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瓦坯與壁爐(2 / 2)

說偏了,視線回到營地。

做完瓦坯,時間還早,遠不到太陽下山的時候。石笑玉一邊小心的保持火堆不滅,一邊來往與小溪和營地之間。先是準備第二天做瓦坯的黏土,然後搬運著石頭。

房子是主體是壘起來了,但是還有配套設施沒有壘。例如後牆上留下的兩個缺口,一個是壁爐,一個是火炕的煙囪。

不過這兩樣個頭都比較小,所以也費不了多少石頭。等搬到天要變黑的時候,壘建需要的石頭,差不多就夠了,畢竟壘牆的時候,還有一些剩餘。

沒有應酬,沒有燈紅酒綠,石笑玉也沒有折騰。隻是像往常一樣,回到外島,吃飯睡覺,養精蓄銳,準備第二天的工作。

……

日落而息,日出而作。

太陽剛剛升起,石笑玉下了床,簡單的收拾吃飯後,像上班一樣,趕往營地,準備開始新的一天。

趕到營地,他首先做的就是生起火,把頭天做的瓦坯翻了個麵,繼續烘烤,使瓦坯另一麵也接受烘烤。

小半天的烘烤不足以使瓦坯幹透,雖然表麵看起來幹了,灰白灰白的,但是裏麵卻不一定幹到位了,保險起見,石笑玉隻能再將瓦坯連曬帶烤一天。

沒有忙著製作瓦坯,因為模具還在頭天的瓦坯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石笑玉也隻能放下繼續製作瓦坯的念頭,轉而考慮壁爐的壘造。

石笑玉壘造壁爐不是吃飽了沒事幹,也不是重複建設,而是壁爐和火炕都有各自的作用。火炕主要解決的是睡覺時地下的熱度問題,空氣中的濕度問題,還需要壁爐來解決。

壁爐裏燃燒的木柴會製造熾熱的火焰,烘幹屋子裏麵,讓屋子裏始終保持幹燥。況且,燃燒的火焰還能提供亮度,算是樹脂燈的補充。

壘壁爐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石笑玉直接就開始和泥準備。隻是簡單的壘爐壁,所以也沒有浪費做瓦坯的黏土,用的是直接從屋後的陡坡上挖的土。

先是壘三邊爐壁,直直的往高壘,一直到與牆上開口等高為止。接著找長條石頭,緊靠著房子後牆,架到左右兩邊的爐壁上,就像蓋板一樣,不過隻蓋了一塊,這是為了後麵收口準備的。

石笑玉不想壘多大的壁爐,牆的厚度是二十公分,牆外麵也隻壘的二十公分,加起來四十公分的深度足夠了。

蓋上石條後,四周就都有了支撐的地方。因為要收口,所以石笑玉也就沒有繼續再用石頭壘,而是單純用泥往高壘。

每往上壘一層,就往回收一點,但是又不是全部收回,而是讓中間始終留有足夠的孔洞排煙。

壘到一米五左右的時候,停止往上壘。靠山的一麵留出缺口,剩下的三麵再往上壘一層。接著往左右兩邊一邊防一塊石頭,石頭很薄,隻有一公分厚。

石笑玉用羊角錘敲了很長時間,才敲出長方形的樣子。石頭正放在兩邊的爐壁上,這樣每塊石頭蓋住中間一半,外邊又露一半,正好防雨。

接著石笑玉往兩塊石頭的接縫處再放上一塊相同的石頭,用泥抹上縫。這樣上麵也算防雨了。

上麵的石頭防雨,靠山的一麵留下排煙口。這樣,壁爐算是壘造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