

“是死亡。”老太太說:“既然是死亡,你忙什麼?”簡單而又是智慧的回答。生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去享受這個過程。

一個人生命如同旅遊,記憶如同攝像,注意決定選擇,選擇決定內容,從原點出發再回歸到原點。

有甲、乙兩個人看風景,開始的時候你看我也看,兩人都很開心。後來,甲耍了一點小聰明,走得快一點,比乙早看一眼風景。乙一看,怎麼能讓你比我早看一眼,就走得更快一點超過甲。於是兩人越走越快,最後跑起來了。原來是來看風景的,現在變成賽跑了,後麵一段路程的風景兩人一眼也沒看到,到了終點兩人都很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