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有益於健康之睡眠(一)(1 / 3)

一、什麼是正確的睡姿

對每個人來說,采取的姿勢應該是最舒適、最易使身體放鬆的姿勢。

從生理學的觀點看,右側臥是比較科學的。右側臥時,右肺空氣吸入量占全肺的59﹪,右肺循環血量占全肺的68﹪。而左側臥時,左肺的上述兩項指標相應為38﹪和57﹪。空氣吸入量所占百分比與血流量所占百分比相比,右側臥時較為接近(相差9﹪),左側臥時相差較大(相差19﹪)而人體需要的氧氣體交換後是靠血液來運輸的,由此看來右側臥優於左側臥。

另外,心髒位於胸腔內左右兩肺之間而偏左,左側臥時因心髒易受壓擠,易增加心髒負擔,正常人側臥時以右側為合理。

二、睡多長時間合適

睡眠是因人而異的,並無一個絕對的時間,通常我們認為8小時睡眠是正常的,這指的是平均睡眠。

那麼人最少需要多長時間睡眠呢?也許人們會想到,法國曆史上那位科西嘉島出身,曾威震世界的人物拿破侖。拿破侖1天隻睡3個多小時,通常晚上11點上床睡到淩晨2點,起床後在辦公室工作到淩晨5點,然後再睡個覺到7點。這位小個子法國皇帝異常活躍,幾乎是一刻也不能安靜,總是精力充沛地工作著,拿破侖工作效率極高,他有一句口頭禪:“在我的字典裏沒有不可能這個詞。”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的丘吉爾也是位短睡眠者,每天睡5至6小時,他是一個典型睡眠者,工作到淩晨3至4點鍾才上床,到8點鍾又開始正常工作,然後中午睡個午覺。丘吉爾一生成果卓著,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同時又是偉大的文學家,195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能有今天的文明,人們不會忘記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他也是位短睡眠者。

中國人民永遠懷念的好總理周恩來,中南海西花廳的燈光徹夜不滅,總理日夜為國為民操勞。雖然並無明確記載,但據周圍工作人員的回憶,總理每天隻能睡3至4個小時,難怪工作人員都看不下去了,出於對總理的敬愛和心疼之情,貼出了一張特殊的大字報:“總理,我們要造您一點反”。總理是位天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文造詣也很高,盡管他睡眠如此之少,但給我們留下的印象總是那麼神采奕奕,思路敏捷,氣宇軒昂。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超短睡眠者,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後天形成的,可能有遺傳因素參與。也有可能這些人的腦子受過不同程度的損傷,累及睡眠中樞,使調節結構失靈,所以超短睡眠者並非都是健康、正常的。總之,睡眠時間因人而異。普通人幾乎都在6至9小時範圍內;少數人為短睡眠苦,每天睡3至5小時,超短睡眠者,則不一定都正常。

睡眠的時間長短隨年齡而變化,年齡不同,睡眠的需要不同,睡眠分期的格局也不同。

一個人由出生到童年到少年,每天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成年以後相對穩定,進入老年期以後又逐漸減少。一般來說,出生不久的嬰兒每天睡17至18小時,以後逐漸減少,到1歲時每天睡13至14小時,4歲時每天睡10至12小時,10歲時每天睡眠時間約為9至10小時,20歲時每天睡5至8小時。這以後睡眠時間相對穩定,但隨著年齡增長仍有緩慢下降的趨勢,到65歲時每晚約睡6至5小時。當然這些數字是就人群中的一般情況而言,正常的個體差異是存在的,對於具體的個人,不一定能硬套這些數字。

與年齡相關的變化更顯著的是睡眠格局的改變。從兒童期到老年期,REM睡眠時間逐漸減少。提前10周出生的早產新生嬰兒,其睡眠時間的80﹪為REM睡眠,提前2至4周出生的新生嬰兒的尺睡眠時間占整個睡眠時間的50﹪,2歲時睡眠時間降到總睡眠時間的30﹪至35﹪,10歲時隻有,青春期以後約為20外,以後大致穩定在這個水平上,直到70、80歲以前很少再有改變。因此,睡眠的時間由出生時的8小時左右降到青春發動期及稍後的1.5至1.75小時。由於尺2財睡眠時腦電活動呈去同步化,很像覺醒狀態下的注意力集中狀態,而尺2似睡眠時大腦的耗氧量大於醒覺時的注意力集中狀態,加上童年期REM睡眠的時間變化格局大體上與大腦皮質聯絡纖維的發育及大腦髓鞘發育的時間相平行,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尺睡眠對於兒童腦部的發育是至關重要的,有點類似體育鍛煉對於肌肉發育的作用。

睡眠時問也隨年齡增加而逐漸減少,60歲以後基本上沒有第四期睡眠,這種情況的產生與晚間自發性醒轉次數增多有關,有研究發現,70歲的老人比20歲的青年人夜間醒來的次數要多5倍。

隨著年齡的增加REM睡眠進行性減少,但睡眠第一、二期卻逐漸增多,說明即使是健康人,年紀大了,睡眠的質與量也會下降。嬰幼兒時期是整個機體,特別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腦力與體力活動十分活躍,而這時正是睡REM睡眠時間最長的時期,發育遲滯兒童的睡眠顯著少於五常兒童,而癡呆老人REM睡眠過也顯著少於同齡的健康老人。以上這些情況都揭示,睡眠量與機體活動量呈平行關係,睡眠量與腦力活動量呈平行關係。此外,據研究,直到35歲以前,躺在床上的時間與睡眠總時間大體上是平行的,也就是說,上床後不久就能入睡。而35歲以後則躺在床上的時間增加,睡眠總時間減少,表明即使是正常人,35歲以後睡眠困難也逐漸增多。

不但睡眠困難隨年齡而增加,年紀了,睡眠障礙的性質也有所變化。就失眠而論,年輕成人的典型情況是入睡困難,入睡以後就沒有問題了;老年人的典型問題是夜間頻頻醒轉,早晨也醒得過早,但入睡一般沒有問題。其他類型的睡眠障礙也與年齡有關,尿床多發生於幼兒期,夜驚及入睡時驚嚇多發生於6至12歲之間,青少年階段的典型困難是早晨難得及時醒來,至於睡眠呼吸暫停及夜間肌陣攣則中年以後的發生率顯著增高。

在不同的年齡組別中,睡眠時間及睡眠格局的組內變異性也隨年齡的增長而趨於明顯化。所有的兒童和少年睡眠時間都差不多,他(她)們的睡眠格局也大致相似,隨著年齡的增長,同一年齡的人,睡眠時間及格局出現相當大的差別。這一點以後還將進一步的討論。

從睡眠旨在保障白天精力充沛這個意義來說,10至12歲之間的睡眠-醒覺周期處於最佳功能狀態。這個年齡的兒童每天大多能美美地睡上9至10個小時,次日整天精力旺盛,睡眠-醒覺概日節律也保持得很好,晚上總是自發地按時就寢,次晨又自發地按時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