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大結局(2 / 3)

讓郎中們配合她找了那些和善肯把那些病痛都說出來的病者。

孟言茉每天就是記脈案。配方子。

半個月過後。

站在廂房外的山重隻聽到一聲什麼摔到地上的聲音,趕緊推開門去看。

見到地上到處撒的都是藥草。

自家小姐抱臂蹲在地上。

肩膀微微聳動。

“小姐,你怎麼了?”

“山重,不行,我不行。我救不了她們”。

半個月來,每天都接觸這些病者,每天都聽他們那些痛苦的,和病情折磨。

孟言茉的心理受到了各方麵的負|麵影響。

她失聲痛哭了起來.

她對這瘟疫找不出來病理。

“小姐,您救不了他們,那是他們命如此,不關你的事,我們回去吧”。

山重看著自家小姐臉上瘦的簡直就剩兩隻烏亮亮的眼睛了。

孟言茉帶著這些天得的醫案,和一些寶貴的記錄無比沮喪的坐馬車回京。

路遇從各處聚集的災民,其中一個黝黑的漢子手裏高舉著一把鋤刀。

“老天已經降下了懲罰。這場沒有救治法的瘟疫就是示言。

明氏皇族常年四處作戰,勞民傷財,雜捐課稅,告訴我,你們還要繼續忍受嗎!

還要做牛做馬的給那些地主每年收上來上千石的糧食,卻自己一家老小都吃不飽嗎!

蒼天已死,吾民當立。

跟我去砍了這些欺壓我們世代的官府衙門,我們要田地,我們要糧食”。

成片的百姓就像是蝗蟲過境一樣,一個郡縣一個郡縣的淪陷。

孟言茉的馬車在過於縣的時候。也差點被搶。

有黑衣衛護著,一路有驚無險的到了京城門外。

卻被大概五千人左右的人群給團團圍住。

黑衣衛們大怒:“你們是屬於哪個營的,知道這裏坐的是誰!”

那些普通人打扮有行軍風的人卻直接動了刀。

孟言茉身邊也隻有幾十名黑衣衛。

很快就倒下了一半,正在這緊張的時候。易天生和孟言盛帶著新訓成的兵丁趕到。

“擺陣。”

回方陣。

魚龍陣

陣旗不停變幻。

兵丁像潮水般帶著倒刺湧向那些前來公然刺殺的軍士們。

孟言茉在陣眼當中,看著這新兵雖然尚算令行盡止,可是和對方一看就是有多年行伍經驗的軍士們對比起來顯得稚嫩。

“去祿親王府和西寧侯府求救,告訴西寧侯爺我是陰九,祿親王府去找明照”。

孟言茉看到瘟疫爆發的天空方向有灰塵彌漫,知道這是義兵團朝京城方向圍過來了。

身邊的黑衣衛領命前去。

這些人公然出手。此時不管是兵部還是皇宮的禁衛,肯定有護國公的勢力拖住。

祿親王府,當今朝中最後一支太祖嫡係血脈,不管祿親王是如何糊塗聰明的立在富貴林中。

他們王府肯定有保命的勢力。

西寧侯,如果知道自己是女子,以那個老頭子的精明,他連自己身為陰九外姓人時,尚能自保而答應和自己站在一塊。

自己和明耀的關係,隻要他知道自己是陰九一定會立即想通。

孟言茉所料不錯,過了一刻鍾功夫,就有大批的紅衣鎧甲不屬京城任何一個兵營的官兵殺了出來。

巨大的城門下堆積起來滿滿的屍體。

孟言茉回到宮中後,就聽到各地義兵圍京的消息。

她剛讓孟言盛帶著新兵去幫京衛各營。

身上忽然發熱,她拿起鏡子照了下。

看著從脖頸處開始冒紅點。

她染上瘟疫了。

山重在她身邊急的哭了起來。

孟言茉苦笑了下,這個時候,感染了。

好在京裏有孟言盛等人,還有西寧侯府以及明耀留下的人。

出不了大亂子。

昏昏沉沉的腦袋,感到腳下的地麵震了震。

巨大的炮聲由遠及近,孟言茉覺得耳中像是耳鳴產生了幻覺般。

山重喜極而泣:“小姐,是火炮的聲音,肯定是皇上回來了”。

朝中軍械所製出的火炮。隻有親衛軍才能調動。

明耀臨走的時候,把那幾台新造出的神火炮全部都帶走了。

“告訴他,誰也不許怪罪,就說是我說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安排的”。

孟言茉說完這句話。就昏迷了過去。

她不說這句話,她身邊的人恐怕一個都跑不掉。

還有那些暗衛。

孟言茉昏迷了三天。

等她醒來的時候,她知道自己終於知道這瘟疫的藥理。

不理會身邊所有人的不敢置信,和由死到生的驚喜。

她按照自己之前吃過的那些藥。

終於配出了藥方。

她身體尚虛弱,問山重:“皇上現在在哪裏?”

“小姐。小姐,你嚇死奴婢了。

我以為你再也不會醒了”。

山重哭的眼都腫了。

而宮裏其他的人是因為三天來麵對皇上那恐怖的怒氣,臉色變成了慘白,一直都沒有能上了血絲。

“皇上守在小姐身邊三天,剛剛去上朝了”。

孟言茉來到奉天殿外,聽到柳溪笙正在上奏:“皇上,瘟疫蔓延,凶猛異常。臣建議火燒城池。”

朝中立即嗡嗡作響。

孟言茉笑笑。

柳溪笙終於走上了他的軌跡。

“皇上,我配出治愈瘟疫的藥方了”。

她清脆帶著大病初愈的弱音,響遍奉天殿。

後來查出來這次瘟疫的擴散與難對付都是因為背後有操縱之人。

正是護國公府。

原來方奇草的確是早就被護國公府找去。

並讓他製出了比前世難治百倍的瘟疫。

護國公府的目的一是為了對付孟言茉。

二就是以救國者的姿態迎接明耀帶著十船白銀從倭國島凱旋歸來。

來拯救越來越岌岌可危的東南兵權。

可惜陰謀被戳破。

以天下黎民性命來做權謀。

被柳溪笙以及楊誌恒等禦史洋洋灑灑上百頁的奏折。罵了個狗血淋頭。

當然這些奏折明耀是沒有功夫看,被刻成了通文,在各府各縣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