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1 / 2)

德昭十年的冬天特別寒冷,京城在大雪紛飛中迎來了新的一年。這是莫菲菲來到這個世界的第四個年頭,過了正月十五,她就滿十七歲了。

今年新年過得比較肅殺,整個京城都籠罩在異樣的安靜中,隻有飯前例行的鞭炮聲才能給這個大都市帶來一點喜慶的味道。大家都沒多大的心思過年,一則是因為天氣太冷了,零下十度的溫度導致探親訪友極度不便,連小孩子也被大人嚴厲關在家中避免到外麵玩耍凍傷,街頭少了孩子的喧囂自然沒有年的氣氛。二則是京城百姓大都聽到了邊關大戰將起的消息,心裏頭便很有覺悟的跟著滿城的文武百官們一起隱隱擔憂起來。

太平了幾十年,小一輩的人早已不知道戰爭意味著什麼,家中的長輩們卻是知道的,與所有人利益切身相關的就是朝廷會向全國增稅、征兵,隻要是戰爭就會有死亡,保不準自己家裏兒郎上了戰場就一去不歸。內亂還好些,換誰當王百姓日子都一樣過,與蒙古拉國的戰爭就不一樣了。兩國自古就是夙敵,萬一大齊戰敗,隻是萬一,那麼全國怕要血流成河,家家流離失所。

這些年來皇上勤政愛民,改革弊端,用一雙鐵手把他翼下的子民護得牢牢的,偶有一些小型戰爭,也俏無聲息的解決了。等消息傳到百姓耳裏時,戰爭都已結束取得勝利。大家議論的時候,自然覺得戰爭是遙遠的,它代表的隻不過是上酒樓與朋友小酌時吹噓的談資罷了。

而這次不同,蒙古拉國屯兵三十萬於邊境。這是什麼概念?這是蒙古拉國的舉國之力。這說明他們要魚死網破了,勝,則大齊這塊五花肉一定會被他們的鐵騎踏得血肉模糊,敗,則他們在未來的幾十年中一定會喘不過氣來,大齊北防,又可保幾十年安穩。

這將是兩國幾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戰役的後果與大齊所有子民憂戚相關,所以,消息才像長了腿似的傳得飛快。幾個大臣被皇上召見之後回到府裏,第二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年後要和蒙古拉國大戰。哪裏還有心思過年,太平時期皇上住的京城是最安全的,戰爭時期,卻變成了最危險地方。於是有的人家已經收拾好了細軟,準備情形不對就立即舉家逃到南方去,幾個有產業的大戶人家已經拖兒帶女打著過冬的旗號悄悄去了江南別院。

等到官府發現流言已經一發不可收拾出來安定民心的時候,人已經跑了不少,所以,街上就是這麼一副蕭條景象了。

“爺爺,皇上有沒有招您進宮討論與蒙古拉的戰事?”護國公府內,新駙馬爺舒安磊正在與一家之主老護國公大人圍著火爐下圍棋,公主雙手撐著下顎旁觀著,看會這邊又幫會那邊,終於覺得無趣,帶頭說起京城現在最常談及的話題。

雖然嫁入了舒府,但是貴為公主,在這個家裏地位尊崇,沒人敢要求她盡什麼媳婦的義務,公公婆婆又都是善人,極好相處。夫君進翰林院做了一名修撰,整天忙死忙活,而她這個公主窮極無聊整天在偌大的舒府裏亂轉,發現了年近七十,退休後同樣無所事事的護國公舒暮老同誌,於是兩個人成了忘年交,整天湊在一起嘀咕一些趣談。不用講,公主說的大多是莫菲菲跟她說過的事。

今天初五,不管是拜年和被拜基本都完成了,又還沒上班,所以舒安磊難得清閑的能與自己爺爺下盤棋。

舒暮捏著一枚黑棋思考了幾分鍾才落下,死死封住舒安磊白棋的攻勢,才得閑回答自己孫媳婦的話。

“皇上前幾日宣我進宮了一趟,確是討論打仗的問題。現在朝裏的大臣們分兩派,一派主打,說要主動攻擊,一派主和,說要看看發展,最好別動手,能不打就不打。不管是先打還是等著打,這一場積蓄了幾十年的戰爭怕是免不了了。”舒暮歎一口氣,當年大齊就是他跟著太祖平定下來的,戰爭的艱辛和殘酷沒人比他清楚。

“如果要打,可有勝算?”談到這個話題,就是舒安磊也靜不下心裏繼續下棋,即使身世顯赫前途不可限量,就目前來說,國家級重要會議他還是沒有資格參加的。根據對朝政的了解,他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判斷,但總不及沉淫朝堂大半輩子,了解文武百官脾性實力、與蒙古拉國正麵對戰過的祖父判斷來得準確。

“五五之數。咱們皇上這些年來勵精圖治,蒙古拉國王也沒有閑著。他們覬覦大齊已久,憋著一口惡氣呢。況且他們騎兵最為厲害,一個能頂我們三個也不是大話。那三十萬裏,有十萬就是騎兵,更令人擔憂的是他們有個神鬼莫測的國師,對每次戰爭的走勢都有精確的把握,天氣,也成為他們的助力。”雖然是對敵人,舒暮還是保持著客觀的評價。

“爺爺,蒙古拉國被您說的那麼厲害,我們又有哪些優勢可憑借?”公主皺著眉問,雖然是女流,但身為皇室成員,對這些國家大事自然比一般埋頭過日子主婦更關心。

“蒙古拉國厲害,大齊也不畏了它。赤雁關是天下第一關,易守難攻,現在領兵的項葉風大帥有豐富的作戰經驗,是蒙古拉國將軍庫剌的死對頭了,兩人鬥了十幾年互相了解,一直是平手,這次依托赤雁關為屏障,更是多了幾分勝算。加上蒙古拉大軍長途跋涉,糧草給養補充肯定比不過我軍。打仗打的是人,打的更是錢。說起錢,這天下還有比大齊更有錢的國家嗎!”舒暮說得豪氣漸起,仿佛又回到了當年跟著先祖一起平天下的豐茂年紀。